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導讀:
高校LP陣容又添新軍。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股權投資行業正吸引著各方力量的踴躍入局。
隨著科技創新進入"深水區",手握源頭技術的高校正從幕後走向臺前,正逐漸成為行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新興勢力,尤其是高校LP。
日前,高校LP陣容又迎來了新陣容,這次又是復旦大學。
又一支母基金
3月29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健康產業大會在廣州南沙隆重舉行,大會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廣州產業投資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南沙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值得關注的是,大會現場,由廣州產投集團與復旦大學廣州南沙粵港澳科技融合創新中心共同發起設立的廣州產投-復旦未來產業母基金隆重啟動。
據介紹,本次廣州產投—復旦未來產業母基金的目標規模為10億元,重點投向復旦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專案、復旦大學校友和生態圈創新創業專案,覆蓋生物醫藥與健康、智慧裝備與機器人、智慧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等前沿領域,匯入更多社會資本。
在此之前,復旦大學已先後設立了首期規模10億元的復旦科創母基金和復旦科創投資基金。而此次與廣州產投合作設立的廣州產投 — 復旦未來產業母基金,則更多地展現了高校跨區域合作模式,為高校在股權投資行業的發展開拓了新路徑。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學術高地+產業腹地”的聯姻模式,既破解了高校本地轉化資源有限的困局,也為大灣區匯入頂尖科研資源開闢了新通道。
廣州產投表示,此次設立的廣州產投—復旦未來產業母基金不僅是廣州產投與知名高校深度合作的重要橋樑,更是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大灣區建設的生動實踐。
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則表示,復旦大學作為知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頂尖大學的過程中,主動服務大灣區建設,融入新發展格局。透過佈局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深入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融合發展和相互賦能,服務地方形成高效協同的創新生態體系。
高校相繼入局
近年來,國內高校在股權投資領域的參與度持續攀升,佈局形式也日趨多元。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新增的高校LP陣容中,天津大學、香港大學、中南大學、上海交大等相繼入局。眾多高校或是牽頭髮起,或是參與設立/出資科創基金,而2024年,高校參與設立基金的規模更是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
FOFWEEKLY釋出的《LP全景報告》顯示,2024年,諸多高校紛紛設立高校設立科技型基金會,透過獲得地方國資和上市公司捐贈與合作,大力支援科研專案成果轉化。據統計,2024年高校總計新成立4只基金,相繼出現在公眾視野當中,整體規模達到170億元人民幣。
報告進一步指出,與國外相比,我國高校教育基金在股權投資領域雖有所發展,但整體仍處於起步期,管理規模和數量相對較小;高校、教育基金一般通過出資基金和直投兩種方式參與私募股權市場;根據基金設立情況,新設立基金全部專注於科技成果轉化,規模大小與自身專案儲備數量有關。從出資事件來看,出資高校基金集中於985、211等知名院校,並圍繞學校優勢學科選擇知名頭部管理機構或與本校有一定淵源的機構。
在硬科技時代,越來越多高校不再滿足於基礎研究端的突破,而是透過資本紐帶深度介入產業化程序。與此同時各地為大力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紛紛佈局,包括四川、湖南、江蘇、安徽等地均有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落地。
當下,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高校參與股權投資的熱情愈發高漲,專注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長期投資的重要性也愈發受到關注。
據我們觀察,當下高校在佈局股權基金時呈現以下趨勢:
1.參與股權基金的高校數量不斷增加
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股權資產和長期投資,積極參與一級市場的投資活動,這為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更多的資金支援。
2.佈局形式及參與主體更為多元
過去,多是校友基金承擔起股權出資的角色,而今越來越多高校直接牽頭髮起或設立基金。另一方面,高校的佈局形式也更多元,不僅有高校做VC、直接出資GP,還主動發起設立母基金。合作方的結構也更加豐富,攜手政策型資金、產業資金等共同為推動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3.運營思路更加開放
此前,高校參與股權投資尤其是捐贈基金在佈局股權基金時整體滲透率較低,涉及流程審批時間長等問題,而今在市場環境的影響下,高校參與股權投資的優勢愈發凸顯,整體心態更加積極、開放。而此次,高校跨區域合作也為行業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儘管與海外市場相比,我國高校參與股權投資仍存在一定差距,但隨著高校基金影響力的逐步擴大,越來越多高校主動順應市場變化,加入股權投資陣營,這無疑將為高校基金未來的運營發展開闢新的思路,也將為整個股權投資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結語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高校在股權投資領域的優勢愈發凸顯。其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前沿的科技研發專案以及龐大的校友群體,相較於普通的GP/LP,高校在一級市場佈局中展現出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人脈優勢。
越來越多高校進軍股權投資市場,不僅為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注入了充裕的資金,也為股權投資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從投資角度看,高校的介入能夠為科技專案的挖掘與培育提供有力支援,助力中小科技企業茁壯成長。在募資端,隨著眾多高校參設母基金或出資設立基金,高校LP陣容不斷壯大,成為市場化資金的重要補充,為行業注入新的能量。
未來,隨著更多資金入局,高校在股權投資領域或將發揮更大作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每日|薦讀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