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被封:潑天的惡流量,終於還清了

文/ 金錯刀頻道
張蘭沒想到,點讚了一個影片,能捅這麼大簍子。
自打大S不幸離世後,張蘭和汪小菲作為前婆婆和前夫,一直都把自己焊死在熱搜上。

先有汪小菲雨中痛哭,後有張蘭點讚了一條“汪小菲包機送大S骨灰回國”的影片。
但“吃人血饅頭”的流量玩法很快遭到了反噬,在張蘭點讚了“包機事件”後,立刻遭到了大S家人的闢謠和反駁。
因為種種原因,張蘭相關的一系列賬號及汪小菲的賬號很快遭到了抖音和微博的先後封禁。
汪小菲率先破防,先是喊話周受資,質問自己憑什麼被封號,然後又發文和母親張蘭“斷絕關係”。

而張蘭作為話題製造者,面對封禁也說“不認同、不接受”,並且還搬出了麻六記品牌8000多名員工的收入生計說話,認為自己被封號,是對員工利益的極大損害。
不過全網,對這次封號基本是一邊倒地叫好聲,甚至還有不少網友跑到麻六記的品牌官方直播間喊話主播“趕緊換工作”。
對於不少吃瓜群眾來說,這次封號可謂是大快人心,畢竟誰都想看“戲精”求錘得錘,因果好輪迴。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平臺這次大快人心的封禁,表面上是順應民意,實則是暴露了平臺規則的不可靠性,埋雷不少。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張蘭和麻六記的雷,其實早就埋下了。
張蘭母子,反被聰明誤
張蘭母子,一向都是流量高手。
張蘭的創業經歷頗為傳奇,她在2000年創辦“俏江南”,一度讓其成為奧運會合作餐廳,自己也登上了《胡潤餐飲富豪榜》第三名,成為知名企業家。
但沒過幾年,因為種種融資問題和經營緣故,俏江南上市失敗,張蘭也被擠出了管理層。
不過在張蘭眼裡,自己是被“資本算計”失去了俏江南。
儘管失去了俏江南,但張蘭的兒子汪小菲卻在商界和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不光擔任了俏江南的CEO,創辦蘭會所等品牌,還迎娶臺灣“偶像劇女王”大S,走上人生巔峰。
不過退休的張蘭並閒不住,2020年,“麻六記”品牌成立,張蘭重新在麻六記的直播間中重返江湖。
恰逢直播帶貨興起,張蘭很快就在直播間裡找到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
為了當好網紅,她根據過去的創業經歷,給自己安排了一個“東山再起的事業女強人”人設。
不過這只是她的“表面”人設,為她帶來真正流量的是另一重身份。
在2021年,兒子汪小菲和大S離婚,無數吃瓜群眾湧入張蘭的直播間,作為“當事人婆婆”,張蘭自然也很輕鬆地接住了這波潑天流量。
於是,“大S的前婆婆”就成了張蘭的真實的人設。
當時,張蘭直播3天就帶貨5000多萬,一度登上了抖音帶貨榜首。
嚐到流量甜頭的張蘭,選擇在流量玩法上一條道走到底,不得不說,張蘭的“網感”確實十分線上,而汪小菲和大S的流量效應也是十分驚人。
大S再婚後,張蘭為了調侃大S的新丈夫具俊曄,特地在直播間開始賣滷蛋、綠茶和煲仔飯,據傳三天賣出去1.6億;

而大S和汪小菲因為一塊床墊爭吵不休,張蘭直接聯絡廠家,開始在直播間賣起了床墊,狂賣1300多單;

她甚至還在直播間裡“cosplay”過大S出席葬禮時的穿搭,諷刺大S“內衣外穿”;

2023年,大S傳出濫用藥物的緋聞,張蘭直接開始在直播間放上了《好日子》和《好運來》,順便還賣出去不少麻六記的“揚眉吐氣”酒。
當天,她的直播間銷售額就衝上了1000萬~2500萬左右,穩坐抖音零食帶貨榜前排。
就這樣,靠著一手八卦、一手女強人故事,張蘭不僅讓自己重新翻火,還一手把麻六記捧成了知名品牌。
每當汪家和大S之間的八卦風雲再起之時,就是張蘭直播間流量瘋狂湧入之刻。
但過去的流量密碼,卻在現在變成了致命一擊。
2月6日大S去世3天,張蘭的直播間如預料之內湧入了大批吃瓜群眾,當天直播兩小時就達成了至少百萬銷售額。

