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穿百元飛躍鞋,章澤天背山下有松包包!真貴婦看展都很鬆弛~

範主說:“鬆弛有道”的貴婦們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落幕,短短幾天時間,“含星量”十足,堪稱全中國富豪密度最高的藝術展。
大家各有各的“秀”法。像劉嘉玲的OOTD主打一個ALL BLACK,尤其是厚底鞋和大黑超,手上的各種珠寶也是“夠氣派”,鉚足勁兒給自己凹造型。還有李湘,也是“全黑武裝”,裙子都快拖地了,拎著貴婦標配愛馬仕黑金kelly,大黑超+大紅唇的搭配也是“氣場全開”,襯得旁邊的王嶽倫像個管家。
相比起來謝玲玲母女和何超欣倒是穿的輕鬆不少,都是簡單的白色上衣,搭配牛仔褲,只是手裡的限量絕版Lady Dior還是很惹眼。
但是要說到全場最有鬆弛感的,還得是郭晶晶。米色棒球帽搭黑色皮夾克,黑框眼鏡也很有書卷氣。

圖片from:小紅書@是Abby和Wan呀

腳上穿的還是一雙飛躍,同款價格甚至不到100塊。

圖片from:小紅書@值點網

章澤天則變身“女大學生”,戴Celine棒球帽,一身粉藍色超級顯嫩。還背了山下有松Songmont的循跡hobo包包,中號煙墨黑色,十分鬆弛減齡。

這款hobo是李娜同款,很多明星都pick過。顏色低調百搭,風格自在灑脫,實用度尤其高。容量、分割槽以及側兜口袋等細節,都讓人愛不釋手。能選中這款包,也是越來越有自己的審美態度了。
再看到場的鄧文迪,則是穿了一件1萬出頭的Dior毛衣,Gucci logo的褲子也是挺顯眼。這毛衣跟之前看蔡國強煙花秀的款式感覺像是一起下單買的,金色小項鍊也沒換。前年看展拎的愛馬仕,這次也不見了…..

圖片from:小紅書@艾子 Maggie Ai

諸位貴婦們雖然各有各的造型,但對“鬆弛感”的追求都殊途同歸,主打一個雲淡風輕,張弛有度間凸顯個人風格。也不在乎用貴价單品或大LOGO證明自己,只在乎品質好不好,是否適合自己。
所以今天範主就以郭晶晶、章澤天和鄧文迪為例,來跟大家聊聊,貴婦“鬆弛感”的三種類型。

01

天然鬆弛型的郭晶晶
把不裝刻在骨子裡

把“天然鬆弛感”刻進DNA的當屬郭晶晶,自帶底氣的她,有著一套全然屬於自己的“鬆弛體系”。任何過分誇張的造型搭配,對她來說都是“過分矯飾”的刻意。

最近去南沙參加灣區文化藝術巡展,一件簡單的白色T恤,搭配牛仔褲,無比簡單自然,手腕上的電話繩髮圈也是很有生活感↓
之前看展的穿搭也是不顯山不露水的。去年去Fine Art Asia,也是戴著棒球帽就去了(感覺跟今年的是同一頂)黑色上衣搭配米色半裙,外加一雙平底涼鞋,跟霍啟剛和孩子們走在一起,感覺不像是看展,更像是逛菜市場的樣子。
參觀威尼斯雙年展,左手Dior的包包,右手配個“買菜兜”。
去香港冉起當代藝博會,白色襯衣搭配藏藍色半裙簡簡單單,手上的紅白藍“編織袋”亮了
這次看展穿的飛躍運動鞋也不是第一次穿了。參加首映可以穿,接送孩子可以穿↓
跟霍啟剛一起滑滑板可以穿,這次看巴塞爾藝術展也照樣可以穿。之前還拎著一個近10個W的愛馬仕,踩著飛躍逛街,真是想怎麼穿就怎麼穿~
之前去巴黎奧運會,則穿個200多塊的安踏T恤跟霍啟剛一起看比賽。
一連穿了多次,還被粉絲碰到合影。右肩則背了BV的限定款Tosca包包,依舊走平價+大牌路線,腳下還穿了雙“中產最愛”的On昂跑~

