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最近關於簽證和留學生的一通操作,已經讓人開始看不懂。
“留學還能去哪兒”,成為了中產家庭的一大新焦慮。
與此同時,一種“反向留學”正在悄然興起,熱度暴增——美國乃至全球學生,擠進國內的中外合辦大學。
崑山杜克和上海紐約大學的教室裡,金髮碧眼的面孔越來越多,
這些夾在體制內和留學兩種路徑之間的學校,如今卻成了美國學生的“避風港”。
在中美關係波動、簽證政策收緊的背景下,這群“反向留子”的選擇,折射出國際教育格局的微妙變遷。


一年暴增25%
美國學生在中國反向爬藤
最新的這個申請季,美本申請有多卷,大家都有目共睹。
新總統上臺後,美國政府的一系列騷操作,更是讓留學生和準留學生們都心裡打鼓。
在這種局勢下,中外合辦大學異軍突起了。
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學生,就讀中外合辦大學的熱度都空前高漲。
以大家最熟悉的崑山杜克大學和上海紐約大學為例,中美合作大學的國內和國際學生申請人數均創下歷史新高!
崑山杜克大學,是杜克大學與武漢大學於 2018 年在崑山成立的合資大學。
2025年申請季,崑山杜克本科入學的申請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共收到11,884名學生的申請,而錄取名額則為550個,錄取率僅4.2%!
其中,給內地學生的錄取名額為385人,也即只招收165個國際學生。
而2025年國際學生的申請數量為5,882份,比起2024年暴增了25%。這麼多人競爭165個入學名額,錄取率更是低至2.8%!

圖源:崑山杜克大學官網
要知道,美國的杜克大學本校錄取都沒有這麼卷。
2025申請季,杜克大學早申季收到6627份申請,錄取849人,錄取率為12.8%;常規輪收到53223份申請,錄取1953名學生,錄取率3.67%。
整個申請季的總錄取率約為4.7%。
也就是說,現在要申請崑山杜克,錄取難度比美國的杜克還大……
上海紐約大學同樣熱度飆升。
上海紐約大學,由紐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於 2012 年合作創辦。
2025年,上紐大的申請人數達到24,000份的新高。而預計招生人數共為500人,其中中國學生251人,國際學生249人,總錄取率僅為驚人的2%!
上海紐約大學,已經比藤校還難申了……
美國的紐約大學本部情況如何呢?
在2024-25年申請季,紐約大學共收到超過12萬份本科申請,破歷史紀錄。最終僅錄取了約9240名學生,整體錄取率為7.7%,創下歷史新低。


紐約大學越來越難申,上紐大的申請難度更勝一籌。
根據上紐大官方資料,過去三年裡,本科申請人數累計增長了47%,其中中國申請人數增長了47%,國際申請人數增長了18%。

上海紐約大學過去三年中,約有53%的國際申請者來自美國。
同樣,2025年崑山杜克大學收到的國際申請中,有一半來自美國。
錄取率比本土還低,內地娃爬藤的辛酸淚,這些美國的申請們也算嚐到了……

外國留子都在問
崑山杜克怎麼申?
在海外Reddit論壇的“Applying To College”版塊,彙集了無數想申請大學的學生。
扒拉了一下帖子後,我們發現國際學生對於崑山杜克和上海紐約大學的興趣由來已久。
早在4年前,就有人發帖詢問,崑山杜克大學和其他大學比起來如何,應該如何抉擇。

這位博主同時還拿到了幾所頂尖文理學院的offer,猶豫該如何選擇。
還有一位博主,拿到了北卡羅來納大學和崑山杜克的offer,同樣在猶豫。

在這個帖子裡,博主詳細地描述了作為一個美國本地學生,崑山杜克大學的吸引力來自哪裡:
#崑山杜克的學費和ta在美國公立大學的州內學費相當,價效比高;
#對中文學習和中國文化感興趣;
#可以同時拿到崑山杜克和杜克的學位;
#大三的一個學期和暑假可以在杜克大學學習;
#師資力量雄厚,既有來自杜克大學的,也有來自美國其他大學,也包括中國本土的優秀教師;
#雖然崑山杜克當時還沒有畢業生,但參考上海紐約大學,2020屆畢業生中有16%的人收入在9萬至12萬美元之間,拿到了谷歌和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工作機會。
四年前,這位博主最大的顧慮是,崑山杜克剛剛成立不久,不知道畢業後就業和升學情況如何。
幾年過去了,有了幾屆畢業生的崑山杜克,交出了令申請者滿意的答案。
顧慮消除後,這幾年國際學生申請數量的飆升,便有跡可循。
還有一位博主糾結上海紐約大學的情況,回帖中一位網友指出了國際學生選擇上紐大的可靠之處。

