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藝術展:北京•上海•廣州20個必看展!解鎖春日文藝地圖~

藝術季隨春而至🌸
城市的脈搏與藝術呼吸同頻
美術館裡活色生香🎨
非凡君為你獻上4月藝術漫遊指南
解鎖城市限定美學地圖
上海
百年一觸
Loro Piana的世紀之旅
📆2025年3月22日 – 5月5日
📍浦東美術館
(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江大道2777號)
一場關於時間、匠心與自然之美的史詩級展覽正徐徐展開。《百年一觸 Loro Piana的世紀之旅》不僅是這個義大利頂級面料品牌首次在中國舉辦的超大規模回顧展,更是一場融合藝術、工藝與可持續理念的沉浸式體驗。
2025年3月至5月,這座由讓·努維爾設計的濱江美術館將化身為Loro Piana的"織物聖殿",帶領觀眾穿越百年時光,觸控奢侈品的靈魂。展覽以‌"時間的長河"‌為敘事主線,在美術館三層近3000平方米的展廳中,透過六大主題章節完整呈現品牌六代傳承的傳奇故事。
地大觀
📆2025年3月22日 – 6月29日
‌📍龍美術館
(上海市徐彙區龍騰大道3398號)
龍美術館建館十三週年之際,以“天地大觀”為名開啟首場跨三千年文物盛宴,系統梳理商周甲骨文至明清宮廷器物200餘件(套)‌。
展覽以“金石壽”“器載道”“思無邪”“無盡藏”四大敘事篇章,串聯青銅禮器、高古玉雕、皇家瓷雜等多元藝術形態,再現禮樂制度、文人精神與民藝智慧的文明基因‌。
印象·派對
POLA美術館藏印象派藝術大展
📆2025年1月22日 – 4月21日
📍上海博物館東館 第二、三展廳
(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1952號)
展覽以非線性策展邏輯重構百年藝術流變,在3000㎡空間中形成"星叢式"知識圖譜。從莫奈《睡蓮》的水光顫動到馬蒂斯《舞蹈》的色彩解構,策展人透過12組視覺對位法,揭示印象派對現代性美學的啟蒙作用。
超級經濟艙
安娜·烏登伯格
📆2025年3月20日 – 5月18日
📍油罐藝術中心
(上海市徐彙區龍騰大道2380號)
藝術家烏登伯格以批判性創作構建"後消費身體"的辯證場域,透過新物質主義雕塑與參與式表演,解構技術資本裹挾下的身份生產鏈。
100%哆啦A夢&FRIENDS
巡迴特展·大陸首站
📆2025年3月29日 – 5月5日
📍靜安嘉裡中心
(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515號)
從藤子·F·不二雄的原生漫畫基因,到賽璐珞時代的動畫波函式坍縮,再到3D電影的全息投影術,AllRightsReserved與Fujiko Pro組成的跨國藝術聯盟,用克萊因瓶式的展陳拓撲學將四次元口袋摺疊進現即時空。
空山基大型個展
光・透明・反射
📆2025年2月28日 – 6月15日
📍南志閣藝術中心
(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南路99弄1號)
這場跨越半世紀的藝術盛宴,首次完整梳理空山基自1970年代起的創作脈絡。展覽序幕由曾驚豔2018 DIOR大秀的12米機械姬拉開帷幕——這座承載未來美學的巨型雕塑矗立於上海花木時光裡廣場,甫一亮相便引爆城市話題榜,金屬曲線與都市天際的對話引發無限遐想。
川內倫子
遙遠閃亮的星,在手中閃爍
📆2025年2月21日 – 6月22日
📍Fotografiska 影像藝術中心
(上海市靜安區光復路127號)
