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黃梅文哲
新中國成立後,有一群人肩負著處理複雜國際關係、維護國家利益和形象的重任,他們遊走於世界各國之間。如今,我們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不斷上升,這離不開他們辛勤的付出,這群人就是新中國的外交部長們。
迄今為止,新中國共有12任外交部長,他們個個才華橫溢,成為外交戰線上耀眼的明星。他們的智慧、勇氣和卓越的外交能力為中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認可,他們在處理國際事務、推動外交交往、維護國家利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外交部長們是中國外交的中堅力量,為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一任部長周恩來:新中國外交工作奠基人
周恩來,江蘇淮安人,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從1949年至1958年兼任外交部長。那個時候,新中國剛剛建立,國際社會尚未廣泛承認,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新中國持有嚴重的敵視態度,採取了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和軍事威脅的政策。新中國的外交工作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挑戰。
周恩來作為中國的首席外交官,面對這些困難和敵對態度,採取了堅定而靈活的外交策略。他積極尋求國際支援,推動與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爭取國際舞臺上的聲譽和地位。他透過外交鬥爭和談判,努力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並爭取國際社會對新中國的認可和尊重。
周恩來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了卓越的外交智慧和政治手腕,成功為新中國爭取到了寶貴的國際支援和合作機會。他的外交工作為中國贏得了更多的國際合作夥伴,為新中國的發展和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的努力和付出為新中國外交奠定了重要的基石。他始終秉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不畏強權、尊重弱小的立場,在國際社會上贏得了廣泛的尊重。
他的外交成就不僅為新中國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也使中國成為國際舞臺上的重要參與者和倡導者。他的外交政策為中美關係的改善奠定了基礎,與美國總統尼克松的會晤更是成為歷史性的事件。尼克松對周恩來無比讚賞,稱他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
周恩來在外交事務中的傑出表現為新中國樹立了崇高的國際形象,為國家的發展和穩定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外交功績被人們永遠銘記,併為後世外交家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和借鑑。

第二任部長陳毅:唯一一位有軍銜的外交部長
陳毅,四川樂至人,擔任外交部長的時間為1958年至1972年。他是一位頂著槍林彈雨統帥千軍的元帥。而且,他也曾在法國留學,有著廣博的知識和國際視野。
在擔任外交部長期間,陳毅不失高度的自尊自信,同時又通情達理、豁達大度、實事求是,以誠待人。他以這種獨特的風格贏得了許多外國朋友的尊敬與信任。當中國第一次使用地空導彈擊落臺灣高空偵察機時,外國記者詢問中國是如何做到的,陳毅幽默地回答:“我們使用竹竿捅下來的。”
這個幽默的回答展示了陳毅的幽默感和機智,同時也體現了他對外交事務的坦誠和巧妙處理。陳毅在國際舞臺上以其獨特的個人魅力和外交智慧,為中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認可。他的外交才能和胸懷廣闊為中國外交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三任部長姬鵬飛:醫生出身的外交部長
姬鵬飛,山西臨猗人,早年考入馮玉祥在西安開辦的陸軍醫院,成為國民革命軍26路軍的少校醫務處長。後來,他隨著26路軍參加了寧都起義,在紅軍急需醫務人員的情況下,姬鵬飛成為紅五軍團的醫務處長。他在醫療戰線上長期奮鬥,直到皖南事變後,姬鵬飛實現了從“紅色醫官”到作戰指揮員的轉變。他先後擔任過蘇中軍區第7縱隊司令員、10縱隊政委、蘇中軍區政委、第11縱隊政委、蘇北兵團副政委、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姬鵬飛被選為駐外大使,儘管他不願意離開部隊,但在向老首長粟裕請求留下時,得到了粟裕的教育。最終,姬鵬飛成為一名外交官。他在1972年至1974年擔任外交部長期間,取得了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巨大成就,這是他擔任外交部長期間最為輝煌的時刻。
姬鵬飛以其出色的外交才能和堅守國家利益的忠誠,在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程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努力為中日兩國關係的改善和互利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四任部長喬冠華:聯大豪放大笑成為經典
喬冠華,江蘇鹽城人,於1974年至1976年擔任外交部長。他早年從事新聞記者工作,後進入外交部,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自培養,成為備受期待的外交人才。1971年,喬冠華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參加聯合國大會,成為新中國首位登上聯大講臺的外交家。他展現了大國風範和卓越才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新中國成功取得恢復合法席位,喬冠華的成功代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得到認可。他在聯大上瀟灑豪放地大笑的照片成為經典,展現了他的自信和魅力。喬冠華以其出色的外交表現贏得了讚譽,為新中國外交的發展和國家形象的塑造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五任部長黃華:迄今為止最高壽的外交部長
黃華,河北磁縣人,於1976年至1982年擔任外交部長。他在革命戰爭時期擔任朱德總司令的秘書,並在建國後進入外交部,成為周恩來總理的助手。他在63歲時出任外交部長,經歷了許多共和國的重要事件,為中國外交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黃華以其忠誠、勤奮和卓越的工作表現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敬佩。他在2010年以98歲高齡離世,為中國外交事業留下了深遠影響和寶貴的貢獻。