圖片from:小紅書@Cristina

雖然大牌包也不少,但就是喜歡揹著歐米茄發的包包到處跑。
換包也無非就是換了個帆布袋子,還不忘頻頻跟粉絲們打招呼,超級親切。
作為富而不奢的典範,穿運動服背瓏驤包,毫無距離感。


能裝又耐用的瓏驤,真的是心頭好般的存在,各種場合都在背。
哪怕是拎了愛馬仕,對她來說也不過就是一個普通包包而已,放在牆角、隨便扔在地下也不會心疼的那種↓
所以對郭晶晶這樣的貴婦來說,鬆弛的最高境界是自然,只要自己覺得舒服,那就能把鬆弛感釋放到最大值。
02
鬆弛進階型的章澤天
找到自己的舒適區
不同於郭晶晶,章澤天尋找鬆弛感的關鍵轉折點,在於“找到自己的舒適區”。
剛成為京東老闆娘那幾年,她給人感覺是妥妥的“小白兔”。笑起來露出8顆牙,眼睛眯成月牙眼。穿衣風格也走嬌妻風,尤其喜愛紅色、粉色,多Pick大衣,彰顯輕熟感。
每次露面也基本是和大強子繫結,難免讓人覺得她的外在形象,都是為了經營婚姻而為。
而如今她最大的變化則是“收放自如”,逐漸找到了主體性。
單人活動越來越多。這次看展就和蕭邦副總裁、藝術總監Caroline小聚,穿BV皮裙,打入女強人social圈。
穿衣風格也有所改變。名利場就展示“大Boss形態”,穿黑色Brunello Cucinelli凹氣場,和之前大強子身邊的“奶茶妹妹”畫風大不同。
名利場之外,章澤天則拾起“女大學生”風,感覺回到了20歲。
單品不求貴婦品牌,只求自己喜歡。用不到3000元的山下有松循跡系列Hobo包,搭配5k+ Celine棒球帽,1w+的Ermanno Scervino針織衫、牛仔褲。
200塊的MLB棒球帽,搭配Chanel 24早春系列針織背心,主打一個活力。
1000+的LANCY風衣,搭配LOEWE褲子,包包直接背展方送的托特↓
之前看展也是不是愛馬仕背不起,而是Jellycat咖啡隨行杯包包,減齡效果更有價效比。
一言不合就祭出“早8穿搭”,想穿啥就穿啥。搖粒絨內搭MiuMiu毛衣,頭戴Acne Studios棒球帽。和梁朝偉、劉嘉玲同框,感覺不在一個圖層。
不過徹底拋棄嬌妻風,迴歸舒適區的她,看起來也是自在了不少。
就連老錢風的BC開衫、貴婦最愛的Alaïa牛仔褲,到章澤天身上,也得老老實實適配女大style。能夠“自己的風格自己做主”,鬆弛感也就水到渠成了。
03
鬆弛迴歸型的鄧文迪

緊繃浮誇玩膩了

除了養成系,還有很多貴婦的鬆弛感,其實來自對浮華的“厭倦”
鄧文迪就是很好的代表,早期緊繃到死,有太多Look因為太浮誇、駕馭不住而被詬病。
而隨著從闊太到單身富婆,如今鄧文迪透著一股“玩膩了”的勁兒
亮相紅毯時該出手時就出手”造型依舊夠炸,對顏色、款式皆在駕馭範圍之內。
Jenny Packham純色禮服成心頭好,blingbling的亮片彙集在腰間,很有靈動感。銀色這條還是凱特、伊萬卡同款。
而在該鬆弛下來的時候,她也能比誰都鬆弛。
和馬斯克媽媽、伊萬卡聚會,上身Bottega Veneta針織衫,刺繡她最愛的花卉元素,搭配同品牌編織一腳蹬,愜意到不行。
她現在最喜歡的就是花卉針織衫,比較有藝術感,也是找到了自己的風格。
還穿簡單吊帶裙,和女兒組母女裝。這樣的音樂節Look也看起來年輕了10歲,“中年少女”說的就是她。
泡泡紗印花連衣裙,也可以母女同享,年齡多少根本不重要,”隨心所欲,只穿我愛“就好了。
鬆弛下來以後,甚至面相也跟著變得柔和了。
比起之前鬧離婚時的一臉狠相,心境變化了許多。

