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美學子】第2766期
8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留美學子】導語
廣受好評的《觸控美國》已經完成23期連載。
《觸控美國》是作者孫燕女士人生跨越30年、留美旅居中,酸甜苦辣的真實記錄!一切來自作者穿越美國的東西南北、觸控到的人與事!點點滴滴、彙集成觸擊人心、揭示人性的隨筆記錄!
感謝作者孫燕女士授權【留美學子】連載,讓我們追隨著作者的足跡,穿越到幾乎要被時代遺忘、卻就發生在昨天、前天的那些故事裡。
第46節 蒸蒸日上
女兒在高中四年不但學習成績優異,她的SAT分數是1570,滿分是1600,成績很好。而且Leadership領導才能方面也很突出。她同時擔任了五個主要club的主席或副主席職務,她還是學生會主席。並且參加了奧斯汀全城高中唯一的女子冰球隊。
女兒自己完成了大學申請,我們只是提供了一點建議。她申請的多數都是美國排名前二十名的大學。結果收到了十多個大學的錄取信,其中我們最喜歡的是杜克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那年杜克大學和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並列第五。
非常巧合,在一次旅途中我們去美國的餐館吃飯,服務生是一個女孩子,我們交談中得知她馬上要去杜克大學上學。這次的不期而遇可能也促使我們決定選擇杜克大學,冥冥之中好像杜克大學在召喚。
杜克大學是私立學校,學費高昂。但我們還是選擇了去最理想的學校,而沒有選擇去低一檔免費的學校。孩子上大學不僅僅是去學習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增長見識,好的學校環境好,學生素質高,教師的資質更高。我們的原則是孩子考到哪兒,我們就供到哪兒。女兒上大學時我們已經還完了房子貸款,有能力全力資助她上大學。
學校定下來了。2005年暑假期間我們決定全家回中國探親。我和女兒已經闊別了十二年,兒子還沒有去過中國。
我的父母和先生的父母都在美國見過。先生的姐姐和我的大哥都是十二年沒見,他們的變化很大。
哈爾濱的變化很大,到處都是新建的高樓,街道經過改建很多地方我都不認識了。我出去的時候他們都擔心怕我走丟了。


在北京期間我們選擇住在王府井的北京飯店。先生小時候去北京曾經在北京飯店的欄杆外面觀看,那時候他就幻想有一天能夠走進去看一看。這次他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童年的時候先生是個愛幻想的孩子,他經常跟我談起他的各種幻想,我都記在心裡,我要幫他將這些幻想一一實現,這是一件既有趣又有意義的事,這也是我們努力奮鬥的一部分。
2005年先生出版了他和別人合著的第一本專業書《光罩製造技術》,由美國最大的出版公司McGraw-Hill出版。這是光罩行業的第一本專著。
這本書為先生在行業中的專家地位打下了基礎。由於研發工作的成就和專業著述,公司為先生髮了獎並提了職。當年的聖誕節時公司副總裁特意給先生送來掛曆和一瓶葡萄酒。
這一年秋天我們全家人一起開車送女兒去杜克大學上學,一路順帶旅遊。我們先到阿拉巴馬故地重遊。先生去阿拉巴馬大學看望了雷迪教授。我去北京餐館看望了老闆和老闆娘,他們把附近的一家大飯店買下重新開了更大的餐館。老闆娘熱情地留我們在餐館吃了飯。
然後我們一路北上又去華盛頓DC拜訪了二哥一家,看到他自己親自設計和建造的大房子,非常壯觀。二哥非常勤奮,他也是白手起家,靠自己打拼掙下了這份家業,實現了他的美國夢。

最後到達北卡羅萊納州的杜克大學。杜克大學的歷史可追溯到1859年,是美國最頂尖的學府之一。前總統尼克松,蘋果CEO庫克,比爾·蓋茨前妻美琳達都是杜克校友。女兒能到杜克讀書,我們非常高興。
這一年先生和女兒都取得了重大成績,我們的生活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蒸蒸日上。


作者孫燕
哈爾濱人氏,移居美國三十載,隨夫君闖蕩美國北東南西,縱覽袤僵之無垠,橫貫人文之熙明。擇陽光之都,高科技之府而棲。幸哉!憂哉?悠哉!
自幼喜愛文學,不料誤入醫學之迷宮,主業牙醫。在兒女投身正業之時,其母棄主從副。辦雜誌,行出版,風生水起。為人作嫁,把玩文字。樂哉!愚哉?壯哉!
原《美華文學》雜誌社主編·、現威廉出版公司總編輯。

喜歡就點個“贊”吧↓↓↓↓
關鍵詞
大學
杜克大學
大學
美國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