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國貿上班的徐娜,最近被同事的包來了一次“瞳孔地震”。
一個棕色尼龍布袋,水桶造型,配一根極細肩帶,看起來平平無奇,一問價格,6000多元。

圖源:The Row商品圖
再一問品牌,The Row,自詡還算時尚的徐娜竟然沒聽過。
大部分人或跟徐娜一樣,對這個牌子完全陌生。在小紅書,The Row相關筆記只有17萬篇。作為對比,同樣以低調著稱的羅意威/LOEWE,在小紅書上的筆記數是155萬篇。
但這並不耽誤它火。近兩年時尚圈的兩股風,“miu系”和“row裡row氣”,The Row分走一半。
“miu系”就是以Miu Miu為代表的叛逆書呆子風,藍色工裝襯衫、“露胃短裙”、芭蕾舞鞋都是其代表單品;“row裡row氣”指的就是“老錢風”,也叫“靜奢風”,近幾年流行的托特包、亞麻襯衫、瑪麗珍鞋、闊腿西裝褲等老錢風單品,在The Row都能找到相應款式,在小紅書點贊過千。
The Row賣得最火的Margaux托特包還在2023年四季度登上全球時尚榜單Lyst榜首,被稱為“New Birkin”(下一個愛馬仕鉑金包)。

其簇擁者更是明星閃耀,從肯豆到金智妮、宋慧喬,再到楊冪、歐陽娜娜、倪妮、董潔,連潮男鼻祖“侃爺”都是其“野生代言”。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奢侈品,但能賣到奢侈品的價格;不打廣告不找代言,卻能成為明星標配。The Row這個牌子,憑什麼?

圖源:小紅書@B1OCK
01
大牌“貴替”
The Row能火,可以歸結為兩個字:眼熟。
開啟The Row的產品列表,一股熟悉的風格撲面而來——極簡風。

圖源:FARFETCH發發奇
自2014年以來,極簡風吹遍全球,帶火了Celine、COS、無印良品等走簡約設計的品牌。2024年,這股風換了個馬甲,打著“老錢” “靜奢”的旗號再次迴歸。這次火起來的是羅意威、拉夫勞倫和The Row。
在社交平臺,時尚博主經常把The Row跟極簡風鼻祖——20世紀90年代的愛馬仕進行比較。
來看幾組秀場對比圖。

左側:愛馬仕90年代秀場;右側:The Row 2024秀場 圖源:小紅書@陳蒼蒼
90年代的愛馬仕,是Martin Margiela擔任創意總監的時代(他也是品牌梅森馬吉拉的創始人),也是愛馬仕形成高貴質感的關鍵時期,極簡疊穿是這一時期的特色。Vareuse深V領設計,也成為愛馬仕服飾的標誌之一。
有時尚博主看過The Row之後感嘆,“還以為在做愛馬仕靈感穿搭”。
當然,走極簡風的不止愛馬仕一家,也因此有網友感嘆,在The Row身上經常看到其他“大牌”的影子。
如The Row 2024秋冬系列,褶皺半裙、廓形超長大衣,讓人想到三宅一生、Max Mara;

圖源:小紅書@sophiadeldy(已獲授權)
The Row近幾年爆火的水桶包、純白色亞麻套裝,讓人看到了Old Celine、拉夫勞倫;

左:Celine Sangle 右:The Row N/S Park 圖源:得物App
The Row的廓形大衣、深V連衣裙甚至跟COS、ZARA十年前的款“撞衫”;The Row大火的真絲半裙在優衣庫也能買到“同款”。

