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也有招聘鄙視鏈!最新目標校名單曝光

放榜季選校大有講究
別讓夢校變成滑鐵盧
特別是想學CS的留學生們
哪些學校名聲不大,但公司招聘從不落下?
哪些學校title很足,但公司從不踏入?
今天就站在科技圈的角度
和大家好好說道說道
1
科技公司最愛的大學名單更新
關於科技目標校,留學圈是眾說紛紜。甚至12年前關於“科技公司從哪些大學招人”的帖子,現在也很有熱度:
cr reddit,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今天我們就挑兩個比較典型的榜單,給大家分析一下科技公司最大的人才輸送地,都有哪些學校~
科技公司校友數量最多的大學
Hub.com分析了超過700,000個LinkedIn上的個人資料,用來確定最有可能在全球50強科技公司找到工作機會的大學有哪些。Hub.com的排名指標也非常簡單粗暴:學校在Top 50科技公司中工作的校友數量
排名前20的學校列表如下:
cr Hub.con
Hub.com公佈的前20名大學中,有13所美國大學入選。關於這份榜單,最不令人意外的可能是,斯坦福大學的畢業生在Google、Amazon和Apple等頂級科技公司就職的人數最多,達到了16,326人,灣對岸的UCB以16,124人位列第二。
Hub還分別統計了Top 20科技企業中各大高校校友的人數。
cr Hub.con
看看彙總資料,Meta、Amazon、Apple、Netflix和Google這些矽谷大廠都各有偏愛。
Meta、Google、Uber及Twitter都超愛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Amazon、Microsoft是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校友聚集地;
蘋果超愛斯坦福的學生,在Poets & Quants的MBA初創企業年度榜單裡,斯坦福大學MBA畢業生成立的初創公司融資金額是最高的。
Netflix則是南加州大學校友最多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南加大的電影藝術學院是其最出名的學院。
另外還有一些可能不在大家意料之中的學校,則是因為地理位置上近水樓臺先得月:
Tesla和eBay校友最多的大學是聖何塞州立大學SJSU綜排200+,但位於矽谷中心地帶,像Tesla在Palo Alto有辦公室,在Fremont有製造工廠,聖何塞正好處於兩者之間。
Intel校友最多的大學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Intel在亞利桑那州有長期的佈局,1980年就在Chandler開設了第一家半導體工廠,如今在當地有眾多業務,員工數量眾多。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位於該州首府,與Intel距離非常近。
進科技公司比例最高的美國大學榜
如果只按照“進大廠總人數”排名,基於公立大校的學生基數,一定永遠霸榜。
針對這一問題,collegetransitions透過分析LinkedIn上約200萬美國職場人士的公開資料,統計了Microsoft、Google、Apple、Amazon、Meta、Salesforce、NVIDIA、Adobe、Cisco和LinkedIn這10家頂級科技公司的近3萬名初級工程師和IT員工的本科母校,得出了兩份榜單
  • 絕對數量榜:統計哪些學校輸送的畢業生最多👇
cr collegetransitions
  • 人均比例榜結合學校本科規模,看哪些學校雖小但進大廠的比例超高👇
cr collegetransitions
我們重點關注一下第二個榜單。
可以發現,除了綜合性大學外,文理學院Harvey Mudd也被列入其中Harvey Mudd是唯一入榜的文理學院,雖然collegetransitions蒐集到的Employed資料只有13,但在這份30所學校的總榜中,Harvey Mudd已經排到了第16的位置,比耶魯(#20)、NYU(#21)還高。
一般來說文理學院適合商科類求職而不是工科類。Harvey Mudd榜上有名,一是因為開設工科課程的文理學院比較少;二是Harvey Mudd的理科是真的非常強,很多學術界知名理科教授都是從Mudd畢業的,Harvey Mudd的CS學生更是矽谷的搶手貨。
cr Harvey Mudd
Harvey Mudd應屆畢業生去向
另外,像NEU東北大學和Santa Clara這種在US News上50名開外的學校,也是矽谷科技公司眼裡的香餑餑
處在科技中心的Santa Clara,NEU在矽谷也設有校區,課程設定與當地產業需求緊密結合;雖然綜排名不高,但NEU比較偏科,其工程學院和計算機科學學院備受推崇,更適合科技求職。
總的來說,科技目標校的屬性還是比較穩定的,可能不同學校的排名會有輕微上浮下調,但整體變化不會太大。想了解更多目標校名單,可以諮詢下方小助理獲取【留學生求職地圖】以及【求職白皮書】檢視~
2
2025年的科技求職,目標校只是輔助
進了目標校不等於求職100%上岸,UCLA CS專業GPA 4.0的學霸找不到工作已經是2025年科技求職常態:GPA 4.0也沒用,UCB教授揭露CS畢業生慘狀,太唏噓……
一般來說,目標校有更好的求職資源的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求職壓力,因為同為目標校的校友皆為精英,學術成績、專案經驗、競賽成果個個出眾,要在眾多優秀人才中脫穎而出,難度可想而知。
但WST每年都有來自目標校的同學,斬獲來自矽谷MAANG以及各大金融公司軟體工程師的Offer:
UCB研究生學員
Amazon Sunnyvale Office
2025年校招全職(非轉正)
Georgia Tech本科學員
Amazon Austin Office
2025年暑期實習Offer
MIT本科學員
Google Mountain View Office
2025年暑期實習Offer
Duke研究生學員
Oracle Malvern Office
2025年暑期實習Offer
留學生身處非目標校也不代表永遠等不到科技公司的橄欖枝。WST另一位在矽谷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目前在Google就職的Oden導師就來自非標校:

