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斐君按:
當前,世界處於新舊秩序轉換的關鍵時刻。越到關鍵時刻,越需要搞清楚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我們真正的對手到底是誰?美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我們真的瞭解美國嗎?美國問題的根源到底是什麼?美國未來會怎樣?
現在分析美國的文章太多,但多數都是盲人摸象或只看到表象,而本文徹底戳破了美國的本質,從多個角度對美國這個國家進行深度起底,資訊量非常大,知識點非常足。文章略長,但都是乾貨。以下為正文。
一、美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家偽裝成國家的公司
關於美國的國情分析,結論大都錯綜複雜,眾說紛紜。而實際上,美國並不是中國人所理解的,傳統意義上的一個國家,而只是一家公司。如果像研究分析一家公司那樣,來研究美國,那麼很多關於對美國的迷惑,都能夠迎刃而解。美國這家公司存續的目的,不是為了國民的生存和繁衍,而是為了資本增值。存續目的是為了國民的生存和繁衍,還是為了資本增值,是區分一個組織到底是國家還是公司的最根本判準。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美國這家公司的組織架構。
公司的組織架構,在管理和議事規則上,分為三會一層。三會是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一層是高階管理層。
對應在美國這家偽裝成國家的公司上,股東大會,對應的是國會。由股東大會里的議員,再組成公司的董事會和監事會。參議院,對應的是公司的董事會。眾議院,對應的是公司的監事會。
誰是美國這家公司的股東呢?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花旗財團,梅隆財團,杜邦財團,等等,以及其他的各大豪族,布什家族,肯尼迪家族,他們才是美國真正的股東。每一個國會議員背後,都站著一個大家族。
美國的兩院制,承襲自英國的兩院制。在18世紀英國的兩院制中,上議院由貴族元老組成,作為股東,有參政議政權利。下議院由平民組成,負責監督。美國的參議院相當於是上議院,眾議院相當於是下議院。
公司設立董事會的目的,是讓董事代表股東來管理公司,這就是代議制的體現了。設立監事會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董事會和管理層濫用權力,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於是就設立了監事會這個專門的監督機關,代表股東行使監督職能。
就像董事會的權力遠大於監事會一樣,英國董事會上議院的權力,也遠大於作為監事會的下議院。美國董事會參議院的權力,也遠大於美國的監事會眾議院。
參議院董事會的最高領導參議長,對應的是董事會主席。眾議院監事會的最高領導眾議長,對應的是監事會主席。
美國這家公司的高階管理層,對應的是白宮內閣和國務院。美國總統,則相當於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和法人代表。但是這個法人代表的職能,是被閹割過的。因為美國法律規定,如果國會的某個提案,被總統這個法人代表否決了,不簽字透過,國會可以忽略總統,直接表決透過生效。也就是說,老闆透過的提案,總統只能簽署,不簽署反正也會生效,可見,這個總經理就是個擺設。
從有名無實這點看,作為美國這家公司總經理和法人代表的美國總統,和深圳那邊賣身份證給人做法人代表的三和大神有一拼。
至於美國國務院,只是總統下轄的一個部門。它雖有相府之名,卻無宰相開府之實。相府不準開府,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地方。因為相府開府,必然會造成一國二主,一個國家兩套權力體系的局面。所以,作為美國相府的國務院,它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機構,只是一個交際花部門。美國國務卿,則相當於美國這家公司的吉祥物,或者相當於酒吧迪廳裡面的那種公關外聯部經理。會喊麥,會直播,會喝酒,會跳舞,會聊天,精通網紅帶貨,善於誘導粉絲刷火箭,才是一個合格的美國國務卿。