圖源:左:FARFETCH發發奇 右:天貓優衣庫官方旗艦店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一提起The Row,往往是“貨紅牌不紅”。
雖然沒有自己的風格,但The Row的價格並不便宜,甚至比它模仿的“正主”都貴。
如在跨境電商平臺搜尋The Row半裙,價格大多在1萬—2.5萬元之間,而三宅一生的半裙價格多在2000元—5000元之間。
所以,這個靠“仿”火起來的品牌為什麼賣得比大牌還貴?
02
The Row憑什麼賣這麼貴?
一個小挎包9500元,一條牛仔褲9700元,一雙芭蕾平底鞋10800元,大衣2.8萬元。貴,是The Row的標籤。
但其實,在2006年,美國雙胞胎童星姐妹花 Mary-Kate 和 Ashley Olsen創立The Row時,它的定位是極簡成衣品牌。其第一件爆款單品“完美的T恤”,售價195美元,合人民幣約1500元,還沒有現在這麼貴。
品牌真正火起來是在2020年以後。
跟奢侈品貴的邏輯不同,奢侈品貴是因為有動輒百年的歷史做品牌溢價支撐,但The Row的貴,是“我很貴”的人設。
怎麼證明“我很貴”?
首先看穿的人。
2020年11月和2021年4月,美國網紅肯豆(Kendall Jenner)在ins上發了兩次穿The Row的自拍,並帶上了The Row的標籤。
這意味著什麼?上一個被肯豆帶火的品牌是lululemon。

圖源:KendallJenner ins截圖
果不其然,The Row火了。Blackpink成員、Hailey Bieber等頂級流量明星紛紛穿上了The Row。
2022年開始,董潔直播間和私服穿搭也開始為The Row帶貨,水桶包、托特包、白T、樂福鞋、毛衣等成為網紅單品。

圖源:小紅書@董潔
雖然難以判斷穿The Row是明星們的個人私服還是品牌營銷,但可以肯定的是,The Row從小眾到大眾這波流量靠的是明星。
單靠明星還不夠,要貴得讓人心服口服還得在品質上下功夫。在“高質感”的打造上,The Row確實有兩把刷子:一把是版型,另一把是面料。
先看版型。
正如The Row的名字來源於倫敦高定一條街,The Row的裁剪,最大的優勢是“藏拙”。
如The Row的白色T恤,加寬領口設計,貼合頸部線條,顯脖子細長,背部中縫線條,顯背直挺拔,號稱“可以讓不同體形身材的人都穿出完美的形態”;The Row的半裙下襬長度對身材更包容,可以恰到好處地展露出女性的纖細;上衣的長度總是稍短,目的是讓穿著者看起來更高挑;後肩位置的裁片向腰間逐漸收窄,營造出束腰一般的視覺效果。

圖源:得物App
有網友在社交網路上分享自己的The Row高腰鉛筆裙:“細羊毛面料,柔軟且有光澤。收腰的部分,用加厚的面料,前後做了四根魚骨做支撐,完美修飾曲線的同時,舒適感滿分,完全沒有緊繃和不適。我想這就是一線設計師品牌和普通高街的區別。”
在社交媒體,分析The Row的版型已經成為“當代高階裁縫考核標準”,主打一個“懂的都懂”。
看完版型再看面料。
據介紹,The Row的產品選材考究,選用全球頂級的面料,如駝馬絨、俄羅斯羊羔皮、法國白蘭地皮革、頂級絲綢等。
以The Row的羊絨大衣為例,有業內分析:“面料採用了59%羊絨混紡40%初剪羊毛,前者是大名鼎鼎的開司米羊絨,後者是成色最頂級、纖維最細膩的羊絨,襯裡更是選用了真絲材質。”