但第二天,就有網友發現張蘭點讚了一條“汪小菲包機送大S骨灰回國”的影片,釋出者是麻六記的一位員工,還自稱是“張蘭乾兒子”。
一石激起千層浪,過去因為二人蹭大S熱度而感到不滿的吃瓜群眾情緒瞬間被點燃,痛批二人“吃人血饅頭”。
眼看輿論發酵的平臺,直接對張蘭相關聯的諸多賬號採取了封禁處理。
流量把她捧得多高,如今摔得就有多慘。
平臺該不該做“判官”?
面對突如其來的封禁,張蘭肯定是不服氣。
她直接透過各種渠道喊話,對抖音的做法“不認同、不接受”。
但絕大多數網友卻對這次封禁行為拍手稱快,其實,張蘭封號的由頭,早就在這幾天的網友討論中有所端倪。
就在前幾天,一篇名為《張蘭汪小菲長期造謠侮辱女性,強烈呼籲抖音微博等平臺拿出應對措施》的文章爆火,文章內細細列舉了張蘭和汪小菲曾經的種種離譜言論,讓任何一個路人都心生憤恨。
群情激憤之下,似乎封禁張蘭的賬號就是眾望所歸、大勢所趨。
抖音等平臺,確實也是如此操作的,乾脆了當地封禁了張蘭旗下的一系列賬號,甚至汪小菲的賬號也未能倖免。
除了張蘭不服氣外,汪小菲顯得更加生氣,他直接在一個企業家群裡當眾質問周受資,大致意思就是:我從頭到尾什麼都沒說,你憑什麼封殺我?
汪小菲的不忿其實也不無道理,反而這牽扯出另一個問題:面對突發的爭議賬號,平臺的做法是否太過一刀切?
說到封號的理由,官方的理由如下:釋出謠言,違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線,不尊重逝者及家屬。
且屢次釋出不實、侵權內容,進行違規炒作,且在處罰後未有改正,也說明了平臺一直在關注張蘭賬號,對賬號過去的爭議心知肚明。

有不少人認為,如果按照平臺封禁理由“釋出謠言、違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線”,張蘭的賬號早就屢次打破底線,讓人反感,要封禁的話早就該封了。
但為何平臺在討論度最巔峰的時候才有所動作,讓人不得不懷疑,平臺是不是想把這波輿論帶來的流量最大化利用。
在流量面前,封號的標準似乎模糊了不少。
類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在去年年底的吳柳芳事件中,平臺就在封號、軟封禁和開放漲粉中反覆橫跳。
當吳柳芳和管晨辰的爭論剛剛開始發酵時,平臺對吳柳芳採取了“軟封禁”的做法,後來輿論反轉,吳柳芳的賬號又恢復正常,藉此吸了一波粉。
但事情再度翻轉,吳柳芳的賬號重回掉粉路線,最後落了個不了了之。
整起事件結束後,吳柳芳短暫地體驗了一把爆火的滋味,但最後又重歸寂寂無聞的狀態,反倒是平臺方在此事發酵前後,攪動了不小流量。
等著吃“八卦流量”的,不只是當事賬號本身,還有背後的平臺。
更讓人疑惑的是,相比於抖音的一刀切,其餘平臺對張蘭的做法各不相同。
微博先是暫停了張蘭賬號的直播功能,此後又清理了1000多條相關謠言資訊,封禁了近百個傳播謠言的八卦營銷號,但並未直接封禁張蘭的賬號。
而在另一個平臺微信影片號上,張蘭卻得到了和抖音完全相反的“判決”。
在張蘭事件發酵後,微信影片號同樣收到了關於張蘭的大批投訴和封號建議。
但微信影片號透過反覆的機器和人工檢索後得出結論:在其平臺內暫未發現這些賬號存在釋出謠言等違規行為。
三個平臺,三種不同的處理措施,也讓人不由得疑問:張蘭固然有錯,究竟怎樣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如果沒有足夠有說服力的規則,那再是潑天的流量,也很難立得住腳。
但肯定的是,面對突如其來的封禁,受傷最大的,是張蘭背後的麻六記。
“流量為王”,害了麻六記
“麻六記有8000名員工,這8000個人背後就是8000個家庭,都得跟著受影響。”
被封禁後,張蘭如此說道。
不過有心細的網友發現,麻六記總共在全國各地分公司的參保人數總共不過百人,也就是說,這“8000人”的資料並站不住腳。
不得不否認的是,張蘭被封號,最慌的莫過麻六記。
儘管麻六記品牌直播間未受封號影響,但在麻六記的直播間中,已經湧入了不少吃瓜群眾喊話主播跳槽,彈幕齊發“大快人心”。
可以說,麻六記從二流麻辣粉,一路逆襲到全品類的網紅零食,張蘭直播間厥功至偉。
成立於2020年的麻六記,不僅一出生就碰到了三年特殊時期,而且在同類賽道中還有李子柒等流量高手,可謂“地獄開局”。
但並不持股的張蘭,卻靠著直播間活生生把麻六記這一手爛牌打出了春天。
在最賣力的階段,張蘭個人每天要開三場直播,從中午十二點一直直播到晚上十二點,敬業程度不亞於其餘抖音頭部主播。
再加上與大S之間的關係作為流量催化劑,麻六記的銷量和品牌價值一路水漲船高。
有資料顯示,這個發跡於直播間的麻辣粉品牌,在2024年底已經進入了5000多個線下銷售網點,同時擁有37家線下門店的知名網紅餐飲品牌。
在流量的助推下,麻六記的品牌估值也高達100億,還一度傳出過上市的訊息。
麻六記到底有多賺錢?從大S向汪小菲離婚索賠上就能一見端倪。
2024年9月,大S向汪小菲索要賠償4億元,理由很簡單,麻六記創辦於二人婚期內,屬於婚內財產。
而根據大S的律師所說,依照麻六記目前的經營狀況,向佔股36%的汪小菲索要4億元根本不算一個大數字。
但即便從線上衝到了線下,麻六記還是一個高度依賴張蘭的“網紅品牌”。
資料顯示,2025年以來,張蘭和汪小菲的直播間佔據了麻六記產品銷量的40%以上。
在2023年,麻六記CEO在接受採訪時也透露:最忙的時候我們線上銷售一個月能突破一億多元,單日突破千萬元也是經常有的。

