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兄弟姐妹們,你們能想象嗎?
「穿越回民國當個少奶奶,喝茶看戲打麻將。」
這是人們嗤之以鼻的網路爛梗,也是一部分女性的真實生活
想過上有人伺候、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貴婦生活」
不需要搞定馬斯克,也無須穿越民國嫁財閥
只需要在21世紀的中國——嫁到農村

前段時間,在知乎一個1452萬瀏覽的熱帖中
描述了一個社會新階級——「農村少奶奶」
她們是一群生活在農村的已婚女性,大多是95後
與大眾印象裡的農村媳婦不同
她們可不是任勞任怨的農婦,而是隻管享清福的貴婦
結婚第一天,她們就給夫家立好了規矩:
一不幹活,二不帶孩子,三不倒貼錢
可對於這樣的要求,夫家卻是敢怒不敢言
甚至還要對她們加倍照顧
這種顛覆人們想象的情景,不是某個家庭的特例
而是全國各大鄉村正在流行的新風俗

由於男女比例失衡
農村男性在婚戀市場上的地位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除高彩禮之外
承諾婚後對女方的殷勤侍奉也成為提高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以河南、安徽、湖北、山東為中心
農村少奶奶的現象正在迅速向全國擴散
較殷實的家庭,為了讓少奶奶日子過得舒心
不惜配置三個保姆伺候她的衣食起居

家境普通一些的,則由公公婆婆充當保姆平替,為少奶奶效犬馬之勞
一位安徽少奶奶在個人主頁記錄了自己的日常:
每天睡到日曬三竿
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婆婆準備了什麼早餐
吃完把碗往桌上一丟
任憑公婆二人做家務忙得團團轉
她只癱在一旁當監工
生活中最大的難題,就是羊了個羊的第二關
平日裡網路購物、遊戲充值、看劇續會員,全由老公報銷
哪怕夫家經濟再窘迫,也要想方設法滿足她們的要求
很多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
為了供養一個少奶奶,兒子和父親要遠赴城裡送外賣
而婚前的彩禮和嫁妝,屬於她們的私人財產
哪怕夫家窮到揭不開鍋也不得挪用
這還是少奶奶們較為仁慈的一面

懷孕生子之後,少奶奶們的生活水準更是一飛沖天
每餐飯必須有魚有肉有湯,蝦要等旁人剝好了再吃
普通的蘋果香蕉根本不配入法眼
點名要丹東草莓、金手指葡萄、400多塊一斤的車釐子
孩子生下來也只管逗不管帶,請保姆或婆婆出馬二選一
因為但凡生活中有一點不如意,少奶奶們就要宣佈休夫——離婚
這不是虛張聲勢,而是精準拿捏了夫家的七寸
當今的農村,一人光棍,全家丟臉
大齡男性娶不到老婆,在外人眼中代表著男方經濟實力薄弱、社會資源稀薄
娶了老婆又被離婚的男性,則要麼是家庭成員不和睦
要麼是患上了某種不能言說的疾病……
為了不惹人閒話,大部分身在農村的青年男性
通常會不惜傾盡家產爭取早日娶妻
而年近三十仍然未婚的男性,則只能寄希望於做候補隊員
等待著婚姻生活不如意的離異女性垂青

「別看城裡女人表面光鮮,又得上班又得做家務帶孩子,晚上還得擠時間給自己充電。」
「寒窗苦讀十年換個高薪工作,不如直接做農村媳婦來得划算。」一位少奶奶如是說
知乎一位女博士,看到這些農村少奶奶的生活,不禁發出感嘆:自己到底比她們差在哪了?
當年勤勤懇懇把書讀爛,現在日夜加班做策劃,只為擁有一個財務自由的人生
而農村少奶奶們,只是結了個婚就立即攀上人生巔峰
可是,這看似爽文女主一般的享福人生,真的那麼美好嗎?
02
這真的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嗎?
「農村少奶奶」,乍看上去似乎是女性地位的提升
實則是生育工具的「增值」
她們受到的高規格待遇,並非將女性看作一個獨立的人格去尊重
而是將女性看作一樣供不應求的奢侈品來保養
能傳宗接代,就是少奶奶們享受夫家侍奉的唯一資本
一旦失去了生育價值,女性將立即墮入地獄
被當作「不會下蛋的母雞」受盡凌辱
農村少奶奶們的生活越是陽光燦爛
另一群農村女性的生活就越是狂風驟雨

