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弛感才是2024的解藥

時間是線性的,但人對時間的感知,從來都不是線性的。
2024,當我們回顧這一年,每個人對它的記憶千差萬別。
我們會試圖為這一年找一個主題,來證明我們沒有虛度365個日夜。可當我們真的提出問題,又會發現那個答案似乎沒有那麼要緊,因為這一年屬於鬆弛感。
最近,微博釋出了年度關鍵詞——鬆弛感,這個詞是今年網友們真實精神狀態的折射,是2024每個人參與公共生活的反饋,是我們在時代浪潮裡的情緒錨點。
2024,為什麼是充滿鬆弛感的一年?
那些熱搜話題、生活見聞,記錄、思考與評論匯成的大眾博文,還有每個人的深夜碎碎念,或許會指給我們答案。
#哈爾濱讓我感到陌生#,2024年剛開始,曾在文學與電影中總是一片蒼茫的北方,從轉型陣痛的厚重棉衣中解脫出來,意外地以輕鬆而溫暖的形象再次出現在熱搜上。
中央大街鋪地毯,萬里雪飄生火炭。錘子鐮刀都休息,土豆當歸砂糖橘。共和國長子再次追上了時代的浪頭,皺紋舒展,酒酣胸膽。來了都是朋友,走了都是鄉親。火辣辣的心,火辣辣的情。
同樣熱辣的,還有賀歲檔電影,以及#賈玲減了100斤#的大熱話題。一位老朋友的脫胎換骨,一個大明星的營銷奇蹟。多年以後,面對身材焦慮,中年人們準會想起帶父母去看《熱辣滾燙》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健身潮潮來潮去,運動熱冷熱交替。當電影的爭議逐漸平息,人們終於發現最重要的不是身材,而是如何不較勁的愛自己,在被生活的圍困中重新建立秩序。
微博上曾有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你這輩子捅過多大的簍子?2024年春晚,網友提名尼格買提。#尼格買提穿幫#,成就了春晚上第一個全國人民的會心一笑。
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喜聞樂見的不是失誤,而是幽默感與同理心。人民群眾的包容與鬆弛,蘊藏著真正的文化自信。
小尼犯小錯,#已老實求放過#。這一年,已老實成了年輕人的心靈地黃丸,求放過是精神靈藥裡的淫羊藿。四級聽力已老實、甲卷理綜已老實、應屆畢業生已老實,領導求放過、流感求放過、A股大盤求放過。
你不是真正的不快樂,認命只是你的保護色。已老實是以個人預期調整為目的的自嘲,求放過是允許一切發生的心理建設。關於你好的壞的,都已經聽說,願意深陷的是我。沒有確定的以後,沒有誰祝福我,反而想要勇敢接受。
那英可能不是每年都唱《值得》,但今年的《歌手2024》特別值得。過去我們更多欣賞明星在綜藝上的光芒,如今我們同樣喜歡他們在舞臺下的溫熱。#黃宣太鬆弛了#、#亞當超絕鬆弛感#、#那英有種我媽當明星的鬆弛感#,微博的幾千個熱搜裡充滿了幽默一下和輕鬆一刻。
活人氣質的偶像被人看見,有鬆弛感的明星好感更多。原來大家要的是老擱後邊可不行,你得往前整;現在是大家愛的是你情緒穩定人輕鬆,老繃著可不行。
鬆弛感是文娛作品的秘訣,鬆弛感也是奧運賽場的拿捏。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中國隊的鬆弛感持續了整個夏天。
羽毛球賽場上有鬆弛感拉滿的梁王組合,射擊賽場上有拿首金的阿條姐和鬆弛乾飯哥;全紅嬋一雙拖鞋走天下,潘展樂直率自信席地而坐。
成年人或許在意過程,中年人往往在乎結果,而新一代的年輕人上場,無論是投身參與競爭,還是看到競爭結果,鬆弛感如同一種本能,如童心之源直指你我。
網友點評中國隊的選拔門檻是不內耗,事實證明運動健兒們易如反掌的背後是紮實付出之後的泰然自若。從來沒有毫無來由的鬆弛,也從沒有被時間辜負的堅持。當運動競技的意義照亮自我實現,我們每個人也共同經歷了一場生活的奧林匹克。
當然,#巴黎奧運 鬆弛感#也在某種程度上解答了我們關於“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的困惑,不同的生活方式給我們心理寬慰,對文化多樣性的包容讓我們胸懷開闊。忘記工作中捅過的簍子吧,畢竟#韓國國旗又掛錯了#。