美國的公務員,聯邦、州和地方三級,總共有2000萬人。這是美國這家公司有編制的正式員工。那美國剩下來的兩億多人是什麼角色呢?除了一部分人口,是這家公司體制外的皮包公司和臨時工,其他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是韭菜。也就是說,我們平時所理解的,那個有3億人口的美國,實際上是一個大型韭菜種植園。
經過上面的分析,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就很好理解了。因為在一個公司裡面,總經理不能立法,也就是說,一個公司得老闆說了算,不能是總經理說了算,總經理更不能司法,生殺予奪,自然也得是老闆說了算,總經理不能具有生殺予奪的權力。
作為美國這家公司總經理的美國總統,只是一個幹活的打工仔。這裡的立法,是誰說了算的問題。誰有權力給公司立法呢?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股東大會。誰是公司的所有者,誰才能給公司立法,誰才能說了算,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
國內的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土鱉山炮傻瓜公知們,把美國的三權分立,吹得神乎其神,其實就是公司法層次的東西罷了。所謂的司法獨立,就是幕後的真正老闆,把一個國家的政府變成站臺搬磚跑腿的傀儡打工仔。
分析完了美國這家公司的組織架構,我們再來看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
二、美國這家公司的財報分析
對美國這家公司進行財報分析,一個首要的問題是,我們得把作為大型韭菜種植園的韭菜美國,和作為一家公司的公司美國區分開來,不能混為一談。我們說美國2022年的GDP達到了25.46萬億美元,實際上是指,這個大型的韭菜種植園的韭菜年產量是25.46萬億美元。在韭菜年產量的基礎上,收割下來的,才是美國這家公司的營收。也就是7.98萬億美元。
作為大型韭菜種植園的韭菜美國,它都種哪些韭菜呢?有積體電路,機電,汽車,飛機,大豆,醫療器械,生物製藥,石油。還有服務貿易。韭菜型別並不是怎麼豐富,比較單一。
而作為公司的美國,它的營業收入,對應的是財政收入,一年7.98萬億美元。這個數額,是作為總公司的聯邦政府,加各地分公司州政府加起來的收入總和。其中總公司的營收是約4.17萬億美元,但是支出約6.01萬億美元,二者相減,去年全年公司虧損近2萬億美元。至於地方各分公司,虧空更大。
按照目前的虧損速度,拜登總經理接下來的幾年,還要借債5萬億美元,才能維持這家公司的存續。
美國這7.98萬億的營收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收入結構。其中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佔82%,公司所得稅佔8.5%。這個收入結構,給人的感覺就是美國的韭菜太慘了,居然不割企業的韭菜,只起勁割個人的韭菜,好一個官紳不納糧。而且割韭菜的鐮刀也比較黑心,用的是保險這把鐮刀。
我們再看看美國這家公司的支出結構,錢都花在哪裡了。退休金與失業金等佔33.2%,醫療健康佔26.6%,國防佔12.2%,債務利息佔7.5%,退伍軍人福利佔4.3%,這五項已經佔了84%了,剩下的部分包括交通,農業與食品,住房與社群,能源與環境,教育,科學,國際事務,政府自身開支一共只佔16%。
社保和醫保,是補種韭菜的。國防的那12.2%的開支,一是為了鎮壓韭菜美國的韭菜們,二是去割國外的韭菜。至於怎麼給國民提供服務,總共才花了16%。這更加說明了,美國是個不管人民死活的黑心公司,而不是真正的國家。
截至2022年底,美國未清償國債總額已高達32萬億美元左右。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也達到4750億美元左右。每年光借錢付的利息,就高達7.5%,這個高得不正常,後面應該會很快超過10%。
從上面簡單的財報分析看,這家公司的盈利入不敷出,賺的不夠花的,那怎麼還沒有倒閉呢?
