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沙特國防大臣訪華

625日,沙特國防大臣哈立德·本·薩勒曼親王突然訪華。 
這次來訪被傳得神乎其神的,沙特似乎是來買大殺器的,考慮到我們曾經向沙特出售過“東風-3”彈道導彈,再賣一次大殺器也不是不可能。
有必要說明,此薩勒曼非彼薩勒曼,不是那個沙特王儲小薩勒曼,雖然名字裡也帶著薩勒曼,但為了不搞混,後面還是簡稱“哈立德親王”好了。
在沙特現有的權力體系中,哈立德親王的角色很重要,他不僅是國防大臣,還是王儲關係最好的親弟弟,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王儲的代理人。
他此番訪華,帶來了一個高階軍事代表團。
有多高階呢,包括戰略火箭軍(就是操作東風-3的部隊)司令阿爾維特中將,和軍隊總參謀長法耶茲中將。
我們這邊也很重視,安排了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和國防部長董軍出面會見。

哈立德親王和國防部長董軍

這次訪華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就是事先沒有任何訊息傳出,直到代表團抵達北京,外界才知道,說明雙方的保密工作做得極好。
並且在訪問後,除了一份通稿外,沒有更多的內容,包括某些以訊息靈通而著稱的外媒,也沒有更具體的報道,因此具體聊了什麼,外界不清楚。
有一個流傳得比較廣的說法,是沙特今年2月在防務展對“殲-10”的表現印象不錯,這次來洽談購買的。
說實話,我對此是比較懷疑的,畢竟以沙特的土豪程度,手上三代機數百架之多,不大可能看得上“殲-10”,哪怕是效能較強的“殲-10C”,也有點勉強。
你說看上“殲-20”我還信,但我們又不可能出售。
雙方更有可能洽談購買的,是導彈類武器,畢竟沙特是買過“東風-3”的。前些年,外界盛傳沙特要購買“東風-21”,如果雙方這次談了相關問題,也沒什麼奇怪的。
目前沙特的周邊局勢複雜,為了自保,的確有購買更多導彈的需求,以前那批“東風-3”時間也挺長了,到了該退役的年份,而火箭軍司令的隨行,似乎是一個佐證。
我還看到網上有一些人說,兩國要將關係提高到“戰略防務夥伴關係”。然而,中方的通稿裡並沒有這個詞,沙特方面的通稿暫時找不到,無法確定。
只不過,中方通稿裡不是沒有重磅內容,有一句話很少有人注意到,就是“哈立德說……沙方願同中方加強戰略溝通,把兩軍關係提升到更高水平”。
這句話看上去平平無奇,卻十分重要,之所以重要,得聯絡最近發生的事。
6月20日,美國CBS電視臺突然在王牌節目《60分鐘》裡,播出了一段新解密的短片,內容是一名叫奧馬爾·巴尤米的沙特裔移民,於1999年某天在國會山附近走動;
三天後的6月23日,《新鄉時報》釋出了另一段解密短片,也是奧馬爾·巴尤米的,這次他的走動地點是五角大樓附近。
兩段短片裡都插入了FBI的旁白,這些旁白暗示,奧馬爾·巴尤米的活動是在為911進行踩點,奧馬爾與沙特官方存在聯絡,也就是說,沙特官方才是911的幕後黑手。
美國內部一直有一種說法,認為沙特官方直接參與了911,是真正的幕後黑手,本拉登只是臺前人物,證據就是奧馬爾·巴尤米認識兩名劫機者,他又是沙特移民。但這種說法並不被美國主流社會所接受。
一是證據太少,奧馬爾·巴尤米確實認識那兩名劫機者,但也就僅此而已,不能因為認識就說人家參與過911吧,劫機者認識的人多得去了;
二是即使奧馬爾·巴尤米參與了911,也不一定和沙特官方有關,沒有證據表明他與沙特官方有聯絡,他很早就移民美國了,國籍上是美國人。
僅憑沙特移民的身份,再加兩段短片,就將沙特官方認定為911幕後黑手,顯然有些牽強。
除了缺乏證據,還有眾所周知的政治原因,石油美元很重要,如果沙特是911的幕後黑手,雙方的關係就尷尬了,能不提就不提。
所以過去20多年,美國政府始終認定“911與沙特官方無關”,是本拉登和基地組織所為。
而現在,CBS和《新鄉時報》突然用短片暗示911與沙特官方的聯絡,就顯得不簡單了,顯然,沙特和美國的關係,遇到了重大障礙。
沙特和美國現階段最大的障礙,就是安全協議,美國想讓沙特與以色列建交,但是“阿克薩洪水”沖走了建交的可能性,於是美國轉變了思路,想與沙特簽署安全協議。
安全協議的目的,是由美國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沙特的確有這方面的需求。
這半年來,西方媒體無數次“爆料”,說沙特即將與美國達成一項重大協議,指的就是安全協議。
