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讀書時沒暗戀過,一個會唱粵語歌的同學

先問一下,提到香港,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可以留言回覆了再開始看這篇推送。
哥前兩天刷到個影片,西安首趟直達香港的高鐵上,一小夥激動地唱起了《海闊天空》。
乘務員直接放起伴奏,不少乘客跟著一起“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評論區有人不理解這首粵語歌的傳唱度,一點進他主頁,果然,還是個高中生。
不要小瞧了708090後跟港樂的羈絆吶!
前段時間音樂綜藝《聲生不息》有一期,開局就放大招,15部港片剪輯成ost串燒,最後是陳小春和老哥哥們合唱《無間道》。
黃飛鴻、大話西遊、倩女幽魂、東邪西毒、英雄本色、功夫、喜劇之王、花樣年華……
聽的看的都讓人忍不住鼻頭一酸。
戲裡一幕一倩影,戲外一部一青春。
這時候再看大家對於開頭一問的回答,我猜十有七八都跟香港的文藝作品有關。
就像香港駐京辦發起的《愛上香港》問卷調研裡表明,影視歌等流行文化元素,是75%受訪者結識香港的起點,提及率最高的關鍵詞包括劉德華、Beyond、張國榮、TVB港劇等等。
而4837份有效樣本中,大家愛上香港、想去香港的理由卻是五花八門。
說起來,2024火了不少網紅城市,用網際網路話術叫,發現了流量密碼,接住了潑天富貴。
1月是討好式城格的爾濱,3月的天水靠麻辣燙一夜走紅,5月的朋友圈屬於阿勒泰,8月的大同成了“黑悟空”打卡聖地,11月還有個懷化因為理髮師曉華爆火……
哥將這些吸引人想去旅遊的因素稱為“旅張力”,反義詞即“旅縮力”,代表城市首爾。
當然,普通遊客去了大名鼎鼎的青瓦臺、景福宮會大失所望,但對於醫美特種兵和追星少女來說,首爾也自有它的好。
再說香港。
在廣大網友眼中,雖同屬特區,澳門的旅張力在於豪華酒店和賭場,臺灣的旅張力在於環島旅行和夜市,提到香港反而有些拿不準了。
工作室的大家七嘴八舌分析許多,最後結論,不是找不出,而是有太多。
下一站,銅鑼灣。
——這個地名在哥高中時那叫一個如雷貫耳,雖沒去過,卻神往已久。
香港的第一張名片就是,影視歌。
有人專程坐地鐵去經典影視劇裡出現的地方打卡,收集五顏六色的站名;
有人坐上一輛輛雙層叮叮車漫遊港島,在各個街道感受上個世紀的浪漫情懷。
下車再逛逛歌裡的“喜帖街”“芬梨道”“彌敦道”,以及“油尖旺”。
有網友說,陳奕迅的歌,絕無踩雷,但他推薦的餐廳,不必當真,因為他在英國留過學。
開玩笑。
香港的第二張旅遊名片,美食美景。
剛出爐的菠蘿包塞進一塊黃油,外酥裡軟奶香爆炸;加了麻油的碗仔翅再撒點胡椒粉,湯料濃郁口感絲滑;QQ彈彈的咖哩魚蛋、牛筋軟爛的車仔麵、各種口味的雞蛋仔都是必吃的。
很多小店看似平平無奇,走近才發現貼滿了明星合照,多去幾家,跟Eason拼桌也不無可能。
至於景點,迪士尼和海洋公園有童話意趣,港大港中文有校園風光。
海邊落日浪漫,有;港口軍艦熠熠,也有。高樓大廈林立,有;老街煙火氣息,也有。
被譽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維多利亞港當然絕美,抽象網友更愛成功人士的發財手。
在很長一段青春期裡,哥對“紙醉金迷”這個詞最深入的理解,就是香港。
文化多元,東西交融;金融中心,商業樞紐。
香港的第三、四張旅遊名片可以說是,大型活動、購物天堂。
有人去紅磡聽演唱會,去沙田看賽馬,去灣仔的展覽館品草間彌生和非遺銅雕;
新聞妹在海港城購入了第一隻大牌包包,哥也在波鞋街的潮牌裡迷失過方向。
與國際社會高度接軌的都市魅力,幾乎能俘獲所有型別的遊客。
所以,沒有人能一次就玩完香港。
加上籤注政策越來越友好,越來越多內地人實現了“想去就去”,也願意“一去再去”。
在前面提到的《愛上香港》調研報告中,58.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至少去過香港一次,其中超過96%表示願意再次到訪香港,更有25.7%去過6次及以上——相當震撼的比例了。
而尚未去過香港的2011名受訪者中,有73%表示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前往。
如果說愛上香港的心路歷程是從走馬觀花,到深層理解,再到融入核心。
很多內地人已經處在第二階段。
體驗過港娛情懷、城市風貌,還想感受多元文化、獲得新知。
哥去過兩次香港,第二次專門帶著爸媽,因為麥兜電影的一個情節。
身為春田花花幼稚園公認的黴豬手,麥兜選的彩票號碼一定不會中獎,於是他想到一個辦法,選了好多個號碼告訴媽媽麥太,讓她避開這些號碼買彩票。
果然,他沒選的那幾個號碼真的中了頭彩,麥太卻告訴他財不外露要裝窮。於是他倆還是過著最普通的生活,直到麥太某天在工作中病倒了,麥兜才知道他們沒有中獎。
麥太買了兒子那組“千萬不要選”的號碼:“你的手從小就又厚又軟,才不是黴豬手。”
“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也會信你。全世界的人不愛你,我也會愛你。我愛你愛到心肝裡,我信你信到腳趾頭。”
哥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麥太”,讓我們在“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的時候,也能對抗這個硬繃繃的世界。
到了香港,我帶著爸媽在星光大道上的麥兜蹄印前打卡,也吃了麥兜愛的魚丸粗麵。
感覺對這個城市又愛了幾分。


來呀 一起搞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