聯絡我們日常生活就很容易理解,如果一家公司,一直虧損也沒倒閉,那一定是它靠借錢在維持。美國這家公司,也是如此。到現在為止,這家公司總共借了32萬億美元。而且後面還會越借越多。因為後面開支減去收入的差額,會越來越大,債務越滾越高,後面的利率也會越來越高,利息自然也就會越來越高。
也就是說,這是一家已經被判定失去盈利能力的,永遠也不可能扭虧為盈的,靠借錢才能存續下去的,令人窒息的殭屍企業。
但是非常好笑的是,全球資本市場的基本共識,就是假定美債零風險,也就是斷定美國這家公司永遠不會破產。並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了全球信用體系。同時還有一個更好笑的事情是,全球的經濟增長,全靠這家隨時都要倒閉的公司不斷的打白條來推動。更好笑的是,全球大學裡面的教材和老師,都嚴肅認真地活在這個群體性的謊言中,認為他們學的是真理。
對於這樣一家靠借錢才能苟延殘喘下去的公司來說,它什麼時候會倒閉破產呢?問它什麼時候倒閉破產,等同於是問這樣一個問題,它什麼時候才能借不到錢。
三、異常兇險的債務結構,美國這家公司離破產已經不遠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分析美國國債的債權人結構,看看這些債權人一直借錢給這家公司,還能撐多久。美國這些國債70%左右,是由美國國內政府、機構投資者以及美聯儲所持有。國外債權人所持有的美國國債佔30%多。
我們看最重要的幾大債權人,就可以瞭解當前美國國債的前途,有多麼的兇險。
第一大債權人是美聯儲,佔比18.5%。美國這家公司的破產清償順序中,美聯儲顯然是要排第一的。排第二的,是那些機構投資者,也就是這家公司裡面股東大會的那些幕後股東。排第三位的,是美國的韭菜。排第四位的,才是境外債權人。美聯儲如果拋售美國國債,就能馬上啟動美國這家公司的破產清償程式。可見美聯儲這個債權人是最不可靠的。
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者,是國家的國家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他們持有了10.5%的美國國債。問題是,美國嬰兒潮一代,正在陸陸續續的退休,要兌付養老金。這一定會讓美國的養老金賬戶爆倉。這個賬戶爆倉的話,美國國債就失去了最大的債權人。
嬰兒潮一代,是指1946年-1964這段時期出生的人口。1946年出生的美國人,現在是77歲,是嬰兒潮一代裡面最大的,已經退休了,但還沒到嬰兒潮一代的退休峰值。1964年出生的,嬰兒潮最小的人現在59歲。眼看著就也要退休了。等嬰兒潮一代全退休了,美國的養老金賬戶必然會爆倉。
更加兇險的是,前面的會爆倉,後面的收割不上來,會青黃不接,要揭不開鍋。社保賬戶,醫保賬戶的資產,是割韭菜割出來的。問題是,這些韭菜,目前已經被割絕了。基本上是涸澤而漁的狀態。
現在80%的美國人都是月光族,用保險收割他們,現金流還可以持續的前提,是他們還能拿到下個月的工資。前幾年白宮關門,才關門了一個多月,被停薪的美國公務員家庭,就已經揭不開鍋了。只能到街上領救濟,形同要飯。
綜上可見,公司美國第二大債權人,風險敞口其實是異常巨大的,靠割韭菜是靠不住的。
第三大債權人是日本。日本就一定能靠得住嗎?顯然日本更靠不住。日本人向來只服從最強的那個國家,一旦美國正式公開啟動破產清算程式,日本人比誰拋得都兇,比誰跑得都快。
其他的小魚小蝦的,都是搭順風車的群眾演員,只要上面的主力持倉方向一變化,這些跟風盤跑的更快。人家賣力表演蹭頓盒飯也不容易,跑得快也有情可原。
第四大債權人是中國,和中國的關係,弄成這個樣子,以後還能借錢給你嗎?中國曾經是美國國債的最大的持有國,這幾年一直在減持美債,降到了第二。中國這個債權人,也是不穩定的。