*點選圖片檢視導師分享
Oden導師在分享中就明確表示:很多科技公司特別是大型科技公司,在簡歷篩選以及面試環節不太在意你來自哪所學校,而是以結果導向。而且很多像來自MIT、Stanford等名校的學生,大部分都去讀博或者去當教授了;二來申請科技公司的學生背景特別雜,面試官更多是看你面試做題(主觀題/客觀題/程式碼題/問答題等等)的表現。
WST就有不少來自非目標校,比如JHU(不在上述兩份Target School榜單中)的同學,斬獲科技公司的Offer:
JHU PhD學員
Amazon Arlington Office
2025年暑期實習Offer
Virginia Tech本科學員
Robinhood Westlake Office
2025年校招全職(非轉正)
在卷翻天的2025年,拿到科技公司Offer的同學都有哪些特質?
科技公司眼裡的優秀候選人長什麼樣?
目標校之外,大部分科技公司對於候選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很客觀的打分標準,即使每個公司打分表不一樣,但下面這幾個方向也是大家在面試的時候總結出來的,簡單概括一下:
1、簡歷
簡歷上的內容只會給面試官一個印象分,比如說你簡歷上寫著你是學法語的,但你還是來Google面了一個軟體工程師的崗位,面試官只會有心理活動:你學法語的做SWE靠不靠譜?
簡歷並不會直接作為面試官判定你過不過面試的一個標準,只要你進面試環節了,面試官都會好好走程式給你出題。
2、硬技能
你的程式碼寫出來,要風格正確,要邏輯清晰,要結構統一。你的演算法到底選擇得正不正確,資料結構的使用是不是有考慮到各種題目中給出的情況。
Amazon就非常看重候選人的軟技能,面試過程中也會圍繞CEO Andy提出的culture——Leadership Principles展開提問,在Online Assessment裡還有個personality test,給你一個scenario,然後有option A和option B,會問你在這種情況下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3、軟技能
無論是什麼崗位,你進入工作狀態,一定是在一個有同事的環境下,你需要社交需要交流,所以面試環節的Communication也是面試官非常注重的一點。
越沒機會,越要Networking
人工智慧下的科技求職,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前段時間就有公司被曝官網上掛出的招聘都是幽靈崗位,純粹是為了顯示企業還在蓬勃發展,但其實並沒有headcount給到大家。
還有一種情況是,大公司有非常嚴格的招聘制度,HR和用人部門之間的溝通可能存在一定的miss communication,比如說HR po出來的崗位要求你會Python就夠,但在用人部門看來,這些技能只是基礎,你符合HR的標準但不一定滿足用人部門的需求,所以有同學明明看著自己的簡歷和崗位JD很符合但沒有面試,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留學生如何高效且準確找到那些正在招聘且真實有headcount放出來的公司和崗位呢?Networking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WST有位2025求職季拿下Amazon Fulltime offer的學員Erin,就分享過自己透過networking拿下Referral的過程:

    Erin
Amazon的實習面試機會,我是透過Networking獲得的Referral。除了Amazon我還拿到了多家科技公司的Referral,所以大家不要只盯著網申,也有很多position不會在官網上放出
在此,我想說的是北美求職Networking都是必不可少的,我會傾向於找校友做networking,一般來說成功率會比較大。期間WST mentor也會regularly follow up,根據我的需求安排對應導師指導networking技巧。
*戳頭像瞭解更多Erin的上岸分享
如果大家在networking上毫無頭緒,可以聯絡WST的小助手領取相關資料包~
不經過正規化和魔鬼式的訓練,何談年薪百萬?
備戰2026求職季
報名VIP專案,掃描下方二維碼
聯絡WST團隊諮詢專案~~
宣告:所有學員斬獲的高薪崗位實習/全職offer,均是透過WST的求職專案達到自身實力過硬,符合公司錄用標準的前提下透過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請所獲得。
點選這裡,更多求職資訊盡在WS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