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曾沉默了550年,你我看不到結局,但上帝知道祂在做什麼

轉自《北京青橄欖文化》

文丨保羅·E·米勒
我想處理一組特別困難的故事:沒有結尾的、結尾令人傷痛的和顯然是悲劇的故事。我們生活在許多互有重疊的故事中,這些故事中大部分都比我們更大。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一個還沒有結尾的故事中死去。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上帝就是上帝。最終,這是他的故事,不是我們的。
有時候,故事的參與者看不到結局。主前586年遭受巴比倫人入侵的以色列後代就是這類情況。
以色列之痛
以色列是痛苦的。“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詩137:1)。巴比倫人摧毀了耶路撒冷城,推倒了城牆,劫掠了所羅門聖殿。他們在猶大王面前殺死了他的兒子們,又弄瞎了他的眼睛,又用枷鎖將他帶走。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這樣的年輕人,本來都是王國的未來,卻成為了服侍巴比倫國王的太監。甚至,他們的名字都被改了。以色列王國已成過去,他們的國王已經不再,連王位也煙消雲散。從現實來看,以色列都不再存在了。所以,在巴比倫河邊,他們坐下痛哭。
從被擄中迴歸也於事無補。在主前520年,當為一個作為替代品的聖殿行奉獻儀式的時候,老一輩人想到了所羅門當年所建聖殿的輝煌,就痛哭起來。先知哈該對所羅巴伯說,“你們中間存留的,有誰見過這殿從前的榮耀呢?現在你們看著如何?豈不在眼中看如無有嗎?”(該2:3)。
以色列人唯一的盼望,就是先知的寥寥數語。就在這次奉獻禮當中,哈該發出了預言。
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  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該2:6-7,9)
聽到這些話的每一個人到死都沒有看到什麼事情發生。其實,他們的孩子和孫子也是死不得見在五百五十年裡,什麼都沒有發生。上帝還在,卻是沉默。
儘管如此,以色列的兒女們沒有停止盼望和祈禱。路加福音書的一開篇,就是一幕禱告聚會的場景。當撒迦利亞進到聖殿上香的時候,“眾百姓在外面禱告”(路1:10)。上帝在做什麼?祂是怎麼回應他們的禱告呢?
上帝的編織
讓我們進到巴比倫河邊那群流淚的先知中間,他們向著神禱告,求神重建以色列的榮耀。

上帝給他們禱告的回應是聖殿要重建,以色列卻心思迷糊。以色列這個民族怎麼了?祂創造了一個新的以色列,一個將外邦人也納入上帝子民中的以色列。聖殿呢?祂差遣祂的獨生子成為聖殿。看看上帝如何使用了這次被擄,這個看似沒有結局的故事,來預備了祂的兒子的來臨以及教會的誕生:

1.上帝使用聖殿的被毀,以及以色列人被遷往巴比倫,來建立了會堂體制。這乃是本地教會的先驅。如果聖殿崇拜依然不曾被打斷而延續著,早期教會就不可能有一個本地堂會的模型了。他們學會了沒有聖殿的上帝敬拜。