而如今張蘭抖音賬號被封禁,微博直播被暫停,相當於麻六記品牌在一夜之間失去了40%的收入來源。
儘管張蘭和麻六記一直以來都在努力減少彼此對自己的影響,張蘭並沒有對麻六記直接持股,同時也多次表示麻六記要“去張蘭化”,但在消費者眼中,麻六記=張蘭的等式早就成立。
汪小菲也表示過,麻六記的線下門店只是體驗店,未來麻六記60%~70%的營收要依靠線上渠道完成。
簡而言之,麻六記暫時還是離不開張蘭和流量。
如今張蘭因負面輿論被封,麻六記別說上市、開店擴張了,過去被爆出的個別食品安全問題也成了吃瓜群眾攻擊張蘭的點,對於品牌口碑、品牌前途來說,這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其實,有不少依賴直播間起家的品牌和主播,都不止一次地印證了過於依賴單一流量的風險。
在2023年風光無兩的小楊哥,因為口碑翻車事件最終塌房被封,不光商業帝國搖搖欲墜,曾經的近百億身家似乎也難以重現輝煌。
過去靠直播間的“家人們”起家的辛巴,最近也在積極佈局線下,先是向胖東來取經,然後自己也在慢慢淡出直播業務。
但不管辛巴如何努力拓張版圖,在線上的雷還是如期被引爆。
就在不久前,其徒弟蛋蛋因為虛假帶貨被立案調查,直播間口碑同樣處於“一觸即潰”的邊緣。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任何人都能依靠流量一夜成名,任一品牌也可以靠著流量瞬間翻身。
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流量只能解決品牌“聲音大”的初級問題,並不能解決“活下去”的基本問題。
潑天流量從大補變成猛毒,可能只在一瞬間。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最基本的投資原則;而不能只抱緊一根大腿,也是商業世界不可忽視的流量原則。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The End
本篇作者 宸希 | 內容運營博文
主理人 |祥燎 主編 |張一弛
今日好書推薦:
今年春節《哪吒2》打破歷史
成為中國影史票房第一
這部作品讓無數人震驚背後
不單是國漫崛起那麼簡單
這本《哪吒·三界往事》是官方原創番外
能帶你看到更不一樣的哪吒
原價249元,今日金錯刀特價117.6元
一頓火鍋錢,走近哪吒的奇幻世界!
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點個在看 不錯過刀哥辣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