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7月的最後一週,矽谷依舊熱鬧不斷:
微軟與Meta掀起標籤化搶人大戰,劃分出印度裔軍團VS華裔天才兩個陣營,特朗普針對高科技公司外包及僱傭印度人表達不滿;OpenAI奧特曼在GPT5面前徹底“崩潰”;Figma以164億美元估值衝擊IPO,讓行業老大Adobe悔不當初;Netflix祭出GenAI特效核彈,十倍效率碾壓好萊塢傳統電影工業。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其所有
以下四則快訊,帶你直擊矽谷現場。
微軟重金挖走谷歌24人
多為印度裔,團隊“咖哩味”十足
矽谷科技公司搶人大戰繼續升級,HR們捲到新高度,已經按“標籤”成批搶人了。
這一局中,微軟對谷歌DeepMind發起的拆牆腳行動演成了矽谷種姓戰爭。

新聞來源CNBC,版權歸其所有
微軟半年挖走24名核心成員,超八成是印度裔工程師,來頭最大的當屬效力谷歌16年的Gemini工程副總裁Amar Subramanya。
諷刺的是,這場暗度陳倉的行動正是前DeepMind聯合創始人Mustafa Suleyman,他這簡直是在投奔微軟後光速反殺老東家,直接要把谷歌AI團隊整組搬空帶來微軟繼續跟自己共事。

新聞來源Freepressjournal,版權歸其所有
現在整個微軟AI部門已是印度風情滿滿,被業內戲稱微軟孟買分部。
不過,微軟愛外包印度、僱傭印度人這事兒還是惹來了總統先生的不滿,就在這兩天,特朗普公開發表講話,敦促美國科技公司停止僱傭印度人,專注於提供美國本土就業機會。

新聞來自HansIndia,版權歸其所有
看來之後科技公司招人還是要以美國崗位優先了,印度外包雖然便宜但不能“貪杯”。
同時馬斯克xAI也在不斷挖角,新加入成員以華裔為主。OpenAI高管甚至抱怨,像Meta這類的公司給華裔科學家的簽約獎金動輒2億美元。科技巨頭挖人簡直是太捲了。
新聞來源:
https://www.cnbc.com/2025/07/22/microsoft-google-deepmind-ai-talent.html
8月初上線,GPT-5終極體驗首曝
奧特曼癱椅認輸:AI秒殺人類時刻降臨
GPT-5的神秘面紗終於被揭開一角,OpenAI CEO奧特曼親測表示,它強大到讓人懷疑人生。
近日奧特曼在一個科技影片播客裡談到即將到來的GPT-5,吐槽道:“我在AI面前徹底無力了。”

截圖來源X,版權歸其所有
起因要從一封郵件說起。一天早上奧特曼收到一個連問題都搞不懂的專業難題郵件,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問了問GPT-5,結果被瞬間破解,答案堪稱完美。
奧特曼表示:“我直接愣在那裡愣了一會,癱坐椅子上感到眩暈,坦言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體會了被碾壓式無力感。”
奧特曼還在節目中emo道:他自己4歲的孩子將永遠不會比AI聰明,自己的OpenAI也可能會被AI CEO接管…

新聞來源The Verge,版權歸其所有
AI教父這些悲觀的話一齣,立刻引爆科技圈,大家紛紛猜測GPT-5究竟有多逆天,能把奧特曼的意志都擊垮。
目前有小道訊息爆料,GPT-5終極版預計在八月初正式上線,很快AI全就將迎來一次新的炸場,每個人都將體驗到奧特曼同款AI衝擊。
新聞來源:
https://www.theverge.com/notepad-microsoft-newsletter/712950/openai-gpt-5-model-release-date-notepad
設計軟體獨角獸Figma上市在即
估值衝刺160億美元
設計界頂流Figma即將叩響紐交所大門,目標估值高達160億美元!
這家被譽為設計師朋友圈的雲設計協作平臺,IPO發行價鎖定在25-28美元,預計籌集10億美元,直接躋身今年美股第三大科技上市案。

新聞來源CNBC,版權歸其所有
資料顯示,Figma年收入已達7.5億美元,使用者量突破1300萬,大多數財富500強公司都是它的客戶。
2022年,設計界王者Adobe豪擲200億美元要把Figma收入囊中,結果監管一刀切宣告交易流產,也讓Figma走上了獨立自強之路。

新聞來源Tech Crunch,版權歸其所有
Figma上市不僅為創業板注入新活力,也讓一級市場投資人眉開眼笑。對矽谷來說,這是今年科技市場難得的演出大戲。
如果Figma成功上市,不但能為設計類SaaS軟體開啟視窗,也會給資本市場注入信心,打破IPO冰封期。
新聞來源:
https://www.cnbc.com/2025/07/01/figma-fig-files-for-ipo-as-tech-debuts-gain-steam.html
Netflix影視製作邁入GenAI時代
特效效率提升10倍顛覆電影產業
如果說電影工業以前靠燒錢和加班造夢,那Netflix正在用GenAI和算力顛覆電影行業。
最近大熱劇集永恆者(The Eternaut)首次全流程應用生成式AI特效製作,如AI為一幕建築坍塌場景生成VFX,效率達傳統方法的10倍,成本降低90%,實現低預算、高大片感。

新聞來源Arstechnica,版權歸其所有
Netflix聯合內部Eyeline Studios和阿根廷本土團隊合作,僅用常規預算便讓特效媲美好萊塢,徹底解放常年加班的後期剪輯團隊。
Netflix高管坦言,AI並不是搶飯碗,而是“讓AI幫人更好地寫劇本、做特效”,類似讓騎兵裝備上了高鐵。
業內驚呼:未來科幻大製作有望變成小作坊批次複製,小團隊也能完好萊塢式視覺奇觀。

新聞來源Hollywood Reporter,版權歸其所有
獨立創作者可以說會迎來全省時代,只要創意足夠好,一個人的低成本科幻宇宙有能上院線。Gen AI也將成為中小創作公司崛起的新引擎,影視行業也真的要迎來一場革命。
只不過影評人已經開始憂慮演算法將接管編劇腦洞,也許我們離奧斯卡最佳AI獎不遠了。
新聞來源:
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25/07/netflixs-first-show-with-generative-ai-is-a-sign-of-whats-to-come-in-tv-film/
END
近期來Offer開班課程

(點選上方圖片,瞭解課程詳情)

(點選上方圖片,瞭解課程詳情)

(點選上方圖片,瞭解課程詳情)

(點選上方圖片,瞭解課程詳情)
新增來Offer課程顧問為好友
直接進行課程報名及求職諮詢

如需電話諮詢,請傳送簡歷至
老師將會在24小時之內與你聯絡
最新Offer榜
向上滑動閱覽

檢視完整offer榜,請前往www.laioffer.com
求職,你只需要一門課程。

內容編輯:by
責任編輯:安逗
你在看嗎?點個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