除了鄧文迪,甘比更是從緊繃到鬆弛的典範。
曾經大牌滿身,可以說是行走的人形立架。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被狗仔拍到時,穿的必須是大牌。怎麼看都不像豪門闊太,倒很像精神小妹~
不拿著大劉送的愛馬仕絕對不出門。一年365天,她可以每半天換一個都不帶重樣的。
不過大劉今天讓她拎birkin,她絕對不敢拎kelly。彷彿她只擁有愛馬仕的使用權,沒有愛馬仕的所有權。
大劉有潔癖,害怕愛馬仕被弄髒,她就謹小慎微到隨身帶著白毛巾,只要放包,就墊上~
而如今的甘比,可以說是從700只愛馬仕裡走出來,一心只想搞鉤織。拎著全是鉤織掛件的愛馬仕birkin。

乾脆鉤織一個“便便包”,畫風可愛又搞怪。

而物極必反的背後,甘比也說,她開這個鉤織店有三個原因:一是幫助療愈解壓,二是發揮大家的創造力,三是想要推廣鉤織文化,讓更多人瞭解到有溫度的作品,是可以帶來自信和存在感的。
不管是章澤天、鄧文迪還是甘比,在獲得了人生的巨大飛躍後,最後似乎都要回到生活最本真的樣子,追求簡單與鬆弛。
好啦,關於這幾位鬆弛感貴婦,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新書推薦的分割線—
2025年對於腕錶界來說是個奇妙的年份,很多如雷貫耳的品牌都迎來了里程碑式的週年——寶珀290週年、江詩丹頓270週年、寶璣250週年、愛彼150週年、真力時160週年、勞力士120週年…
為什麼這些頂級腕錶品牌都如此“長壽”?面對一次次戰爭、經濟危機與新技術挑戰,他們究竟是如何一次次“轉危為安”,掌握穿越週期的力量的?想知道背後的秘密,就來讀範主這本《時間的戰爭:500年鐘錶博弈史》吧!

它是一部戰爭史 ,講述從法國宗教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如何影響鐘表的演化;這本書也是奇人傳記,告訴你傳奇的製表大師,面對戰爭與困苦,如何打贏了自己的“時間戰爭”;它還是品牌群英譜品牌生存的“道與術”“順勢與定位”,背後穿越週期、走出危機的秘密!
總之這是一本能夠讓愛表的你更懂表的書。讀完再去逛錶店,一定會收穫不一樣的感受!
想要入手的話,可以長按二維碼入手,期待大家閱讀之後的反饋。
—- 加入範主朋友圈 —-
大家好,我是範主。
做商務範11年,離不開各位範友的支援與厚愛。
這些年來,商務範一直是我們交流的平臺
那麼你是否想更進一步,加入範主的朋友圈呢?
現在就來吧!
——我是點選影片號的分割線——
商務範開影片號啦!在這裡,範主會用不一樣的方式,和範友們分享直觀、新鮮、有趣的內容,從品質好物測評,到獨家探店體驗;從超in的大牌推薦,到富豪王室的精彩故事…內容多多。
關於頂級貴婦何超瓊的近況,還講了最近和董明珠的同框,可以點選影片號先睹為快。
點開影片之後,戳左下角的“商務範”三個字就可以關注啦!也別忘了點下“小心心”和“小箭頭”,讓更多朋友看到哦~
圖片來自網路,部分來自視覺中國
商務範出品:編輯 Edith kagami | 運營 向陽
來源微信公眾號『商務範』(微訊號:bfaner)
新浪微博:@商務範範主
喜歡就點個贊👍與喜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