The Housing Affordability Crisis Is Going Global
Home prices and rents are rising faster than
incomes in big cities in Europe and beyond. ‘The price in Ireland is mental.’
住房可負擔危機正在走向全球
在歐洲及其他國家地區的大城市,房價和房租的上漲速度超過了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愛爾蘭的房價簡直瘋狂”
撰文/Josh Mitchell
載於/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日期/202412116
兔主席按:一邊,中國正忙著房地產行業的風險出清,房價“止跌回穩”、嚴控增量、消化存量,;另一邊,住房可擔負危機正在全世界蔓延,其中,可能因為法規、監管和市場原因,英聯邦國家的情況尤甚。文章以愛爾蘭都柏林為例,介紹了美/西方世界目前面臨的住房危機,讓人一窺房地產建設跟不上,供應不足將會帶來另一番可怕景象:房價飆升,隨之是租金飆升,社會貧富差距放大。年輕人不僅沒有購房希望,而且是為房租打工;許多人選擇和老人住在一起;結婚生子都是問題;年輕人在城市看不到希望,選擇用腳投票,離開這個地方。街上無家可歸者和吸毒者越來越多。商業凋零。住房問題折射了深層次的經濟社會問題,最後會轉化為政治穩定問題。但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由於種種因素(從監管到市場),在短時間內進行大規模的住房建設是一個巨大的、難以克服的挑戰。2024.12.17
(全文約4,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當米基•卡倫(Mikey Cullen)的父母二十多歲時,他們作為公務員掙的錢足以在城市裡買一套房子。如今,27歲的卡倫是一名高中教師,與母親住在一起。
卡倫曾與9個室友合租一套房子,但他選擇搬回家住,因為他意識到,即使是在都柏林房價較便宜的地區,他也買不起自己的房子。他說,租一套一居室的公寓會花掉他大部分的薪水,買房根本不在考慮之列,因為房價中位數是他年薪的8倍。
卡倫這一代的許多愛爾蘭人都處在類似的境地。據愛爾蘭政府委託的一個研究顯示,2022年,20歲至34歲的愛爾蘭成年人中有59%與父母住在一起,高於十年前的38%,在主要歐洲國家裡是增幅最大的。卡倫說:“愛爾蘭的房價太瘋狂了。買房子是不可行的。”
… …
(全文約4,200字)
Who is Igor Kirillov, the Russian nuclear defense
chief killed in Moscow?
Kirillov ran Russia’s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defense forces. Kyiv previously accused him of ordering the use of
chemical weapons against Ukraine.
基裡洛夫是誰?俄羅斯核防禦部隊負責人在莫斯科遇害
撰文/Annabelle Timsit, Natalia Abbakumova & David L. Stern
載於/Washington Post
日期/20241217
兔主席按:
基裡洛夫是一個公開目標。他是俄羅斯核、生物與化學防禦部隊的負責人,此前被烏克蘭指控稱其曾指揮俄軍在烏克蘭使用違禁武器,此外,基裡洛夫也聲稱美國在烏克蘭以及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設立了生物戰實驗室,但美國否認。他遭到美國為首的“五眼”國家制裁。烏克蘭認為他是“絕對合法目標”,特工應該一直在研究如何消滅他。最終,他在莫斯科一所居民樓下被炸死。俄和烏兩兄弟都是搞刺殺的高手。另外烏克蘭長驅直入在莫斯科暗殺俄羅斯高階軍官,有點以色列刺殺伊朗科學家的意思了,俄羅斯後門大開。2024.12.18
(全文約1,7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週二上午,莫斯科發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俄羅斯核防禦部隊負責人伊戈爾·基裡洛夫(Igor Kirillov)中將身亡。一名烏克蘭官員稱,基輔的情報部門對此事負責,並聲稱鑑於基裡洛夫在俄羅斯近三年的軍事行動中下令對烏克蘭使用違禁化學武器這一角色,他屬於“合法目標”。
以下是關於基裡洛夫、他的工作以及此次爆炸事件的相關情況介紹。
事實情況
基裡洛夫是俄羅斯核、生物與化學防禦部隊的負責人
上述匿名烏克蘭官員表示,基裡洛夫之死是烏克蘭國家安全域性(SBU)實施的一次“特別行動”
烏克蘭此前曾指控基裡洛夫指揮俄羅斯軍隊在戰場上對烏克蘭軍使用違禁化學武器。
過去,基裡洛夫曾傳播過不實資訊,稱美國在烏克蘭以及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設立了生物戰實驗室
(全文約1,700字)
軟銀放衛星:孫正義承諾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兩篇)
What's Behind Masayoshi Son's $100 Billion Pledge to Donald TrumpFollowing through will require some combination of a massive fundraising effort, new debt or selling chunks of his company's holdings to raise cash孫正義向特朗普許下1,000億美元承諾的背後要兌現這一承諾,軟銀需要綜合採取大規模籌資行動、新增債務或者出售公司大量所持股份以籌集現金等方式
撰文/Elliot Brown
載於/Wall Street Journal
日期/20241217
SoftBank’s $100 Billion Promise To Trump Is More Than Its Entire Market Cap
The Japanese tech conglomerate has assets, like a majority stake in British chip company Arm, but hasn’t detailed how it will pony up.
