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日,洪澤湖溼地臨淮段觀鳥園迎來大批白鷺,它們或在空中飛舞,或在枝頭嬉戲。(來源:視覺中國)
13日上午,天舟九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組織全區合練。目前,發射任務各系統已經完成相關功能檢查,並做好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來源:央視新聞)
13日,我國首艘海洋級智慧科考船“同濟”號在上海正式交付。“同濟”號是一艘2000噸級新一代綠色、靜音、智慧型綜合科考船,可滿足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學等綜合科學考察任務。>>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攝影:邱海傑 黎南方
13日,我國首個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一期建成並實現首光觀測,成功獲取了月球和木星輻射的150吉赫茲(GHz)頻段的清晰影像,標誌著我國在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13日,和田—民豐—且末—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實現全線貫通,標誌著我國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壓環網工程——新疆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歷經15年建設正式“合龍”。>>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森工公司森林資源管理中心監測人員,在薩吉氣生態功能區的紅外相機裡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駝鹿(又稱“犴”)的清晰活動畫面。(來源:新華社)

圖片截自新華社影片
近日,我國培育的克隆犛牛在西藏(當雄)金絲野犛牛繁育研究基地剖腹產誕生。牛犢體重16.75公斤,全身通黑,身體狀況良好,是世界上第一頭融合全基因組選擇和體細胞克隆技術的犛牛。>>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國內首輛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亮相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該列車採用高溫超導技術,透過列車自帶的超導磁體與軌道線圈之間形成強大磁力,達速後即可實現無接觸懸浮執行,最高運營時速達600公里。>>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何亮 攝
近日,中國石油首臺完全國產化的40兆帕高壓大排量離心式注氣壓縮機,正式在我國首座深層在役凝析氣藏儲氣庫——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牙哈儲氣庫落地,10月份將正式投入使用。(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科研人員發現,魚類在懸停時消耗的能量幾乎是靜止休息(即魚類靠著水底支撐重量)時的2倍,這是因為它們需要不斷划動魚鰭以維持身體穩定。這一發現為設計靈活的水下機器人提供了新思路。(來源:新華社)
近期,外觀炫酷、科技感十足的碳板跑鞋成了中小學生的新寵,很多人將其作為日常鞋來穿。什麼是碳板跑鞋?碳板跑鞋適合青少年嗎?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劉義陽
稽核:嶽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