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色Highlight線路為行程圖)
Day 12:哈密-吐魯番
日記:
從哈密到吐魯番,一路也都是荒漠,寸草不生的那種。不過連霍高速上的貨車相對於前一天進疆的路來比少了許多。
途中會路過庫木塔格沙漠,一定要下來看看。庫木塔格沙漠可以自駕遊玩,不過我懶,選擇了區間車。遊玩專案和敦煌的鳴沙山差不多,都是騎駱駝啊、卡丁車啊、滑沙啊這些。但跟鳴沙山不太一樣的是,庫木塔格沙漠的沙子是真的燙腳啊!我本來還想光腳踩踩沙,結果被燙的連跳腳。心想如果用錫紙包著一隻雞埋在這個沙漠裡,可能過一兩小時就真烤熟了~
在沙漠玩了挺久,才起身前往吐魯番,住在一個紅酒莊裡。晚上喝了吐魯番當地的葡萄酒,好像叫駝鈴吧,齁甜齁甜~我一開始都以為是在喝糖水~但過了半小時後確認了這是酒。哈哈。
哦對了,去酒店路上還經過了火焰山,停下來在門口拍了拍照,沒進去。個人認為門口看看就行,沒必要買門票進去。老大的太陽了,進去了也走不了多遠。而且新疆這邊到處都是‘火焰山’~
車程:6小時
景點:庫木塔格沙漠、火焰山
住宿:吐魯番





Day 13:吐魯番-烏魯木齊
日記:
上午逛了葡萄溝,我還蠻喜歡的,很有民族特色,而且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葡萄溝就在火焰山腳下,一面是曬得通乾的火焰山,一面卻又是小橋流水、綠樹成蔭的葡萄溝。水自然是從天山下來的,所以也是冰冰涼的。
葡萄溝裡到處都是賣葡萄乾的,有人說是從外面進貨的,不是葡萄溝產的。但是anyway,跟烏魯木齊大巴扎賣的葡萄乾比起來,葡萄溝裡的葡萄乾是真的便宜哈哈。雖然我也都沒買~我就喝了杯葡萄汁,還不錯~
逛完葡萄溝已是中午,又去逛了下坎兒井。很值得~(坎兒井是在乾旱地的勞動人民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創造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引出了地下水,讓沙漠變成綠洲,古代稱作“井渠”。坎兒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們將春夏季節滲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積雪融水透過利用山體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進行灌溉,以滿足沙漠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不同地區的坎兒井在具體構造上均有其不同的地域特點,但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坎兒井系統包括了豎井、暗渠、明渠和錯現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該原理下運轉的坎兒井流量穩定,且能保證井水自流灌溉。)
大約半下午時分起身前往烏魯木齊,抵達時天還亮著。烏魯木齊的車子也賊多,好在我住在紅光山那附近,屬於新區,馬路寬敞些~
晚上吃了羊村小館,超級無敵好吃!從來沒想過蒸出來的羊肉能這麼鮮甜可口,肉質肥美,嫩嫩的~


飯畢,去大巴扎逛了逛,人超級無敵多,東西賣的超級無敵貴。個人覺得既然來了,肯定是要逛逛的。但是千萬別在裡面消費~
逛逛即可。
車程:3小時
景點:葡萄溝、坎兒井、烏魯木齊大巴扎
住宿:烏魯木齊








Day 14:烏魯木齊-阜康天山天池
日記:
因為晚上和大學同學有約,所以早上一大早便去了天山天池,以防晚上趕不回來。去天池的路上看到了好多粵牌車子,不愧是我大廣東~
天池風景不錯,有雪山,有湖泊,有森林,有秋葉。但更開心的是,有肯德基。沿著湖走著走著忽然就走進了森林,還挺舒服的,不確定算不算氧吧,但至少清淨。畢竟湖邊都在大喇叭地播放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供大家拍抖音影片,也不知道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跟天山天池有何關係~
景區可以坐纜車去高處眺望雪山,也可以坐遊輪泛舟天池,開發地非常完善。但我都沒搭,哈哈,摳摳搜搜~~我是在湖畔散了幾小時步,就下山回烏魯木齊了~
晚上跟13年沒見的大學同班同學吃飯,特別開心!一塊回憶了大學時光,也聊到了咱們那會兒的少數民族同學們。以前只知道他們是來自於靠近俄羅斯啊哈薩克啊外蒙古啊等的邊境城市,現在才知道”噢,原來就是喀納斯、賽里木湖、可可托海“。回想起大學那會兒,新疆的同學們來成都上學可真的不容易。先得搭好幾天大巴車到烏魯木齊,再轉火車去成都。
晚上吃的是樓蘭秘烤,這家餐廳超級熱鬧,裡面唱歌跳舞的,很適合遊客。
車程:2小時
景點:天山天池
住宿:烏魯木齊





Day 15:烏魯木齊-可可托海
日記:
出了烏魯木齊便又是一望無際的戈壁,高速公路上也沒幾輛車,開起來還挺寂寞的,哈哈。靠近富蘊縣的地方,開始從戈壁慢慢變成了草原,偶爾還會遇上駱駝群、羊群、牛群、馬群。
進可可托海要經過一個地質公園,大概要開40分鐘的彎彎繞繞的峽谷的路,會有落石的風險,所以還是得開慢點。路上還會遇到牧羊人和他的幾十頭羊。我拉下車窗對著羊喊了聲“咩咩咩”,結果羊群還就真的陸續開始跟著我“咩咩咩”。哈哈哈。
快到可可托海的時候,還會看到一個很美的湖泊。因為是秋天,草都黃了,又是傍晚時分,藍調的感覺,望著遠方的湖,近處的牛和羊,那場景讓人沉醉。
去的那天還下了點小雨,伴隨著山谷的風,眼前的氈房,可不就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所描述的場景~
夜晚住在3號坑附近的酒店裡,很溫馨,就是吃飯很貴~。不過因為有這些酒店的存在,就會讓人想要再來可可托海度假、滑雪。
車程:7小時
景點:最美的往往是路邊的風景🩷
住宿:可可托海