軟銀向特朗普許下的1,000億美元承諾已超過公司全部市值
這家日本科技企業集團擁有若干資產,如持有英國晶片公司Arm的多數股權,但尚未詳細說明將如何籌措這筆資金
撰文/Richard Nieva
載於/Forbes
日期/20241216
兔主席按:各種大企業創始人、CEO、投資人和業界人士都排隊到海湖莊園跟特朗普搞好關係,拍特朗普的馬屁。軟銀的孫正義也去了,還放了個大衛星,要在特朗普第二任內“投資1,000億美元,創造10萬個崗位”。特朗普親自站臺,拉孫正義一起做了新聞釋出會,向全世界宣佈這個訊息。可以很清楚地看兩邊的打算:特朗普向選民表示,你看我到處招商引資,吸引商界領袖承諾到美國投資、創造就業。我該做的已經做了,這個成績首先算我的。至於最終投沒投成,算這些企業的(反正最後也沒人來算賬)。這個政治宣傳效果已經有了。特朗普也向其他業界人士展示:只要你來找我,我就可以幫你背書,幫你宣傳,給你好處。歡迎你們都來。這就是孫正義找他的理由,肯定是先拍胸脯,然後要直接和隱形的支援:從外部投資人的找尋,到關鍵的資源的對接,到有利政府政策的爭取。孫正義肯定認為,至少在找投資人這一項,有特朗普出來站臺就是極大的幫助,能夠幫助說動一些已經對軟銀和孫正義喪失信心的機構。所以,這兩個人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但主要是孫正義求特朗普,有了特朗普幫忙站臺後再去忽悠投資人。有一個不祥的關鍵事實:孫正義最大的敗筆是WeWork,背景就是八年前,特朗普當選後,他即前往特朗普大廈朝拜,放他的五百億美元衛星,路上遇到了最大的銷售(也是騙子)Adam Neumann,看了十五分鐘就拍腦袋投資WeWork
40億美元。2024.12.18
(兩篇約4,0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科技投資界重量級人物孫正義向候任總統特朗普獻上了一份“大禮”:承諾在美國的人工智慧及相關技術領域投入1,000億美元。
“特朗普總統是一位敢於加倍下注的總統,”週一,他站在特朗普身旁,在海湖莊園的一場新聞釋出會上說道,他指的是,這一次承諾的金額是八年前在類似活動中承諾的對美國投資500億美元的兩倍。
但他沒有提及的是:身為科技企業集團軟銀集團CEO的他,其實並沒有1,000億美元。如果要兌現承諾,孫正義需要綜合採取大規模籌資行動、揹負鉅額新債務,或出售公司大量所持股份以籌集現金等方式。
孫正義此舉表明,在眾多CEO、投資人及其他人士紛紛排隊向特朗普示好並公開讚揚之時,他也急於製造更大的轟動效應。
… …
(全文約4,000字)
The Crisis Neither Party Is Equipped to Handle
America’s education system is in trouble, but
neither Republicans nor Democrats are up for the challenge of enforcing change.美國兩黨都無力應對的危機——教育
美國的教育體系正陷入困境,但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沒有能力迎接推動變革的挑戰
撰文/Charles Sykes
載於/The Atlantic
日期/20241211
兔主席按
:無論從各個方面看,美國基礎教育體系的總體表現都在繼續下降。美國人稱之為“教育危機”。美國教育最突出的問題實際上是貧富分化:沿著收入階層的界限,分化進一步加劇。富人/精英子女表現尚可,窮人子女則越來越差。好的越好,差的越差,並且將上一代的貧富差距轉移到下一代,兩極分化,且不斷加劇。國家作為一個整體仍然有尖端人才(“關鍵少數”),可以執行,但積累的社會矛盾卻越來越嚴重,直至內爆。還有一條美國掩蓋教育問題的辦法,就是引進其他國家的人才,從中學,到大學本科,到研究生,到就業——尤其在理工/STEM領域。簡單地說,美國有精英教育平臺,可以收割各國的頂級人才。而各國也可以將本國教育體系不能消化或不能滿足的部分需求轉移到美國(尤其是富裕群體)。可以這麼理解:這個體系的核心是,佔美國人口大多數的老百姓在支撐美國社會,為全世界的精英提供最好的、自己享受不到的教育。這裡面最大的挑戰在於,第一,美國能不能繼續吸引這些人才;第二,美國能不能留住這些人才。如果留不住,就相當於為其他國家培養了人才(例如中國)。特朗普/MAGA的反移民政策當然不利於這個方向。但歐洲經濟不好,前景黯淡,美國在將來可以收割歐洲的人才。未來還可以收割以色列的人才(如果中東不穩定)。此外,印度也將源源不斷地為美國提供人才。2024.12.17
