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報道】民間外交架起國之相親的通衢大道

秋去冬來,春迎冬往,轉眼間又是一年。回望2024,歐美同學會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致歐美同學會成立110週年重要賀信精神,錨定留學報國人才庫、建言獻策智囊團、民間外交生力軍的職能定位,在思想引領、組織建設、“人才庫”、“智囊團”、“生力軍”建設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現特別推出2024年終綜述報道,與廣大留學人員共同回顧2024,迎接嶄新的2025。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在2000年前的《左傳·隱公六年》中,就道出了中國從古至今與周邊國家相處、交往的態度。民間外交,是一股溫暖而堅韌的力量,穿梭於國家交往的細微之處,遍佈於國與國合作之間的細枝末節,構建起和平與友誼的堅固基石。民間外交以人民為連結與紐帶,讓來自不同文化、信仰、種族、年齡的心得以交匯,編織起壯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宏偉藍圖。它是國家總體外交的補充,是增進相互理解、消除誤解的橋樑,以其獨特的魅力,促進了全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融、經濟合作、文明互鑑、民心相通,猶如涓涓細流匯入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磅礴之海。歐美同學會作為民間外交的生力軍,恰似匯入汪洋之中的一股浩浩蕩蕩、波瀾壯闊的江河,為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國之相親注入無限生機和澎湃動力。
01
民間外交圍繞中華傳統
繪出最大同心圓
民間外交的底氣在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4年底,我國傳統節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升,春節已經從傳統的中國佳節逐漸演變成世界範圍內的“大聯歡”,成為促進民間外交的重要橋樑和紐帶,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還在國際的交流與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促進了民間外交的發展。
在農曆春節來臨之際舉辦新春聯誼會是歐美同學會的重要傳統。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有近40年曆史,成為歐美同學會舉辦的重要民間交流品牌活動。

2024年歐美同學會新春聯誼會現場

2024年2月1日,正值中國龍年春節到來之際,歐美同學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新春聯誼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丁仲禮以及來自37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辦公廳、外交部、科技部、人社部等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代表,歐美同學會總會副會長,各國別分會、地方組織、團體會員、專業委員會的會長及秘書長,部分留學人員代表等400餘位中外嘉賓歡聚一堂,共迎新春。
丁仲禮在致辭中表示,歐美同學會是中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留學人員團體。成立110年來,始終高舉留學報國旗幟,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民族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成為廣大留學人員的團結之家、奮鬥之家、溫暖之家。2023年10月,歐美同學會喜迎110週年華誕,國家主席習近平專致賀信,高度評價了歐美同學會的歷史貢獻,希望廣大留學人員秉持愛國為民、自信自強、開拓奮進、開放包容的光榮傳統,助力中外文明交流互鑑。
歐美同學會秘書長李民在主持時表示,2024年新春聯誼會是歐美同學會成立110週年慶祝大會召開後舉行的首次新春聯誼活動。對廣大留學人員來說,春節的意義更加特別,它既是全家團聚的幸福時刻,也是相約老朋友、結識新朋友、彼此傳遞祝福的歡樂時光,希望新春聯誼會為中外嘉賓架起友誼之橋、信任之橋、發展之橋。
02
民間外交築起文明交流互鑑的
連心橋
民間外交中,文化之間的彼此尊重、相通相融是關鍵手段。文化已成為民間外交的重要內容和載體,也為民間外交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平臺。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文化領域的民間外交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交往、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推動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動力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組成部分。