只不過對於這份安全協議,美國是有條件的,必須具有排他性,你和我簽了後,不能再和中國進行軍事合作,最好連非軍事合作都停掉。
而沙特一直拒絕在這個問題上妥協,勸了半年沒效果,美國失去了耐心,於是開始翻911的舊賬。再不識相點,我們就重新調查911,調查沙特官方與事件的聯絡。
雖然911和小薩勒曼沒有直接關係,但只要認定與沙特政府有關,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凍結沙特的資產,就像凍結俄羅斯的資產一樣。
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沙特選擇了硬剛,便有了哈立德親王率領高階軍事代表團訪華,亮明態度,非但不終止對華軍事合作,還要加強。
因此我才說,“沙方願同中方加強戰略溝通,把兩軍關係提升到更高水平”這句話看似平平無奇,實則非常重要,合作內容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合作本身。
只要沙特加強對華軍事合作,“美沙安全協議”就籤不了,縱然勉強簽了,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沙特選擇硬剛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美帝不敢下場。
沙特當下的心腹大患,除了伊朗就是葉門的胡塞武裝,最想解決的燃眉之急就是胡塞,“安全協議”之所以對沙特具有吸引力,就是美國理論上能下場,幫忙解決胡塞。
但理論和實際是不同的,沙特必須確信美國真的會保護自己,才會簽署“安全協議”。
最直接的標準,就是美國願不願意下場,和胡塞幹一仗,而不是零星的轟炸,要是你連我的燃眉之急都不想解決,別的事情更不能指望。
而事實證明,美國沒有決心,5月末6月初,胡塞多次攻擊“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如此貼臉輸出的行為,換作以前,胡塞早就被美帝抓起來暴打了。
但這一次,美國非但沒有暴打胡塞,反而拼命證明自己的航母沒有被擊中,艦長髮了一條又一條的X,來證明“艾森豪威爾號”的情況很好。
這種“剖腹證粉”的行為,無疑令沙特很失望,6月22日,面對胡塞的第三次攻擊,“艾森豪威爾號”更是直接離開了紅海,一路跑回了美國。
沙特只要不傻,就知道無法指望美國保護自己了。
美國是既想籤“安全協議”,又不想和胡塞幹架,但對沙特來說,連胡塞都不敢擺平,那“安全協議”有雞毛意義?
一邊讓我籤“安全協議”,一邊又不保護我的安全,好處全都要,壞處全不沾,虧你想得出來。
不如找中國協調算了,畢竟胡塞和伊朗一個陣營的,中國又和伊朗關係不錯,大傢俬下商量說不定效果更好,這也是哈立德親王訪華的第三個目的。
前段時間,外界盛傳沙特不續簽“石油美元協議”,這個訊息一度讓大家很興奮,不過最終難以證實,許多人感覺白興奮了。
其實不用氣餒,從沙特參加中國主導的“貨幣橋”專案,到在“烏克蘭和平峰會”上砸場子,再到此番哈立德親王訪華,都證明了沙特的轉向不是假的,只是還處在量變階段。
從量變到質變,總歸是需要一些時間的。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年,也可能需要三五年,當前中沙關係的狀態,就像一個在黑夜中前行了很久的人,終於看到遠處的曙光了。
在抵達光明前,還需要翻越一座大山,爬過一段崎嶇的路,但這座大山,這段崎嶇的路,終究阻擋不了我們,因為這就是時代大勢。
美國要麼跳下大坑裡,和胡塞幹一仗,要麼就在和小薩勒曼的爭吵中,無奈地看著沙特轉向,這是一道二選一的單選題,也沒有第三個選項。
身為世界霸主,就得有世界霸主的樣子。總想著又享受霸主的紅利,又不承擔霸主的成本,哪有那麼多霸王餐給你吃。
——————————————-
點選購買盧克文新書《燃燒1864》↓
優惠活動:1本減5元  2本減12元  5本減51元 
———————————————-
為什麼推薦大家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從19年至今,我們的知識星球已經累計2500+篇優質文章,累計輸出文字400萬+,花一年的錢看五六年的全部文章,而且好評也是源源不斷。
現在加入我的星球,工作日幾乎每天更新一篇時政深度點評,瞭解我們對各類新聞熱點的見解,和我們一起進步。
如今,已有40000+讀者加入我的星球,和我們一起重新開始認識世界的底層邏輯和本質規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