(全文約1,5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震驚了世界。美國擔憂國家安全風險,並希望在國際競爭中保持優勢,隨即對科學技術教育進行了大規模投資。1983年,美國教育卓越國家委員會發布的報告《國家處於危險之中》(A Nation at Risk)警告稱,美國教育中“日益加劇的平庸潮流”“威脅著我們國家和人民的未來”。這一警告促成了兩黨聯合推動的教育改革,隨後數十年間,美國推出了喬治·W·布什的“No Child Left Behind Act”(一個孩子不掉隊)法案和奧巴馬的“Race to the Top”(通往巔峰)專案。各州也進行了旨在提升學業成績的改革。
美國再次面臨教育危機。《紐約時報》上週報道,美國學生在最新的國際數學技能測試中表現慘淡。這項名為“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的考試顯示,自2019年以來,美國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下降了18分,八年級學生的成績下降了27分。高分和低分學生的數學成績均有所下降。教育記者達娜·戈德斯坦(Dana Goldstein)指出,儘管新冠疫情是成績下降的重要原因,但並非唯一原因:“在美國,學業成績的下滑以及優弱學生之間差距的擴大在疫情前就已顯現。”2019年,美國國家教育進展評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發現,三分之二的美國兒童未能達到熟練的閱讀水平。
… …
(全文約1,500字)
The Crisis that Germany Needs
德國需要眼前的危機
撰文/Barry Eichengreen
載於/Project Syndicate
日期/20241210
兔主席按:這篇文章是一個長期關注德國模式的美國知名教授對德國的診斷。他認為,德國當前經濟困境的根源在於其戰後建立、曾經帶來經濟奇蹟的一整套制度遺產與當下德國與全球經濟環境之間存在嚴重的錯配。他總結德國模式/制度遺產的核心在於:
1、職業培訓與學徒制;
2、對出口製造業的高度依賴;
3、商業銀行主導的融資體系(缺乏風險投資);
4、企業工會與共同決策機;
5、政治上的和比例代表制;
6、“債務剎車”(限制政府開支)。
他認為這些制度盤根錯節,相互交割、相互依存,除非出現重大危機,很難改革。那麼好訊息是:德國已經引來了這樣的危機,可以全面反思,推動改革了。在很多方面,作者有點對德國“推倒重來”的意思。其中一些改革建議對中國是有參考的,例如應該刺激內需,減少對出口市場的過度依賴;要看到商業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是不利於創新的,需要風險投資基金的支援;在發展人工智慧及高科技與職業教育及學徒制之間存在矛盾(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勞動力),另外,對勞工利益的傾斜也不利於企業變革和創新。作者是美國教授,裡面的一些內容也包含著一絲用(一部分的)“美國模式”否定“德國模式”的意味。2024.12.17
(全文約2,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德國當前的經濟狀況與戰後遺留下來的制度遺產之間存在嚴重的錯配。如果當前的危機能夠促使德國全面重新思考這些制度遺產,那麼阻礙改革的僵局才有可能被最終打破。
德國堪稱歐洲經濟問題的典型代表。GDP連續第二年面臨下滑的局面。化工、金屬加工等高能耗產業深陷困境,大眾和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等國家級企業也相繼宣佈史無前例的裁員和閉廠。
長期以來我一直主張,理解這些問題的最佳方式,是將這一切看作德國過去經濟成功及其制度基礎的負面後果。當前德國經濟的低迷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觀點。
··· ···
(全文約2,200字)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