-
作為分校,上紐大和紐大阿布扎比類似,都擁有和紐約大學本部同樣的聲譽和影響力;
-
很多紐約大學的本科學生最終都去牛津劍橋/哈佛/耶魯等知名大學讀研究生,平均起薪相似(斯特恩商學院可能略高一些,但差別也不大);
-
紐約大學有許多人進入研究生院學習,獲得的學位將與紐約校區的一樣;
-
所有校區的授課教授都是紐約大學或其他知名教授。
對於美國學生來說,就讀的難點也很明顯:
上海紐約大學位於坐擁2400萬人口的上海城市中心,班級裡50%的學生都是頂尖的中國學生,所以學習起來非常困難(取決於專業)。
不同專業的老師也有所不同,你將會接受中國老師的教學,風格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美國學生想畢業後在美國工作,在上紐大或崑山杜克獲得海外的實習機會較為困難。
此外,文化融入也會是個問題。
不過,在國內的社交媒體上搜尋一番後,我們發現樂於融入且享受中國校園生活的外國留子,不在少數。





兩所學校都有意設計了中外學生混宿制度,一方面讓外國學生更好融入本地,另一方面中國學生也更能有“留學感”。
我們也不難發現,如果不是未來想繼續升學的學生,畢業後很多人選擇留在中國工作。如果在中國的合辦大學就讀,本科畢業後想直接回美國工作,或許的確是個難點。

中外合辦大學
還是捷徑嗎?
在不確定的時代,中外合辦大學這個過去“夾縫中”的選項,如今卻成了許多中美學子的避風港,其優勢也在被更多家庭看到。
根據兩所學校的官網資訊,學生在這裡就讀的體驗都在不斷提升。
在崑山杜克,國際生佔比為30%,在校生來自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小班課堂的人數小於20人,師生比達到了1:8。所有學生都可以在大三前往美國杜克大學學習,最長可達半年。
在上海紐約大學,共2000+在校學生中,在校生來自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半數學生為國際生,師生比同樣達到1:8。就讀期間,學生可選擇前往紐約大學全球教育體系中的紐約、阿布扎比校園或13個海外學習中心,進行為期1-2學期的學習。
兩所學校的學生畢業後,拿到的都是中美兩所大學的兩張畢業證。
不過,目前內地學生申請這兩所大學,都必須參加高考且達到分數線要求,才能提交材料申請。

圖源:上海紐約大學官網

圖源:崑山杜克大學官網
加上這幾年學校熱度飆升,對學生的高考成績和簡歷要求也水漲船高。
如果是一路走國際教育路線的孩子,沒有高考準備,臨時轉軌想申請中外合辦大學,就行不通了。
此外,兩所學校的學費比美國本土相對低一些,但也堪稱高昂。
上海紐約大學,四年僅學費就達到86萬。加上住宿書本和生活費等,四年學習成本超過百萬。

崑山杜克大學,四年費用同樣超過百萬。
如果赴美國杜克大學學習,中國學生的支出將增加約54,000元人民幣,不包含機票。
參加夏季學期學習也是一筆額外費用,中國學生參加夏季學期的總費用約為63,000元人民幣。

連美國學生也有人吐槽,這兩所學校的費用比起美國本土大學也沒有便宜太多。
一路走低的錄取率,年年高升的申請人數,辣手的學雜費用……崑山杜克和上紐大,似乎正一步步成為中國的“藤校”。
全球局勢風雲變幻下,中外合辦大學的“爆火”成了必然之勢。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健認為,“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和一些西方國家簽證限制的背景下,更多學生正在探索中國境內仍能提供國際教育的高質量替代方案。”
波士頓學院國際高等教育中心的名譽教授阿爾特巴赫也認為,美中院校之間的聯合學位專案可能會增加,“在當前時期,這是一個更可能、更現實、或許更好的主意。”

5月10日和5月17日,我們邀請業內多位大咖和多家留學機構專門和大家聊聊留學的那些事兒。歡迎大家掃對應二維碼預約👇🏻
5月10日在香港,我們會聚焦於2025美本招生趨勢變化,2026申請季英美招生風向;文理科&交叉學科的申請;普娃的申請策略和建議;留在香港還是去讀美高等等

5月17日在北京,我們請業內大咖和新上岸名校的學霸聊聊:有哪些閉坑指南?京滬留學大佬是怎麼看待最新趨勢,北京國際學校的娃要注意哪些資訊?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