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將美國和世界推向動盪的同時,也將自己推到了懸崖邊。
1月20日,特朗普在國會發表了就職演說,並簽署了大量行政命令。提出了和其他總統截然不同的願景。
特朗普說他將開啟美國的新“黃金年代”,承諾讓美國成為“每個國家羨慕的物件”,並確保美國不再被其他國家利用。他提到他將奉行美國優先的原則,並稱上帝讓自己從刺殺中倖存就是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
特朗普所說的黃金年代大機率就是麥金萊時期的美國,那時的美國製造業強大,採取貿易保護政策,外交上奉行孤立主義原則,很少干預國際事務,這與特朗普本人的思想不謀而合。他隨後就退出了巴黎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
特朗普還大肆批評了拜登政府,將拜登的四年稱為衰退期,甚至認為其不能適當處理國內危機,特朗普特別提到了洛杉磯大火,他承諾將會用果斷的行動扭轉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
特朗普上任後,廢除了拜登簽署過的78項政策,表明他完全不認同拜登時期的路線。
面對特朗普的批評,拜登和其他民主黨人面無表情,沒有任何反應。
第一是立即禁止非法移民,包括在南部邊境實施國家緊急狀態,驅逐國內的非法移民,派遣美國軍隊維護邊境秩序。特朗普還簽署行政令取消了“在美出生即獲公民權”的規定,30天后,非法移民獲持臨時簽證者在美出生的子女將不再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身份。
第二是重振經濟,包括開發聯邦土地用於能源開採,增加國內能源生產,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來緩解財政赤字和通脹,並將重振美國工業,將美國宇航員送上火星。演說後,特朗普再次承諾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25%的關稅。
第三是放棄國際義務,重新擴張領土,特朗普幾乎完全拋棄了威爾遜、羅斯福時代以來美國的外交方針,他不願再維護自由主義秩序或承擔任何國際義務。他的外交政策帶有鮮明的強權政治色彩,讓人想起了19世紀,那個大肆擴張的美國。
特朗普明確表示他擴大美國領土的意願,他稱會將墨西哥灣改為美國灣,並收回巴拿馬運河,演說後,他還稱美國需要控制格陵蘭島以保障自身安全。
如果特朗普真的兌現承諾,讓美國,這個當今國際秩序的締造者破壞現有秩序,無疑將引起“天下大亂”,國際秩序的底層邏輯都會改變。
第四是清算政治對手。特朗普稱將結束所謂“政府部門武器化“的現象,他認為拜登時期對他及親信的調查是濫用司法。在演說結束後,特朗普立即宣佈徹查拜登政府人員,並赦免了1500名涉嫌參與國會山事件的暴徒,這讓拜登政府挽救民主的努力付諸東流。特朗普甚至赦免了已經服刑22年的極端種族主義者—驕傲男孩主席恩裡克·塔里奧。
第五是徹底否決民主黨倡導的文化多元主義。特朗普將終止政府推動的多元化計劃,提出建立一個“不看膚色,基於績效”的社會,還明確美國政府只承認兩種性別,男性和女性。
特朗普還將迪納利山重新改名為麥金萊山,該山曾以美國總統麥金萊的名字命名,但之後因為“政治正確”改為了原住民對此山的稱呼迪納利,此舉標誌著特朗普要徹底終結“覺醒文化”和“去西方化“。
除了特朗普的演說和行政令,還有一些細節需要關注,這些細節昭示了特朗普未來四年的執政特點。
第一個細節是就職典禮現場,第一排站著的是特朗普的家族成員,第二排站著的是馬斯克、扎克伯格、貝佐斯等大企業家,第三排才是特朗普任命的內閣成員。
之前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從未有如此多的企業家參與儀式,更沒有站在如此靠前的位置,之前的企業家更多是在幕後操控政治,很少站到前臺,但馬斯克如今戳破了窗戶紙,其他企業家也不甘示弱,也以更加公開的姿態參與政治。
特朗普似乎正將美國變成寡頭政體,這一國家由他的親屬和寡頭企業進行統治,美國國會和內閣人員只是他們的“僕從”。未來四年美國政府寡頭統治、政治集權的特點將更加鮮明,總統對權力的使用也將極其任性,世界需要對此做好準備。
第二個細節是特朗普給予TikTok法案寬限期以達成交易,據新華網報道,特朗普上任後立即簽署行政令,給予TikTok“不賣就禁”法律75天的寬限期,以進一步達成交易。
