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歉不慰問,鐵路部門如此通報”砸窗事件”引眾嘲

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鐵路部門就K1373次客車停車期間有乘客砸窗事件向社會通報了情況。我首先想說,這次停車是極端情況,砸窗更是罕見,事後砸窗者未受追究,這個處理相對溫和。
事情在現場早已過去,但是在網際網路上持續發酵。公眾對鐵路部門通報中的一些表述很不滿,主要是因為通報只說了鐵路部門應急處置的工作成績,而避談了其中的一些問題,而且這個通報既沒有表示歉意,也沒有表達慰問,語氣上缺少溫度列車滯留約3個小時無空調,車內氣溫高達31度,而且因為車廂內不通風,人員密集,肯定存在悶溼情況,影片顯示,一些人的衣服都溼透了,可想而知,大部分人都會很難受。尤其是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其中會有部分人接近了承受的極限,或者他們感覺自己無法繼續忍受了。央廣網昨天的報道說,車上有人中暑,也有人叫喚難受。
通報中提及3號車廂一名50多歲女性旅客反映頭暈,列車工作人員將其安排在4號乘務間休息。但感覺自己非常難受的人相信會有更多。鐵路指揮部門和乘務組理應把維護乘客健康的條件做得更寬裕些,不應將正常人的承受極限作為安排處置措施的依據,那樣的話,乘客用消防安全錘破窗事件就能夠避免。這件事情的更多意義並非教育公眾不能隨意在列車上破窗,老胡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動砸列車車窗的念頭,之前也從未聽說過旅客在火車上破窗求呼吸的事情。中國人總體上是講規矩的,這件事的真正意義在於提醒鐵路部門更細緻地做好處理突發事件的預案,培養列車乘務組根據實際情況妥善處理事情的能力。另外,人們難免要問:如果列車停車幾個小時,是否就一定不能使用空調?如果因技術原因事情的確如此,是否應當有比現在更加有效的臨時通風措施呢?

事發砸窗現場(圖源:網路)
說實話,這麼多人長時間待在31度悶熱的封閉環境中,身體弱的人是有一定風險的,正常人也會覺得非常不舒服。應當更加徹底地排除這種風險。鐵路部門在通報中強調了專業人士的評估,但那些評估是對一般情況而言的,對風險的更具體更復雜情況沒怎麼涉及。老胡希望,鐵路部門會在這個通報之外把相關工作認真開展起來。中國的鐵路部門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它的客運量絕對世界第一,而且實現了高度現代化,整體上組織得有條不紊。尤其是高鐵,它已經是中國最突出的現代化成果之一,國人為之驕傲。但這不意味著鐵路沒有需要根據新發生的情況總結經驗教訓,做出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希望這起事故成為中國鐵路進一步完善並且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契機。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