2024,有些鬆弛感來自於新詞彙的創生。這一年有超過2800萬條博文提到了#淡淡的#,每提到一次這世界就又多了一個#淡人#。
在濃墨重彩的時代做一個淡人,在鋒利的生活中保留一點遲鈍。任窗外喧囂,我自巋然;隨命運波瀾,活著就好。輕輕的風輕輕的夢輕輕的晨晨昏昏,淡淡的雲淡淡的淚淡淡的年年歲歲。
2024,有些鬆弛感來自於舊事物的滑落。有雪糕中的愛馬仕之稱的#鍾薛高售價從60元降到2.5元#,而#消費降級的風還是吹到了愛馬仕#。
居民的消費越來越尊重需求與理性,商品的價值開始迴歸實用和品質。消費降級不是生活降級,而是大眾不再被消費主義和符號主義所裹挾之後的鬆弛。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
2024年,我們的鬆弛感表現在越來越渴望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當清明節向勞動節過渡時,大家會在微博上調侃#調休快把四月調成單休了#、在中秋節與國慶節的夾縫中,我們又把#上6休3上3休2上5休1上2休7再上5休1#這串像繞口令一般的咒語送上了熱搜。
只工作不玩耍,聰明孩子會變傻。新時代的勞動者深諳,休息是勞動的一部分,我們的鬆弛感是恰當的反饋與發聲,推動每個假期走向更合理的劃分。
2024年,我們的鬆弛感還體現於對社會公共議題的參與熱情和深度關切。無論是#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還是#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惠及約1.5億人#,每次與政策解讀一起到來的還有網友們的段子,在表達和討論的同時我們共同迎接新的趨勢。
在2024這一年,鬆弛感是如此炙手可熱。以至於有人說#鬆弛感變成了一個新賽道#,以至於有一些#假裝鬆弛的離職博主比上班還卷#。
然而,有那麼多人想要去假裝鬆弛,不正是因為所有人內心深處對擁有鬆弛感的極度渴望嗎?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鬆弛感是處世哲學和生活方式,更是幫助我們開啟2024的鑰匙。
睡的腰生疼,吃的直反胃,腦袋直迷糊,看啥啥不對。追求了一整年鬆弛,追到手明白了。鬆弛感是什麼?
答:“鬆弛感就是用幸福的心態去遭罪。”
鬆弛感是清楚認識自己,關注自身需求;
鬆弛感是正確調整對未來和人生的預期;
鬆弛感是明知世界的複雜和多變,但內心依舊懷有希望;
鬆弛感是即使明知生活的慘淡,但還有直面生活的勇氣。
所以,即使這一年面對莫測的國際政治風雲和緊張的意識形態矛盾,我們依然能用更輕鬆的態度看出#特朗普遭未遂刺殺細節都是鬆弛感#、從#韓國總統釋出緊急戒嚴令#的魔幻現實中解讀“五學”和《首爾之春》。
所以,即使是在有限的假期裡再一次被堵在路上,我們依然可以微微一笑絕對不抽,散步遛狗交際打球。#國慶堵在高速路上人已玩出鬆弛感#,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隨著2024年走入尾聲,這一年的鬆弛感同樣給了我們回應。
在12月,2025年#春節休8天五一休5天#的話題衝上了熱搜。公眾的鬆弛感被看到,並被積極地予以了調整和回應,明年的放假安排更加合理,明天我們會繼續歌唱勞動之餘。
總之,無論你是否滿意,2024年都很快就要過去。笑一個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讓自己快樂快樂這才叫做意義。
我們都像從命運的手中接過一根橡皮筋,一頭連線著臍帶,一頭就握在我們每個人手裡。它的長度,即是人生的長度,而它是否飽滿,則關乎我們的幸福。
人生海海叨位去。祝熱搜裡的你可以永遠輕鬆愜意,願生活裡的你內心依然堅定。
2024年過去了,總有人會懷念它。
2025年,繼續走啊。

(完)

設計/視覺 Lvv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