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2025開年大展《遙遠閃亮的星,在手中閃爍》構建沉浸式感知實驗室,以日本攝影藝術家川內倫子近四十年創作生涯中精選的《M/E》與《An interlinking》兩大核心繫列為經緯,將40組影像裝置編織成跨越物質與記憶的星鏈‌,展覽透過白紗螺旋隧道與數字投影的虛實互滲,重構觀眾對日常景觀的認知維度‌。
北京
璀璨與史詩
阿爾豐斯·穆夏的藝術詩篇
📆2025年4月3日 – 7月6日
📍今日美術館
(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群4號樓)
這場跨世紀的視覺盛宴匯聚近200件穆夏館藏級真跡,沿著新藝術運動的金色曲線,構築起從巴黎商業美學到布拉格民族史詩的蒙太奇敘事。
當香榭麗舍大街的香水海報與布拉格聖維特大教堂的溼壁畫同頻共振,石版畫上流淌的拜占庭曲線、書籍插畫中綻放的斯拉夫之魂、珠寶設計裡凝固的裝飾韻律,共同編織成一部流動的視覺人類學檔案。
鹽田千春
靜寂之空
📆2025年3月23日 – 8月31日
📍紅磚美術館
(北京市朝陽區順白路)
在紅磚藝術現場的幾何迷宮中,藝術家將開啟一場東方物性哲學的拓撲實驗——以榫卯智慧解構傳統建築基因,淬鍊青磚黛瓦與生漆竹篾等在地性物質,使裝置在解構-重構中生長出負空間的詩學。
從浮世繪線性美學到包豪斯空間理性,從物哀哲學到全球化語境下的創傷敘事,在絲綢經緯間完成當代藝術的跨文明對話。
永恆的風景
19世紀以來西方油畫真跡展
📆2025年4月17日 – 6月29日
📍遇見博物館 – 北京798館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E2-1號樓)
這場跨越阿爾卑斯山與大西洋的視覺史詩,以133幅大師真跡構建起西方美學的全息圖譜。從波提切利的黃金曲線到雷諾阿的光色鍊金術,布丹筆下的諾曼底海霧與盧梭叢林的神秘呼吸,共同編織成一部流動的文明遷徙檔案,完成一場穿越時空經緯的審美漫遊。
安妮卡·易
另一種進化
📆2025年3月22日 – 6月15日
📍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4號798藝術區4號路)
展覽以"知覺實驗室"與"感官編年史"雙軌並置,透過神經突觸般纏繞的絲綢裝置、菌絲網路般蔓延的影像拓撲,揭示文化規訓與生物性如何像基因編碼與文明模因般共謀。
當那些承載著跨洋創傷記憶的早期實驗性膠片,與利用生物電訊號即時生成的沉浸場域形成量子糾纏,一個被重新程式設計的感官作業系統正在美術館空間裡甦醒,邀請觀者以皮膚為介面,重寫感官認知的語法。
瑤臺浮世:大氣神遊之現相篇
李真墨黑雕塑2020-2023
📆2025年3月15日 – 6月8日
📍亞洲藝術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2號798藝術區)
「大氣神遊」系列以凝練至純的幾何形態,在玄鐵般的墨色材質中淬鍊出東方禪學的物性詩學。這些懸浮於太虛之境的修行者,以渾融如太初星雲的體量打破重力法則,其輪廓線既有青銅禮器的渾穆氣韻,又暗合太極推手的流動勢能。
歷史的琥珀
敦煌藏經洞再想象
📆2025年3月1日 – 5月5日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校內)
藝術家以解構主義水墨實驗重構千年經變體長卷,在桑皮紙上展開白描考古學的知識考古學圖景——那些遊走於碑帖肌理間的建築引數化模型、藏經洞視覺基因庫的碎片、以及佛經寫本中的拓撲學重組,共同構建起跨越十個世紀的超文字敘事場域。這不是對敦煌壁畫的臨摹致敬,而是一場以石墨為程式碼的文明重啟。
玉出昆岡
清代宮廷和田玉文化特展
📆2025年1月7日 – 2026年1月4日 
📍故宮博物院