Day 16:可可托海
日記:
早上先去了三號坑,逛礦井。也算是愛國主義教育。以前這裡是高度機密的區域,因為所產金屬的用途~
逛完礦井再去的可可托海國家公園。其實可可托海也可以自駕,但我還是懶了,搭了區間車哈哈。
個人認為可可托海區間車的每一個站點都值得下來看看,拍拍照。而且完全不用擔心下來了就上不去了。如果過了幾輛車都沒有座位的話,排程員會安排空車來接的~
網上很多人說沒必要去可可托海,說可可托海風景不如喀納斯、賽里木湖這些。我個人是不認同的。也可能因為我是秋天去的,我覺得可可托海的秋景真是美爆了,跟喀納斯的風格不一樣。可可托海更加秀氣。而且可可托海遊客不算多,逛起來不會讓人心煩。你可以慢慢走,慢慢感受那美景。去聆聽瀑布滑落的聲音,去感受秋葉落在身上的溫度~
對了,一定要花10塊錢搭環保車去到最裡面、邊境管理區那邊。更加安靜,也更加秀麗。
車程:0.1小時
景點:可可托海國家公園、可可托海三號坑
住宿:可可托海







Day 17:可可托海-賈登峪
日記:
本來想住布林津的,結果進布林津的橋發生了事故,堵上了,就乾脆一口氣開到了賈登峪,喀納斯景區門口。
遊客非常非常多,不過我們還是跟酒店聊下了一個比攜程便宜許多的價格。雖然是星空房,但是晚上並看不到許多星星。
路上風景真的很美,尤其是賈登峪國家公園那段路,真的有我的阿勒泰所描述的那種感覺~
因為刷過很多評論以及周圍人的感受,我就沒有考慮過去住禾木、白巴哈這些的民宿。我還是老老實實地住在酒店裡,省心。
車程:4小時
景點:路邊的風景是最美的
住宿:賈登峪









Day 18:喀納斯-布林津
日記:
早上8點多就到了喀納斯景區門口,趕上了一大早的區間車。那會兒晨霧正濃。本來是想先把觀魚臺爬了的,但是早上因為結霜了,所以觀魚臺暫時不開,於是就先去喀納斯湖散散步。(記得8點多的時候就要去搶觀魚臺的預約,只要預約上了當天不管幾點都能去。實在預約不上的,可以騎馬,也可以VIP包車。年輕人就別VIP包車了,hiking個一兩天還挺舒服的。老年人建議VIP包車,可以避開人流。)
我是從喀納斯湖下車點沿著湖走到了喀納斯老村,然後又走回了遊客中心。風景很美,氣溫很低,松鼠很逗,馬很兇。途中遇到一隻脫韁的野馬在棧道旁、靠湖那邊,本來就有點心慌慌的,結果路過那匹馬的時候,還被那馬踹了一腳木棧道,給我嚇傻了。
回到遊客中心後剛好觀魚臺開了,就趕緊去了。別看只有1000多個臺階,爬起來還挺累。而且觀魚臺是真的人滿為患,想要拍個沒人的照片可真難,哪怕是想拍個喀納斯湖也得擠啊擠的。
觀魚臺下來後又去了白巴哈,就是跟哈薩克接壤的村子,得辦邊防證才能去。白巴哈感覺跟禾木差不多,就是個小村莊。如果白雪皚皚,應該蠻好看。秋天也不錯,黃黃的秋葉配著炊煙。就是狗太多了,而且都很大個。這汪汪隊可真是滿大街地巡邏啊~怕狗人士勸退勸退。
在白巴哈隨便逛了逛,拍了拍照片,躲了躲狗的,就回遊客中心換乘區間車逛三灣去了。三灣就是神仙灣、臥龍灣和月亮灣。其實興致好的話可以徒步走完這三個灣,甚至可以從喀納斯湖那兒下車一路走過去。但因為我怕動物,所以放棄了這個選項。三個灣都有大狗和牛馬。
下午時分,三個灣的遊客人數也達到了頂峰,可以說是摩肩擦踵。尤其是最後一個灣,大家都趕著搭區間車回景區門口,人多到窒息。
雖然買了兩天票,但鑑於遊客人數眾多,出園後就趕緊馬不停蹄地跑去布林津了。在布林津酒店的電梯裡隨口說了句只要比喀納斯條件好就行,旁邊一家廣東人附聲道“好太多了~”。

車程:3小時
景點:喀納斯
住宿:布林津







Day 19:布林津-克拉瑪依
日記:
這一天就基本是在趕路了,還趕上了冷空氣來襲,新疆大降溫。喀納斯好像都下雪了。
抵達克拉瑪依的時候,克拉瑪依也正下著小雨。
沿途又經過了一個魔鬼城哈哈。從甘肅開始,到處都是魔鬼城。都長得差不多。不過克拉瑪依的魔鬼城可以看到磕頭機這些。應該說從進克拉瑪依開始,到處都是鑽井和磕頭機。
晚上在克拉瑪依的一家樓蘭xx的餐廳吃飯,吃到了人生大盤雞!超級無敵好吃!雞塊都是一大塊一大塊的,而且很入味。配上勁道的寬面,簡直了。
景點:無(都在趕路……)
住宿:
克拉瑪依


接下來就是伊犁的行程了~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