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壞脾氣

愛修園
用愛滋潤你的家園
1998年時,美國一個反體罰組織發起名為國際不打小孩日的活動,將每年的4月30日定為國際不打小孩日。目前,世界已經有上百個國家接納了這個節日,中國是禁止校內體罰的國家。暴力侵害對於兒童心靈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頻繁的打罵、體罰甚至可能造成人格的缺陷、性格的扭曲,以至於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及他們的下一代。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壞脾氣
記得有次接女兒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媽媽瘋了似的的踢打一個才幾歲的孩子,孩子拼命躲閃和哭喊。心一陣酸,能有多大的事情呢?需要這樣的將憎恨與抱怨、絕望和不滿,一股腦兒地發洩到那個離她最近,愛她最深卻柔弱得沒有一點反抗之力的孩子身上?她是在打孩子嗎?她更像是在打自己不滿意混亂粗糙的生活,打疲憊焦慮不堪的自己,打沒有愛死亡已久的婚姻……這種女人,不用去調查也知道她的生活狀態和幸福指數已經接近冰點。
可憐的是孩子,生長在沒有愛與關懷的家庭裡,長久不被重視、不被看見,身體精神遭受摧殘,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大多缺乏安全感!要麼自輕自卑自賤,從來看不見自己的珍貴,要麼暴力暴戾暴行,繼續重複父母的命運。現實中,多少孩子,在以柔弱之軀和傷痛之體,一言不發地承受著父母婚姻的不幸、家庭罪惡的恐懼?!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相愛
難道他們不愛自己的孩子?不,我們都很愛很愛孩子,卻常常缺乏愛的智慧。那些從小見慣了父母吵架的人,還會相信愛情嗎?還會有美滿的婚姻嗎?看一對夫妻的關係好不好,不用聽他們在人前的甜言蜜語和信誓旦旦,只需要觀察他們的孩子是否敞亮明媚。
滿臉陽光樂觀、勇敢自信的孩子,大都生活在恩愛和睦、關係融洽的家庭裡。心中有愛和豐盈的父母,會珍愛自己,接納伴侶,彼此包容尊重,相互扶持鼓勵……他們會給孩子信賴和自由,呵護和放手。孩子像是被陽光雨露滋養大地一樣健康茁壯成長。
義大利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說:“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不幸造成的。”
我們都曾是孩子,我們終將成為父母。而每個孩子,都是上帝賜給我們最好的產業,孩子不屬於我們。我們只是管理者,在世管理上帝託管給我們的優質資產。孩子是自帶生命旨意的天使,也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一面鏡子。不是我們陪伴孩子長大,而是孩子引領我們成長;不是我們教會孩子如何做人,而是孩子治癒我們幼年的傷痛;不是我們為孩子付出所有,而是孩子讓我們從一無所有變成精神富翁。
最好的教育應該是這樣:父母以身作則,溫柔相處,讓眼前的孩子從小就相信,“相愛”是一件自然而然、輕而易舉又欣喜無比的事。這樣家庭裡的孩子,在喜歡的人面前不會害羞,格外勇敢。因為他們知道,愛就是一件不必過多思量、自然而然的事。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聖經》
願我們都可以溫柔以待,好好去愛!因為,無論大人孩子都值得如此深愛!
(心蘭微信:lanxin777_luo)
隨手點贊和分享給朋友,一起傳福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