第六屆中法文化論壇上,長沙代表團向法方贈送禮物。右一為歐美同學會秘書長李民。

法國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2日至14日,由歐美同學會、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法文化論壇在法國多維爾市舉辦。2024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作為兩大中西方文明的代表,中法兩國長期相互欣賞、相互吸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中法文化論壇加速“雙向奔赴”。第六屆中法文化論壇以“文明傳承與創新:甲子同行 合作發展”為主題,設定了開幕式、主旨演講、平行論壇、市長圓桌對話、藝術展覽、文藝演出、文化體驗等一系列活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丁仲禮,法國前總理、展望與創新基金會主席讓—皮埃爾·拉法蘭,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法國多維爾市長奧吉耶等中法各界嘉賓約200人出席論壇開幕式。
丁仲禮在致辭中表示,當今世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局勢變亂交織,地緣衝突動盪加劇,人類文明走到一個新的十字路口:衝突還是合作?戰爭還是和平?排斥對抗還是互利共贏?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必須回答的“世界之問”。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是中法文化論壇對這一“世界之問”的鮮明回答。
第六屆中法文化論壇促進了中法兩國之間的深入交流與互鑑,加強了兩國之間人民的理解與友誼,為世界文明互鑑作出了表率。
03
民間外交需要鋪就民心相通的
齊心路
民間外交需要民心相通的堅實支撐,民心相通是實現民間外交的重要基礎。民心相通強調各國人民之間的理解與情感連線,是國與國之間交往合作的“軟實力”和“硬基礎”,只有交往國之間民心相通,才能心意互達、合作深化。此外,民心相通是國之相親的堅實民意支撐,在許多非正式場合以及正式合作中發揮著關鍵的“潤滑劑”作用,可緩解因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等原因引起的衝突,進一步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歐美同學會“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論壇現場

2024年11月22日至23日,由歐美同學會主辦的“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丁仲禮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指出,希望廣大中國留學人員將弘揚留學報國光榮傳統與絲路精神有機結合,努力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踐行者、推動科技創新的貢獻者、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鑑的推動者。歐美同學會將進一步發揮留學報國人才庫、建言獻策智囊團、民間外交生力軍作用,在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更大作用。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論壇以“民心相通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定了主旨論壇和3個平行論壇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專家廣西行活動,吸引了來自中國和東南亞地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政商學界代表等150餘人參加。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論壇積極發揮留學人員融通中外的比較優勢和聯絡廣泛的橋樑紐帶作用,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廣泛匯聚了智慧力量。尤其是廣西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透過此次論壇,進一步融入了共建“一帶一路”的程序中,為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文明互鑑提供了城市範本。
04
民間外交牽牢講好中國故事的
“牛鼻子”
民間外交關鍵途徑和重要目的之一是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與民間外交相輔相成,共同推進和塑造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民間外交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豐富的素材,而講好中國故事成為以民間外交為途徑傳播中國聲音、塑造中國形象的關鍵環節。講什麼中國故事、怎樣講中國故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成為廣大留學人員在中外交流中面臨的問題,也是歐美同學會團結引領廣大留學人員,發揮民間外交生力軍作用的重要抓手。
2024年3月至5月,歐美同學會秘書長班子成員分別赴廣東、福建、上海、浙江、四川、北京等地歐美同學會組織開展民間外交工作專題調研。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李民指出,各級歐美同學會組織要繼續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賀信精神,不斷提升政治站位,引領留學人員凝心鑄魂跟黨走,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圍繞“國之大者”,引導留學人員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創造浪潮,立足國情省情建言獻策,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當好民間外交使者。歐美同學會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滕劍峰強調,廣大留學人員要增強做好民間外交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實踐中,準確把握“講什麼”和“怎麼講”的關鍵問題,在“善講”上下功夫,為促進對外交流交往作出獨特貢獻。

歐美同學會民間外交工作座談會暨講好中國故事培訓班開幕會現場

2024年7月23日至24日,由歐美同學會主辦、四川省歐美同學會承辦的民間外交工作座談會暨講好中國故事培訓班在成都舉行。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第十四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原館長王春法,四川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趙俊民,四川省歐美同學會會長、省政協原副主席王正榮,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李民,四川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四川省歐美同學會常務副會長陳武,歐美同學會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滕劍峰出席開班儀式。
王春法在講話中指出,“民間外交生力軍”是歐美同學會的三大獨特定位之一,舉辦民間外交工作座談會暨講好中國故事培訓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致歐美同學會成立110週年重要賀信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從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外民間友好的角度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積極實踐。
歐美同學會作為黨領導的群團組織,始終保持政治高站位,從講政治的高度來思考和審視“民間外交生力軍”的職責定位,從國家發展大局和對外工作全域性中找準作用發揮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切實增強做好民間外交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切實提升歐美同學會民間外交工作的質量和成效,推動歐美同學會民間外交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助力。
來源 :《留學生》雜誌
今日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