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浙A浙H浙J在浙D集合|不一樣的紹興逛吃

CHH ID:TinkerCafe
Part.1寫在開頭這是一期放了兩個月的遊記,主要是因為懶,懶得整理懶得寫,其次是受人之託且帶著目的拍攝不是我的風格,當然具體拍的什麼,本文不會涉及,單純分享特別的紹興逛吃。和去年一樣,咖啡節後,保養完車子,與另兩個好友一同錯峰出行,說是五一結束之後出發,只是沒想到五一結束,高速該堵還是堵,也可能是今年五一,衢州和台州客流量超級大幅提升,杭州出發的小夥伴一路暢通無阻,好了前文廢話結束,開始這次三天兩夜,紹興嵊州和新昌縣的遊記。本篇使用鏡頭Nikkor50mm 1.8s、Nikkor24-120 f4s,Sigma135 f1.8art,機身Nikon Z6

↑浙A浙H浙J在浙D集合

↑這次出門帶了三臺相機,兩臺是GR另外一臺也是GR

Part.2新昌兔毛市場|千禧年的夢

雖然有本地小夥伴推薦,但其實最早去的不是兔毛市場,而是沃州路,畢竟各路遊記、攻略都推薦,小吃店和擦邊洗頭房門挨門,包漿門頭看起來很接地氣,只不過這種表像不足以撼動走local紀實路線的我們。只在這條路吃了個鑊(huo)拉頭,這是一種新昌特有的煎餅,和天津煎餅不同,他們用的不是平底鍋。當然在我們浙江,有一萬種方法激怒天津人

遊客吃火,本地人看不懂的店現在也是越來越多,加上文旅的添油加醋,新昌人不明白的就是沃州路的一溜下。捕風捉影無意發現的兔毛市場美食街,就不是這種畫風,美食街藏在千禧年風格的市場旁邊,驚悚中又透著樸實感的模特人偶,土洋結合又有些非主流的店鋪名稱,窗簾一條街,補褲腳一條街,似乎在說明這裡紡織業的巔峰過去。建於1991年的新昌羊毛衫兔毛市場見證了新昌的興衰,兔毛市場即是新昌人的童年回憶也是童年陰影,走不盡的布店,像美軍地毯式轟炸過的WC,迷宮一樣錯綜複雜的街道構成,又有多少人在這個兔子下合影,和小夥伴集合,時間像船一樣從這裡緩緩駛過,祖輩父輩的目光和風吹雨打全都浸在這條河裡,一年一年,富貴和黃昏在人們勤勞的臉上張燈結綵。有一天,人們抹去臉上汗水的的時候,我發現這條河已不再平靜,混亂的街道、嘈雜的聲音,以及那些維持不了的關係,都讓縣城變成了一個漫無目的奔跑的大象。

↑新昌標誌性建築

↑一進門全是賣假髮的

↑賣枇杷的老人,是我從沒見過的超大枇杷

↑聽說馬上就要拆遷了

↑年代感十足的模特

↑這是錯別字嗎

↑經典貓拖車

↑Market Development

↑外瑞古德

↑屬於千禧年的店名新勁族、地球鳥

↑窗簾一條街

↑拆遷通告

↑大狗子

↑補褲腳一條街

↑那個年代的店名

↑問了本地人油爆爆就是一種炸串

↑新昌的年糕,比較有韌性,切條或者切片是他們的正確開啟方式

↑薄片年糕

↑新昌產的玫瑰米醋,新昌的靈魂汁子

Part.3避世古村|千年香榧嵊州小昆村

↑平均海拔700米的村子,早晨仙氣飄飄19年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南宋末年馬氏族人在此定居,取名小昆村,村名由來不可考,村子位於紹興嵊州長樂鎮西白山(紹興第一高1080米)麓南側,似乎是馬氏族人的約定俗成,民居均為少見的坐東朝西硬山頂,日出晚而日落早,常年雲霧繚繞晝夜溫差大,平均海拔700米,房屋依山勢變換形狀和排布,梯形、五角形建築粗中有細,青石板層層疊疊巷道和設計佈局協調,1000多株百年以上的香榧樹散落村中。嵊州的小昆村,和我去的諸多避世古村有著很大不同,雖然他也一樣山高路遠人口流失,土地貧瘠缺少良田,村中唯一的菜場是每天運貨上山的宗申三輪摩托,供應來自縣城的新鮮豬肉和為數不多新鮮蔬菜,但是無論是村民聊天,還是在步行村中,都沒有所謂落後感,從村郵報紙訂閱量,以及村民種植的高賦值作物,茶葉和香榧樹,都體現著村子的不尋常。我感覺,旅遊開發很大程度上是打擾了這座古村落,沒有土地的農民,是畢加索也有枷鎖,是達芬奇也有分歧。