第六任部長吳學謙:改革開放後的首任外交部長
吳學謙,上海人,於1982年至1988年擔任外交部長。吳學謙在擔任外交部長期間正值新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國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和機遇。他在這一時期積極推動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並與亞洲、非洲和歐洲等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作為外交部長,吳學謙致力於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與友好關係。他的工作重點是開拓經濟交流與貿易合作,促進雙邊和多邊關係的發展。透過與其他國家建立貿易往來和外交關係,吳學謙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和地位奠定了基礎,為中國在全球舞臺上的崛起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七任部長錢其琛:在任期間實現中印復交、中韓建交
錢其琛,上海人,於1988年至1998年擔任外交部長,是除陳毅元帥外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外交部長。錢其琛在擔任外交部長期間,面臨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所謂制裁。然而,他帶領外交部堅定地捍衛了國家的主權、尊嚴和利益。
錢其琛在外交事務中展現出堅定的立場和靈活的策略。他推動中國積極參與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併成功實現了中印關係的復交和中韓關係的建交,開創了中國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他在處理國際關係中表現出高超的外交智慧,努力推動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互利合作,為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八任部長唐家璇:參與處理中美撞機和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事件
唐家璇,江蘇鎮江人,於1998年至2003年擔任外交部長。在他擔任外交部長期間,發生了一些重大的外交事件,其中包括中美撞機事件和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事件。作為外交部長,唐家璇全程參與處理這些事件,並展現出了高超的外交智慧和處理能力。
唐家璇在處理這些事件中展現出的領導能力和外交智慧,努力為中國外交樹立了榜樣,維護了國家的利益和形象。他的工作成績得到了廣泛認可,併為中國外交事務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九任部長李肇星:被稱為“詩人外交家”的部長
李肇星,山東青島人,於2003年至2007年擔任外交部長。他的外交生涯始於一次陰差陽錯的錄取,喜愛文學的他在高考中被北京大學西語系錄取。然而,他的外交事業卻一帆風順,畢業後他被外交部選中,並與後來成為他夫人的秦曉梅等人一同進入外交部。
在1999年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事件後,李肇星作為駐美大使展現出了堅定而強硬的態度。他與美國政客和媒體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和交涉,堅決捍衛中國的利益和形象。他的強硬立場和咄咄逼人的風格在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尊嚴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第十任部長楊潔篪:被美國總統稱為“老虎楊”的外交家
楊潔篪,同樣是上海人,他在2007年至2013年擔任外交部長。楊潔篪以其溫文爾雅的儒家風範而聞名,然而在外交事務中,他柔中帶剛的態度被美國總統老布什稱為老虎楊。
2001年4月,中美撞機事件發生,當時楊潔篪擔任中國駐美大使。在事件發生的當天,他連續四次奔走於美國國務院、國會和中國駐美大使館之間,發揮了重要的溝通和協調作用。他還在同一天兩次出現在美國電視上,堅定表達了中方的立場,闡述了中方的觀點。這一事件也成為楊潔篪外交經歷中的一大亮點,展現了他的果斷和堅定。
尤其是2021年3月中美對話現場,在面對狂傲的美國代表時,楊潔篪霸氣回擊:“我們把你們想的太好了,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面前說你們從實力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

第十一任部長:王毅,英武帥氣的“國民男神”
王毅出生在北京,曾在東北建設兵團服役8年。在進入大學時已經25歲,他在考取大學後加入了外交部。王毅展現出超凡的才華,迅速在外交部內嶄露頭角,成為部門中最年輕的處長、司長和副部長。他在外交領域遊刃有餘,展現了一位大國外交家的風度和才華。王毅以英武、帥氣的外表,充滿才華的個性和風度翩翩的舉止贏得了眾多支持者,被國民一度封為男神。而他在外交舞臺上的表現也贏得了國內外的認可,為中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十二任部長:秦剛,最年輕的外交部長
2022年12月30日,“睿智而又剛猛”的秦剛成為新一任外交部長,1966 年出生的他在56歲那年成為了我國第二年輕的外交部長,僅次於51歲的周總理。他也是我國發言人制度建立以來,唯一一位兩度擔任外交部發言人的官員。面對國外媒體的“刻意刁難”,他總能不失風度,從容應對,充分展現出高超的外交技術和沉穩的心理素質。
點個在看,支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