透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來,美國這家公司的債務結構異常兇險。而且,這幾大債權人,具有極大可能的共振效應,從時間節點上看,會同時觸發清償操作。這不是暴雷,也不是暴原子彈,而是火星撞地球。6月,美國將面臨債務上限,過此而違約將不會有人借錢給美國。按理說,一家公司不會放任自己公司的債務失控,美國這家公司,它的國債規模失控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四、美聯儲的秘密統治,美國同時也是一家偽裝成國家的銀行
當我們談論美國這個名字的時候,其實它包含了三重內涵,背後存在著三個美國:公司美國,韭菜美國,銀行美國。
他們的權力順序是,銀行美國領導公司美國,公司美國,領導韭菜美國。銀行美國割公司美國的韭菜,公司美國割韭菜美國的韭菜。為什麼一家公司,會放任自己的債務失控呢?這背後的原因,要從美元的發行機制說起。
第一步,作為公司股東大會的國會,先做債務上限的預算。也就是說今年計劃印多少錢。第二步,美國政府發行國債,把國債賣給美聯儲,美聯儲把美元發行給公司美國。第三步,公司美國拿到錢之後,交給投行等機構,貸款給企業和個人。以及用來進行政府開支。這樣美元就發行出來了。
第四步,美元發行出來之後,透過貿易逆差流入其他國家,形成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美元儲備的儲備,搖身一變,變成了其他國家央行的儲備,然後其他國家的央行,根據這些美元來發行本國貨幣。
第五步,美元大量流出之後,再透過發行美國國債,和罪惡的剪羊毛金融戰,進行回籠貨幣的操作。這就形成了一個貨幣從投放到回籠的迴圈。
從美聯儲的隱蔽統治來看,美國同時也是一家偽裝成國家的銀行。
銀行的天職是什麼?盡大可能的多放貸,盡大可能的賺取利息。這就是美國國債,一直放任失控,無限擴張的原因。因為只有美國國債這個毫無信用的儲備擴張了,美聯儲的信用才能擴張,信貸才能擴張,利息收入才能擴張。也就是說,美聯儲控制了公司美國,把它變成了自己高利貸業務中的一個工具。
大家注意到了沒有,作為銀行美國的美聯儲,它是沒有任何儲備的。什麼是儲備呢,好比票號發銀票,它得有銀子才行。大家拿到它的銀票,能兌換到銀子,它的銀票才具備信用。而美聯儲是以美國國債作為儲備來發行貨幣,而美國國債,又全是打白條,什麼都兌換不到,毫無信用可言。可見,美聯儲根本就沒有儲備。
美國是一家永遠不能盈利的公司,一家負債累累,喪失了償債能力,而且根本不打算還債的公司,這是什麼公司?對,這是殭屍企業。
銀行美國美聯儲,是一家沒有儲備的銀行,一家永遠也不能收回貸款的銀行,一家利率已經低到零的銀行,而且也根本不打算收回自己的貸款的銀行。這是什麼?這是殭屍銀行。
不僅公司成了殭屍公司,銀行成了殭屍銀行,韭菜美國,也成了殭屍韭菜種植園,不會再有新的韭菜可以收割了。
曾經的特朗普總經理,想保公司美國,希望他能夠扭虧為盈,他還想保韭菜美國,希望這個族群還能夠繼續生存繁衍下去,不希望非法移民來吃他們家的韭菜,要建牆保護韭菜們。他還想擺脫銀行美國的控制,但是這不現實,因為銀行美國的股東,也是公司美國的股東,他作為一個受僱於人的總經理,幻想得太多了,這是僭越。所以特朗普總經理被開除了,被開除不說,還要送去坐牢。
五、保公司還是保銀行,這是個問題
特朗普前總經理,想要扭虧為盈,要拯救作為公司的美國,必須得擺脫美聯儲的控制才行,不然它只是銀行放貸的一個儲備工具。已經喪失了以盈利為追求的公司天職。
從美國的案例來看,一旦央行獨立出來,政府就會淪為銀行體系進行信貸擴張的工具,受銀行體系的隱蔽統治。所以,美國這樣的偽裝成國家的公司,要想不破產,首先得收編央行。把央行變成政府的一個部門,而不是本末倒置,讓政府變成央行的一個部門。如果這一點不改變,想要保公司美國,理論上就是不可行的。
從現實生活來看,槓桿率太高,負債太高的企業,很容易被銀行控制。淪為銀行的傀儡。除非它能把銀行貸款都償還清。
