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作文,對窮人家的孩子很不友好

文 | 九章學徒


來源 | 每天3道奧數題(ID:tiantianaoshu)
今年的高考新I卷作文是關於人工智慧,題目中先是給出了這樣一段材料: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工智慧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很快得到答案。那麼,我們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
然後就讓學生根據這段材料來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這道作文題,雖然本質是在問知道的越多問題是否就越少,但是在寫作文的過程中,至少得舉一兩個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論據才能顯得更切題,也更可能得高分。
這對落後地區的窮人家孩子很不公平。
經濟發達地區的高中老師,或許不像人大附中、深圳中學那樣都是名校博士,但大部分都是碩士畢業,平常講課中都會不經意間談起人工智慧;
落後地區的高中老師,水平往往一言難盡,或許自己都不瞭解人工智慧。
最重要的是,落後地區的窮人家孩子,高中時期每天都在學校裡苦苦刷題,一個月只放假一天,還得處理一堆個人事務,根本沒有時間去關注人工智慧。
回家以後聽說的事情也都是柴米油鹽,甚至是養豬放羊。
我只想問問出題人:你讓這些孩子去哪裡找一段人工智慧的素材來當論據?
這樣的作文題,放在北京上海的試卷中很合適,但是作為全國高考I卷就有點欠考慮,因為中國太大了,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差距,大到讓人無法想象。
雖然說讀書確實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但作為標準化的選拔性考試,一定要注意到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不該使用這種明顯會影響公平性的前沿話題。如果讓我出這道作文題,我會把材料改成下面這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資訊獲取越來越便捷,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很快得到答案。那麼,我們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
我修改以後的材料,和高考卷中給出的材料其實並沒有本質區別,但避開了人工智慧的背景,對落後地區的窮人家孩子要更友好。
還好,能閱讀我這篇文章的家長,大都是經濟發達地區的中產階級及以上,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低,在家庭氛圍的耳濡目染之下,這樣的作文題對你們的孩子來說根本不是事。
這篇作文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一個:不能讓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適當的前沿科技科普和時事新聞的必須瞭解。
現在的語文考試,正在呈現出三大特點:
一是文字量大到讓部分學生看不完,二是資訊量大到讓部分學生讀不懂,三是喜歡追趕前沿讓部分學生一頭霧水。
大語文這個詞正在變成考試趨勢,許多家長也都給孩子報班參加各種大語文課程,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機構的大語文培訓不要只顧著和歷史相結合,而忽略了和時事新聞以及前沿科技的結合。
我猜這大概是因為語文和歷史更容易結合,備好課之後幾年都不需要改動。
機構可以偷懶,家長卻不能圖省事,得有意識地進行加強。
要做到這一點,或許需要準備一點合適的報紙、雜誌放在沙發旁,這些資料不要只侷限於人文地理歷史,也該包括一點科普雜誌,讓孩子休息的時候順便翻翻就可以了。
如果有條件的話,和孩子閒聊的時候談談相關話題也很好。
寫到最後,介紹一個我以前讀書時應試作文的技巧,這個技巧是我初中的數學老師教我的,對考試作文得高分有奇效。
把作文像數學難題一樣對待,對每一類作文,都找一篇範文讀幾遍,然後進行仿寫。仿寫大概分為三步:
第一步是把範文的提綱列出來;
第二步是合上範文套著提綱用自己的語言寫一遍,接著再開啟範文進行對照,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之處,然後繼續合上範文重新套著提綱寫一遍,直到自己仿寫的內容和範文相差無幾;
第三步是把範文收藏起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複讀並仿寫一遍進行復習。
別看作文題目看起來很多,實際上分類之後,作文的種類比數學難題可少多了,只要能做到熟練默寫30來篇範文,就能基本覆蓋中考作文;
大約50來篇範文,就能基本覆蓋高考作文。
每次要寫作文時,只需要找同類範文仿寫加改寫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作文可以寫得又好又快。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