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槍擊,倒逼中資幹大事了……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Pro(ID:caimao_shuangquan)
文章已獲授權

先說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有個上市公司叫萊克電氣,這個公司很奇怪,明明賬上有60多億現金,但是正常生產經營需要的錢全靠借錢,已經借了40多億。
存貸雙高的公司一般被認為是有很大問題的,所以監管也不放心啊,就問他了,這到底是為啥呢?
公司一解釋大家才知道,他自己的錢,直接放在美國的銀行裡吃利息了,大家知道美國現在利率高,5%很普遍,這麼一來公司賬上錢不多了,生產經營咋辦呢?在國內借錢。
現在是銀行求著企業貸款,所以利率很低,這麼一來,國內借錢、美國存錢,這裡面有很大的套利空間,這麼小小的一個操作,萊克電氣去年掙了小3億,佔了淨利潤的26%。
這種案例一推廣,可能很多財務總監就得學習一下了,雖然美國降息是大機率事件,但是這種套利空間不可能一下就消失了。
有人就擔心了,如果這麼操作的公司多了,匯率的壓力會不會很大?
但是弔詭的是,你看到上面去堵這個口子了嗎?
好像也沒有,而且還有一些通道是不斷擴大的。
比如去年咱們的基金業績很慘,但是QD的業績都很好,都是投資海外的,最好的一個年化62%,很多有錢人透過這個渠道掙了科技七姐妹這一輪大增長的錢。
再比如,現在香港的金融業復甦的非常快,都是大陸客帶火的。
去年賣的最好的是什麼呢?香港保險,同比增加28倍,這其中啊,年金險增長89倍,儲蓄壽險增長67倍。這些保險都是帶有投資性質,長期收益率6-7%,所以很受青睞。
今年什麼最火呢?你在香港西九龍站就能看出來,很多銀行提供6%的人民幣定存和10%的美元定存,這都是跨境理財通產品,門檻很高,但內地的有錢人幾個月存了590億。
按理說,這些產品裡好多很多都會對匯率造成壓力,那為什麼這些出口不都堵上呢?
其實你看看特朗普槍擊案就明白了。

槍擊案就不多說了,咱們分析下結果。
11月份的總統選舉現在極大的傾向於特朗普了,以前他的障礙在於幾個搖擺州,但現在情況也有利於特朗普了。
以前矽谷的大佬和特朗普鬧得很僵,典型代表就是馬斯克。
因為特朗普反對移民,搞貿易保護、要製造業回美國,還要反壟斷,這都動了斷矽谷大佬的利益,再加上他口無遮攔,直接在社媒上跟這些人吵架,所以雙方關係很僵。
但在槍擊案之後,馬斯克一天發了十幾條力挺特朗普,還說之前特朗普經常無緣無故的跟他打電話溝通感情,其他的矽谷大佬也是紛紛發文表示問候,有的甚至直接表態支援特朗普。
槍擊案之前,特朗普只是略略領先,現在,遙遙領先了。
如果11月特朗普當選總統,對很多中國企業來說,真不是一件好事。
在上個任期裡,他把中國產品的關稅從3%直接加到21%,此前他就明確說了,當上總統,關稅會普遍加10%,中國加60%。
這麼一來,對很多中國企業來說,美國這條貿易路就真不好走了。
但是就坐等挨宰嗎?不會的。
2018年特朗普喊著要加關稅,落地是在7月份,所以上半年中國的出口企業都在幹一個事,搶出口,能賣的都賣了。
鋼鐵、有色金屬比往年的出口額多了8.7%,機械裝置和基礎化工多了5%左右。
那如果特朗普當選了,靠這個辦法肯定是不行的。

現在的對策是什麼呢?
結合前面說的大家應該知道了,個人投資的海外渠道在擴大,企業的海外投資其實也在擴大,6月份的資料顯示外匯儲備降了,很多人覺得悲觀,其實全域性看,這裡面有很大部分是有計劃主導的投資性外流
要幹嗎呢?就是要建立中國的海外資產群。
現在的中資的流入熱門地區包括匈牙利,摩洛哥,越南,泰國,墨西哥等地,光新能源領域,這幾年在海外的總投資加起來有7000多億。
這裡面各有各的用處。
越南,泰國,墨西哥這些地方,是美國重點扶持的貿易物件。
墨西哥現在是美國的第一大出口國,增幅70%,但中國對墨西哥的出口增加了90%,越南對美國的出口增加了45%,但中國對越南的出口增加了64%。
這裡面怎麼回事,大家都知道,開始無非是增加一箇中間商掙差價,後來中資企業覺得這個中間商還老不給力,不如自己建一個,即繞靠制裁,又增加了收入,這都成了一個潮流了。
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中國的貿易順差990.5億美元,是歷史新高。
那匈牙利是怎麼回事呢?
中資企業在匈牙利這幾年投了1500億,主要就是新能源車,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蔚來這些企業全都在那投資建廠,原因也簡單,歐盟不是要對進口新能源車加稅嗎?不是要對電池本地化有要求嗎?那我在歐盟成員國建廠就行了,你不能因為有中資就排斥在外吧,這畢竟還有匈牙利的利益在。
比亞迪在土耳其建廠的理由也是一樣的,土耳其要加40%的關稅,現在工廠都在當地,這稅怎麼加?所以這些都是面向歐洲的基地,在墨西哥也是一樣的邏輯,目標就是美國,主打一個潤物無聲,所以美國聽了這個訊息都急了。

未來幾年,對很多行業來說,不出海就出局還真不是說說。
其實這有點像當年日本的道路。
都說日本這麼多年是失去的30年,但你要去看看就會覺得很奇怪,都說慘不忍睹,但老百姓日子過的還不錯啊?
要分析原因呢,就是說日本的衰退是因為資產負債表衰退,所以日本企業有點錢就還債了。
那問題來了,這些企業還債的錢是從哪來的呢?
其實啊,日本的奧秘就在於龐大的海外投資,趕得上本土了,從國外掙的錢能回補本土,這也是日本五大商社掙錢的秘密,他們控制了很多行業的關鍵領域,比如挪威三文魚,其實背後最大的漁場是日本的,物流也是日資控制的,完全跟挪威沒啥關係。
你要看GDP,日本那確實一般,但你要看GNP,還是挺好的,這倆有啥區別呢?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是看地方,只要在這個地方的,不管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的產出都算;
GNP是國民生產總值,看人,看本國企業、老百姓的產出總和,國內國外的都算,但外國人在本國的產出就不算了。
以前咱們主要是國內幹,搞出口,但後來隨著局面的發展,海外的投資也必須開始了。
最早買的都是資源,然後呢,做基建專案,現在因為外部的遏制太緊,必須搞製造業的外部投資了,你聯合的小夥伴越多,能給他們帶來的利益越大,美國就越拿你沒辦法。
未來每年的海外投資會佔到GDP的2%,大概3萬億美元左右,這可是一個大趨勢。
有人說了,海外投資多了,企業也掙錢了,為啥普通人的獲得感不強呢?
主要是這個鏈條離普通人有點遠,錢出去搞投資了,國內的就業、稅收肯定會有些影響的,但如果你有能力搭上這趟車,也肯定會有光明的未來。
這個大趨勢,你看懂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