站在公司總經理的角度上看,特朗普是想保公司,獨立控制公司的預算和收支,爭取儘快扭虧為盈。但是,一旦公司美國開始扭虧為盈了,把債務都償還了,債務被登出了,那麼美聯儲發行的美元,就要跟著被登出,高利貸業務,全球信貸都要收縮。這樣會導致摧毀美聯儲這家銀行。
如果保銀行,就得持續不斷的放任擴張美國國債的規模,走向債務的龐氏化,直到債務危機爆發,這家銀行的信用被稀釋到零為止。
可見,保公司和保銀行,是互相矛盾的兩個操作。保公司,還是保銀行,這是個問題。共和黨傾向於保公司,民主黨傾向於保銀行。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孿生赤字問題很嚴重。孿生赤字,是指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比孿生赤字問題更嚴重的是美國的孿生破產問題。因為作為銀行美國的美聯儲以一個實際上已經技術破產的公司美國作為儲備來放貸,公司美國以一家技術上已經破產的銀行美國的貸款來存續。
一家殭屍銀行,和一家殭屍企業,兩個信用為零的主體,互相作為抵押來創造信用。它們攜手走向最後的破產時刻,這是美國的孿生破產問題。
孿生破產問題是無解的。首先,兩者自相矛盾,不能一起救。其次,即便救活了其中一個,另一個一定會破產。再次,一個破產,一定會引發另一個的同時破產。所以說,公司美國和銀行美國,存在孿生破產問題,而且此問題無解。
剩下來的問題是,美國什麼時候會破產?
六、美國離破產還有多遠?
未來三到五年,5萬億美元的新增國債,賣給誰?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前面我們分析過了,美國的幾大主要債權人,都是不穩定的不確定的。都存在巨大的風險敞口。
如果借不到錢呢?那必然會引發公司倒閉,接著進入破產清償程式。
所以說美國的大限,也就是最近這幾年。
孿生破產,我們前面說了,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建立在技術破產之上的信用體系,對美國這家公司的迷信,對美聯儲這家銀行的迷信,這是孿生迷信。美國是一種迷信,美元更是一種迷信。
既然倒閉破產是無法避免的事,那麼留給美國人的事情,剩下來的,就是怎麼處理自己的後事。留給其他國家的事情,是怎麼不要活人給死人陪葬,逃離韭菜美國,逃離公司美國,逃離銀行美國,要想著未來怎麼好好生活。
眼下的當務之急,不是怎麼維護謊言的問題,不是怎麼延續舊世界的問題,更不是救美國的問題。當前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是怎麼建立起來一個新世界。等舊世界崩潰了,新世界還沒建立起來,甚至一點眉目都沒有,那是要出大亂子的。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才是信用賴以成立的的公理。靠謊言和欺騙,所創造出來的虛幻的信用,它們必然也會破滅和消亡於虛幻。靠謊言和迷信建立起來的信用破滅之後,人們應該認真思考,信用的本質是什麼,怎麼才能建立起來行走在大地上的,堅如磐石的永固信用。不然,人類還會繼續迷惘。
美國和美元,都即將成為過去時。所以一定要未雨綢繆,這個世界需要一個全新的信用體系,需要一套全新的秩序。更需要一種全新的命運。
人類文明新紀元,不遠了!
重要提醒:有個重要的事情,跟大家說一下:這兩天,微信又改版了,如果您不是公眾號的“星標”使用者或常讀使用者,可能就收不到 斐君 推送的文章了。這意味著,您可能隨時和 斐君 失聯。
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星標”斐君,操作很簡單:
1、點選文章標題下方的藍色字“斐君觀點”,進入公眾號首頁;
2、點開右上角的“…”
3、點“設為星標”。
就可以啦。煩請設定一下,我們相約不走散。
——全文完,想看更多精彩原創好文,敬請關注“斐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