The Row 2024冬季系列 圖源:小紅書@B1OCK
這樣的奢華配置,在近幾年靜奢風的品牌宣傳中很常見。如鄂爾多斯1436系列,一件符合“1436羊絨標準”的雙面羊絨大衣,售價高達3.3萬元。
品質越高,溢價越翻倍。雖然The Row從未公佈過具體業績資料,但據金融時報的一份報告,這個在全球只有5家獨立門店的品牌,目前年銷售額約為 2.5 億至 3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在 20%至 30%之間,營業利潤超6000萬美元。
03
The Row還能火多久?
今年9月,Chanel所有者Wertheimer家族和歐萊雅繼承人Francoise Bettencourt Meyers分別透過家族辦公室Mousse Partners和家族企業Tethy Invest收購了The Row的少數股份。
業內認為,這意味著在奢侈品寒冬的背景下,Chanel將The Row作為新的增長點。
但或許The Row還沒那麼強大。
二級市場的保值率一直是衡量奢侈品價值的黃金法則。美國二手奢侈品電商Rebag釋出的《2023年奢侈時尚轉售報告》顯示,愛馬仕的保值率達到110%,Goyard的保值率為100%,LV和香奈兒的保值率約85%。
而The Row卻難以維持發售價格。如其大號N/S Park藏藍色水桶包,得物顯示其發售價格為21500元,九成新的價格約13700元,約打6.4折。

圖源:得物App
即便是The Row全新商品,在得物、發發奇等電商平臺出售價格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打折。如董潔同款N/S Park黑色中號水桶包,發售價格15200元,得物價格約13000元,比定價便宜近1000元。
對此,要客研究院院長、奢侈品專家周婷認為,The Row能火是依賴於其品牌風格,The Row更強調客戶自己的感受和風格體現,更加釋放客戶個性,而不像其他品牌一樣努力強調品牌的優勢和特點。因此,The Row的核心客戶是追求簡單個性、隨意懶散生活的年輕人和部分追求極簡生活方式的社會精英。但The Row的風格是把雙刃劍,利在於沒有風格就是最大的風格,可以適應更多客戶,弊在於經過時間積累,客戶新鮮感一過,後續發展很難維持。
就品牌的抗風險能力來看,相比其他奢侈品牌,The Row依然是小門小戶。2020年,在全球疫情影響下,The Row不得不進行大範圍裁員,核心團隊人數從 30 人腰斬到 10 至 12 人,女裝聯合設計總監和男裝設計師接連離職。
為了啟用現金流,The Row 從2020年起透過舉辦樣品特賣會的方式來減輕庫存壓力,部分商品價格低至2折,遭到排隊瘋搶。這一舉動無疑對品牌的高階調性造成影響。
此外,對於The Row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業內也持謹慎態度。
在中國市場,The Row主要與連卡佛和SKP合作,2023年在成都SKP開設中國首家獨立門店,並在北京SKP、深圳灣永珍城設立過快閃店。今年,The Row又在杭州天目裡的B1OCK開設獨立零售空間。
但在中國市場,細數近幾年爆火的奢侈品牌,如羅意威、Miu Miu、拉夫勞倫等,你會發現,現在只是不流行鋪天蓋地的大logo,不是不流行logo。像The Row這樣完全沒有logo的奢侈品,只屬於少部分真正的有錢人,並不符合中國消費者對於奢侈品的需求。
周婷對此持樂觀態度:“有時候,標識性明顯的產品或設計,或者某種獨特風格,也是一種logo。”在周婷看來,小眾奢侈品最重要的是控制好節奏,也就是避免過度曝光,The Row如果控制好在中國市場的擴張速度,會有一定發展空間,如果快速擴張,其生命週期會明顯縮短。
在業內看來,當前,The Row還算不上真正的奢侈品。要成為百年奢侈品牌,The Row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進一步提高品牌形象,具備持續開發符合市場未來產品需求的能力,而不是靠現在的極簡風。
“做好一門生意,一招鮮就可以,但做好一個品牌,是一個系統和專業的工作。顯然,The Row只是做好了生意,離一個成功的奢侈品牌相差很遠。”
潮流易逝,風格永存,極簡風歸根結底還是一種潮流,或許The Row還是需要找到自己。
作者:賈詩卉
編輯:田納西
頭圖來源:小紅書@B1OCK
值班編輯:禮物
有意思報告影片
推薦閱讀
為什麼北上廣白領通勤,人手一個萬元“蛇皮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