(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展覽以玉為媒,深度解碼清代和田玉承載的禮制傳統、文人意趣與工藝智慧,透過器以載道的展陳邏輯,生動勾勒出康乾盛世多民族文明互鑑的歷史圖景。
當溫潤玉色輝映宮廷造辦處的巧思,不僅重現"玉魄金聲"的東方美學正規化,更在玉石流光中傳承著中華文明"以玉比德"的精神密碼。
馮唐:作為花,我從來沒敗過
📆2025年3月22日 – 6月2日
📍今日美術館 2號館
(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群4號樓)
2024年春寒未褪的三月,馮唐母親在京溘然長逝,卻為世間留下一座鮮活的生命博物館:泛黃的童裝凝結著三姊妹的襁褓溫度,泛黃借條鐫刻著"有借必還"的家風密碼,銀絲眼鏡壓著的英語筆記猶帶銀杏葉書籤,三十萬言回憶錄在牡丹紋鐵盒中低語往事,而那些巴洛克風格的琺琅胸針與翡翠鐲子,仍在絨布匣裡綻放著屬於她的黃金時代。
趙小黎
只有玫瑰才能盛開如玫瑰
📆2025年3月28日 – 5月28日
📍今日美術館 3號館
(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群4號樓)
"唯有玫瑰方能綻放出玫瑰的絢爛"——這場藝術展的題眼,源自波蘭詩人辛波斯卡充滿哲思的詩行。正如詩中那朵承載著生命隱喻的玫瑰,藝術家趙小黎在屬於她的時代裡熱烈盛放。
她以花卉特別是玫瑰為創作母題,將女性意識的覺醒融入斑斕色塊,用畫筆定格永恆之美,將澎湃的藝術情感向公眾敞開,為觀者傳遞玫瑰綻放背後蘊藏的生命力量,尤其為女性觀眾點亮覺醒之光。
廣州
群星點亮的夜空
波斯文化藝術瑰寶展
📆2025年3月30日 – 6月17日
📍廣東省博物館
(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東路2號)
展覽以"星塵考古學"的策展邏輯,在波斯波利斯柱廊投影與敦煌飛天壁畫的量子糾纏中,解碼波斯藍與中國青的色譜對話,讓觀眾在琺琅釉的星群圖譜間,見證文明基因從兩河流域向歐亞大陸的史詩級遷徙——這不僅是藝術品的朝聖之旅,更是新絲綢之路上的文明對談。
洞喻:於方個展
📆2025年3月19日- 5月25日
📍廣州K11購物藝術中心
(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東路6號)
在虛擬與現實的膜結構中,東方"虛實相生"的造園哲學與西方"崇高美學"完成了一場存在主義的鏡廳對話,使洞穴母題升維為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拓撲學標本,在顏料斷層中凍結了文明碰撞時的量子泡沫。
深圳
鋼鐵與榮耀
歐洲騎士盔甲與文化展
📆2025年3月21日- 6月22日
📍深圳南山博物館
(深圳市南山區南山大道2093號)
《鋼鐵與榮耀》精選了140件/組令人驚歎的歐洲騎士鎧甲、頭盔、胸衣、盾牌、武器等文物珍寶,透過“鑄造自我:騎士的武裝”“榮耀之路:騎士生涯”“騎士的黃昏:近代的挑戰”“華麗的告別:從戰士到符號”四大單元,以跨越千年的歷史視角,引領觀眾“重返”動盪不安的中世紀,瞭解榮耀與危險並存的騎士之旅。
波蘭海報學派傳奇大師
古爾卡、斯威茲、馬爾沙威克
📆2025年3月22日 – 6月15日📍深圳美術館
(深圳市龍華區騰龍路30號1棟)
此次展覽展出波蘭海報學派三位傳奇大師——維克托·古爾卡(Wiktor Górka)、瓦德瑪·斯威茲(Waldemar Świerzy)和格雷戈裡·馬爾沙威克(Grzegorz Marszałek)的近百幅經典作品,透過五大板塊,涵蓋戲劇、馬戲、旅遊、體育文化等多主題,帶領觀眾深入探索波蘭海報藝術的創新與多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