2.舊約正典在這一時期得以編纂。在被可見的屬靈曠野隔斷之後,以色列人緊緊依靠他們的書卷。這給了早期教會一套舊約,從中又創造了新約。

3.上帝潔淨了混合於其他宗教的以色列。

4.猶太人的分散為保羅和其他人擴充套件福音提供了一個基礎。

5.以色列永遠從外在的偶像崇拜中被潔淨了。以色列人再也沒有敬拜過偶像。一神信仰成了以色列人堅固的核心。這也是基督教思想和西方文明的基石。

6.因為猶太對一神信仰的熱誠,當耶穌被宣告就是上帝時,他們很不舒服。當耶穌宣告自己就是上帝獨生的兒子時,大祭司就撕裂袍子,並將耶穌釘在了十字架上。

透過以色列人的苦難,上帝編織了一幅特別的掛毯。沒有巴比倫之擄,就沒有以色列,沒有十字架,沒有基督教,也沒有西方文明。哈該是對的。新聖殿的榮耀比所羅門的聖殿的更偉大。
但是坐在巴比倫河邊哀哭的猶太詩人從來沒有看到故事的結局。正像《希伯來書》中的信心勇士們,他一生活在沒有結尾的故事中。他是靠著信心而活的。
“神知道祂在做什麼”
約翰妮提到了另外一類未完成的故事,她說:“成千上萬人為一位得了癌症的基督教會領袖禱告,他最終死了。”我開始意識到,我離一個故事越遠,我就越不瞭解上帝的作為。
耶穌復活之後,走在加利利海邊時,他告訴彼得,有一天他會為了耶穌而死。彼得的回應是轉向正在他身後的約翰,並問耶穌約翰將來會怎麼樣。耶穌告訴彼得:“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21:22)。
有幾次,我能看到上帝在另外一個人生命中的作為,但是告訴那個人,將會令他或她的心靈崩潰的。我懷疑,上帝有時對故事是沉默的,因為我們決不能把握這故事。
我的一個朋友偶爾在超市中聽到一個老奶奶和他的女兒說話。這位老奶奶告訴的女兒——她女兒的兒子就在三天前被謀殺了——“啊,這很難,但是,你知道,上帝知道祂在做什麼。”當然,我的朋友打斷了她們,並告訴她們,他也知道生活不易,但是上帝知道祂在做什麼。
託尼·斯諾是一個新聞評論員兼白宮新聞秘書。他描述了當他在醫院病床上,在經過手術之後的長時間麻醉中醒來時,就被告知他患上了晚期癌症時,他的感受如何。在開始的震驚退去之後,託尼的本能反應是轉向上帝,希望上帝能治癒他。
但是,託尼知道,上帝用一種隱秘的方式允許了這個癌症,並拉著託尼和自己更親近,也離他所愛的人更親近,並且給他看什麼才是生命中的重要事情。

託尼在死蔭幽谷中最初的發現之一,就是基督教並非脆弱。事實上,苦難將我們“帶進一個不再充滿擔心地謹小慎微的世界”。我們發現,生命已經從一個可預測的渠道進到了5級急流當中,完全脫離了我們的控制,但是也充滿了風險。

託尼開始看到,“透過這些試煉,上帝要求我們做選擇:

我們相信,還是不相信?我們是否會足夠大膽地去愛,足夠勇敢地去服侍,足夠謙卑地去順服,也足夠強壯去確認我們的極限?我們是否能放棄我們對於無關緊要之事的關注,並將我們剩餘的歲月投身於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請快來,主耶穌
我第一次帶著不會說話的金去到一個要發言的退修會,一個小女孩在我們就要吃完晚餐時,來到她身邊並問道:“你為什麼不說話?”無法開口說話的金靠近她的語音電腦,這電腦靠在了桌子上,她打字說:“在天上,我將會有一個美麗的嗓音。我們眼含淚水離開了。
有些故事直到天上才會顯明。因為金,姬爾渴望著天堂。這個願望貫穿了她的談話。姬爾不會說:“今天窗外天氣真好。”她說:“這真是一個適合耶穌回來的好天氣,每個人都能看到他。”姬爾想要回家了。
活在一個未完成的故事中,這將把我們帶進上帝最終的行動中,那就是耶穌的回來。在我們等著他的再來之時,預期最後日子的樣式是很容易的。《啟示錄》這卷書描繪了一個受苦的教會,受造界在殘敗中死去。透過受苦,上帝將最終使他的教會美麗,並顯示他的榮耀。在曠野中你看到了他的榮耀。在最後的日子,新娘將會預備得美麗、純潔,等候著她的愛人。快來吧,主耶穌。
最好的新年禮物,就是認識主耶穌

看哪,我必快來。凡遵守這書上預言的有福了!

啟示錄 22:7


朋友,你是否被基督的愛所感動?
你是否願意瞭解創造天地萬物的神,為什麼願意賜下祂深愛的獨子為我們做替罪羊而死在十字架上?
你是否願意明白今生的意義和永生的含義?
如果你願意的話,請開啟聖經吧!請走進一個高舉十字架的救恩、傳講聖經真理的教會吧!
將心和靈放置何處,不僅影響今生的福樂,
而且決定永生的福樂!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
若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謝謝賞用!

敬  請  關  注
晨  修  晚  禱
歡迎弟兄姐妹們在下面留言討論或者禱告!
🙏🙏🙏
感謝您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群!
願上帝賜福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