↑抵達的前一天強降雨,有如天助早上有云海,傍晚有晚霞

↑少見的坐東朝西硬山頂

↑山中的霧氣和極其適合跑山的公路

↑第一次見香榧樹,原來它是紅豆杉的近親

↑此山此景炫個早飯

↑榨面,由秈米制成的一種麵食,本地特色

↑這是有湯的版本,這邊好像預設炒年糕炒榨面也是帶湯的

↑村中唯一的菜場

↑聽了會他們的交談,這次帶了一麻袋村民預約的小青菜

↑又見大枇杷,後悔沒有買一點嚐嚐

↑山勢陡峭,村子裡所有景點都需要爬山,送貨上門的菜場屬實不易

↑文旅製造的網紅打卡點,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這座山村的安寧

↑修繕屋頂的村民

↑原來獼猴桃是一種藤蔓

↑馬氏祠堂二樓

↑馬氏祠堂

↑哥哥的廟,小坤

↑村裡隨處可見的長梯,用於採摘香榧

↑村郵,破敗但是整齊有序

↑村郵訂閱的報紙,當然也是全村的快遞驛站從小昆大王廟到村郵有一條古道,一側是老年活動中心,與其說是老年活動中心不如說是佛堂,白天村民在一起誦經,關於小昆村本地人的生活我聽到的,和我與村民聊天知道的論調恰好相反,以至於我曾一度以為小昆是個閉塞,不開化的古村。村郵雖然很破敗,但是整齊有序不見灰塵,時政報紙和各種刊物整齊碼放,他們和我說的不通快遞,在這也不攻自破,村郵負責全村的快遞收發。

Part.4紹興第一高的日出前一天高強度開車,早早就睡,三點醒來發現雲層消散滿天繁星異常通透,雖然睡前讓有莉景天氣pro版的小夥伴查了西白山天氣,朝霞和雲海機率不高,果斷搖醒另外一位小夥伴

出來看日出最重要的是出來。在浙D地界遇上浙G,西白山最速神話之吃不到尾燈的空車貨拉拉,剛剛還看他在另個山頭,拐個彎已在身後,深踩油門感覺對方仍有意超車,當我們好不容易開上山頂,對方已經看完風景轉身下山

↑西白山氣象雷達站

↑西白山,紹興第一高標誌點

↑西白山最速神話,空車貨拉拉

↑太陽被雲海吞沒

↑在拍照的蛋撻君

↑俯瞰下面的小昆村

Part.5嵊州逛吃

↑路邊的網紅直播間

↑文旅做的路牌

↑這兩個東西是怎麼聯絡到一起的,皺起了眉頭

↑是我喜歡捕捉的畫面,哈哈哈哈店主看我們三個在外面拍了又拍,一臉問號

↑網上沒輸過,線下沒見過的cu525

↑主理人一絲不苟做咖啡

↑選單沒有寫,但是想必手衝也很棒

↑天氣不允許喝熱的

↑咖啡館隔壁的狗子文旅宣傳很到位的富豪路,做了各種美食地圖,在某紅書和某點評看此街節假日都是人滿為患,所以我們肯定只是路過沒有吃。嵊州沒有小夥伴推薦,攻略看得頭皮發麻,選擇我最擅長的辦法,找個咖啡館來一杯,讓老闆安利一個他們經常去的本幫菜

隨手找的春山coffee,主理人是幹練的大叔,吧檯擦得鋥光瓦亮,讓他推薦準沒錯。大叔推薦果然不同凡響,某點評軟體點進去都是幾乎沒評論的,做完咖啡出門給我們指了路,都是他們常去的館子,一個家常小炒,一個清爽河鮮館讓我們自己定奪,宋味土菜館,嵊州長春路178號,軟體上只有一條評論,雖然是差評,但是顯然店家根本不屑於用軟體,高興河鮮館,嵊州城西二苑東北門西北140米,從位置描述可以看出,這家更是不屑於使用軟體。

↑醬炒牛肉

↑紅燒汪刺

↑臘腸蒸蛋

↑蒸雙臭猜猜最後我們選的是哪一家,終於吃上心心念念已久,吃了一口就吐掉的蒸雙臭

臭莧菜果然不是衢州人民味覺庫裡有的東西,下水道的味道真可怕,杭嘉湖地區好像都有這玩業,杭州小夥伴就這一個菜,能炫一大碗米飯,果然一方水土養一方神人,臭莧菜水泡過的臭豆腐,還有臭千張,臭冬瓜想想就可怕,我覺得是生化武器,他們覺得是人間美味。

Part.6寫在最後最近都是看日出未遂,不過旅行嘛,肯定都是會輕微翻車的,沒有絕美日出,這不雲海也看爽了,西白山頂把我們能穿的全穿上了,沒有凍死真好,下山睡個美美的回籠覺。縣感十足的五月,從一個小城去往另外一個小城,最後附上三個小夥伴的合影,感謝各位大佬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