在國會和最高法院一邊倒支援法案的情況下,特朗普仍進行補救,並邀請TikTok CEO參加就職典禮。之前美媒報道TikTok投資人Jeff Yass是特朗普的金主之一,這表明只要和特朗普達成個人交易,就可獲得一定程度的豁免。與美國總統個人的關係從未變得如此重要。
第三個細節是特朗普破壞了很多政治慣例,並試圖挑戰法治。特朗普要求取消“在美出生即獲公民權”的行政令也是對200年政治慣例的破壞,也從根本上否定了美國移民國家的性質,根據美聯社的民調,目前只有30%的美國人,50%的共和黨人支援特朗普的方案。特朗普的行政令預計會遭到最高法院的挑戰。
除了取消出生權,特朗普還大肆赦免了國會山事件的參與者,還有種族主義組織領袖以及宣稱要對拜登政府進行清算,這都違背了過往的政治原則,美國的政治秩序,有崩潰的跡象。
當然,我這麼說不是認為特朗普會顛覆美國的民主制度,畢竟美國憲法的根基還在,分權制衡的原則也未打破,特朗普仍無法更改憲法,他的權力大概不會比林肯或羅斯福更強。但特朗普的一系列行為對舊制度的傷害是巨大的,他會讓美國從優質民主變為劣質民主。
實際上,2016年特朗普上任時,經濟學人智庫就將美國從完全民主降到有缺陷的民主,美國的民主指數得分也跌破8。2022年美國得分僅為7.85,位列第30位。預計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國的排名將繼續下降。
那麼,特朗普這麼“胡來”,真的沒有代價嗎?我認為不是的,正如我前面所說,美國的分權制衡原則仍然奏效,特朗普的三權合一其實名不副實。
國會自不必說,民主黨仍然擁有大量席位,並可能在2026年奪回眾議院。最高法院雖然保守派大法官佔絕對優勢,但並不一定會站在特朗普一邊。
比如最近起訴特朗普的封口費案中,最高法院就以5:4維持了原判,在TikTok不賣就禁法案中,最高法院也以9:0維持原判。在兩次重要判決中,最高法院都未按照特朗普的意願行事。理論上,如果兩黨真能達成共識,找出特朗普犯罪的證據,仍能將其彈劾並定罪。
和第三世界的威權領導人相比,特朗普的權力仍不夠大。
另外,經濟問題仍是特朗普面臨的嚴峻挑戰,特朗普至今未給出令人信服的降低通脹的方案,相反他的高關稅、減稅、驅逐非法移民政策只會進一步加劇通脹。2024年,特朗普之所以戰勝哈里斯,靠的就是選民對未來經濟的美好想象,如果他不能兌現承諾,將會在中期選舉遭受民意的反噬。
共和黨內部的爭鬥也會是特朗普的麻煩,班農為代表的激進MAGA與馬斯克的衝突越來越大,對全球化的爭論已經成為特朗普陣營的裂痕。如果特朗普和馬斯克等企業家過分親近,他將永遠喪失他的MAGA選民,一旦部分MAGA撤回對他的支援,他將立即遭到兩黨建制派的報復。
特朗普似乎沒意識到,他之所以在犯下如此多的禁忌後仍安然無恙,靠的不是馬斯克等金主,而恰恰是這群“愚不可及”的MAGA,沒有MAGA,特朗普就是Nothing。
就過往的歷史看,MAGA並不是特朗普的提線木偶,每當特朗普違揹他們觀點時,他們總會報以噓聲逼迫特朗普改口,再加上美國仍實行選舉,選民長期有話語權,這決定了特朗普很難像希特勒清除羅姆一樣拋棄MAGA。
總之,如果特朗普不能兌現選前的承諾,不能真正籠絡好核心選民,他將立即遭到民意的反噬,他的權力終歸是有限的,不足以使他為所欲為。俗話說盛極而衰,如果特朗普不能正確認知其中的風險,恐難有圓滿的結局。
特朗普在將美國和世界推向動盪的同時,也將自己推到了懸崖邊。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個專案。
面對不穩定的局勢,之前也跟大家分享過移民這條路,也有不少朋友留言說他們很迷茫,比如因為子女教育、資產安全等原因,想要配置海外身份,卻又感覺無從下手。
其實啊,海外身份並沒有那麼神秘,也沒有大多數人想象的那麼困難。比如說,很多歐洲國家,你買個房子就能拿到永居權;美國對於專業領域的人才,移民政策也是相當友好的。
再比如日本,房產投資的熱度這幾年一直居高不下。東京、大阪這些城市的房價漲幅在全球都是領先的,加上匯率的優勢,吸引了不少人投資。
透過購房經營民宿或者出租,不僅能拿到5-6%的租金回報,還能移民,實現身份和資產配置的雙贏。移民這事兒,不是適合每個人的,但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多瞭解瞭解總是好的。有興趣的,可以掃碼深入瞭解一下。
【往期精選】
2024年,西方右轉,白左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