一位名叫洋洋的漂亮女孩,就因為不能生育而被公婆虐待致死
洋洋五官秀氣,身材纖長
但由於天生存在智力缺陷,父親十分擔憂她的婚事
而在男女比例失衡的農村,即便有智力缺陷的女性,也照樣有單身男性搶著娶
但他們可不是出於愛情或同情,而是指望著對方傳宗接代
一位家境貧寒的大齡男青年小張,將洋洋娶回了家
起初,小張一家對洋洋也是有求必應,悉心照顧
直到洋洋被診斷為不孕症,小張的父母感到顏面盡失
從此開始以斷水斷食的方式虐待洋洋
2018年洋洋的父親去世,她徹底失去了最後的依靠
夫家則變本加厲,不僅不給飯吃
還經常用鈍器對洋洋進行毆打,而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的小張卻選擇了漠視
直到2019年一個夜晚,洋洋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一米七六的身高,臨死時體重只剩下30公斤

無論是農村少奶奶,還是正在承受苦難的女性
本質上都是父權社會的犧牲品
儘管一些女性會因為自己生育功能健全而母憑子貴
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殊不知,這是其實是在拿自己未來的人生做抵押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奶奶生活,其實是夫家精心編制的金絲籠
出於擔憂女性掌握更多資源,而將她們放置於一個懸空的高位之上
從而徹底喪失自力的可能
她們自以為的性別紅利,背後是一場血淋淋的女性災難史——女嬰屠殺
農村青年娶妻難的原因,源於男女比例的失衡
而這種現象形成,則是重男輕女觀念支配下,封建舊俗對女嬰的殘害
「嶽鄂間田野小人,例只養二男一女,過此輒殺之,尤諱養女,以故民間少女、多鰥夫。」
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寄給友人的一封信
記錄了他在民間見到殺害女嬰的殘忍一幕
這封信件的內容,被Michelle King(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歷史系副教授)用於其著作《生死之間:19世紀中國的殺女嬰》一書的切入
因受重男輕女思想所影響,中國民間曾長久流行著女嬰的殘害行為
江西撫州城外的一個水池邊,還立有一塊石頭
上面刻著四個字:「禁溺女嬰」
儘管建國之後,殘害女嬰的行為有所緩解
但在偏遠的農村地區,這一封建習俗仍然悄悄盛行多年
由於產婦分娩環境不利於監管,農村產婦在家中分娩時,通常會在附近放一盆水
如果生出來的是男嬰,就通知四鄰前來吃席慶賀
如果是女嬰則直接溺死水中,上報為難產死亡
直至2009年,我國女嬰的非正常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
兒基會特約兒童問題專家劉偉介紹說,中國女嬰死亡率高於男嬰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城市1歲以內男嬰死亡率8.61‰,女嬰達10.69‰;
城鎮男嬰死亡率13.98‰,女嬰則為20.1‰;
反差最大的是鄉村,男嬰死亡率28.28‰,女嬰則高達41.16‰

△英國作家毛姆拜訪中國江浙一帶時,記錄下的「棄嬰塔」
無數夭折的女嬰,搭建了當代這座「女性紅利」高臺,迷人耀眼卻又搖搖欲墜
人們經常會透過一些特殊社會現象,而得出結論:「女性的地位已經足夠高了。」
殊不知,這不過是父權社會為了鞏固自身地位,而進行的一次次轉瞬即逝的返利
而農村少奶奶們的生活,展現的則是一副割裂的鄉村婚姻圖景:
一群女人靠結婚過上了清閒好日子
另一群女人卻被打入清貧「苦瓜隊」,甚至飽受損害欺辱
兩種看似千差萬別的生活,卻有著相同的根源——
性別不平等
它浸漬在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吸食底層女性的血肉為生,生長成一個尖牙利齒的巨大怪物
供奉著少奶奶的公公婆婆,備感壓迫的新一代年輕男性,都是新的犧牲品而已
少奶奶們看似光鮮的生活背後,是過早消失的女嬰
是無法佔有土地資源的女性,是拼死離開鄉村的打工妹
想要所有人從怪物手中解放,唯有賦予女性真正平等的權利
作者:霧仔
編輯:辣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女孩別怕」(ID:nvhaibiepa)——為女孩生活,提供安全方案,讓所有女性免於恐懼。未經許可禁止二次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