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期存款“失寵”?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郝亞娟 王柯瑾
“存得越久利息越少”的現象,正成為銀行業的“新常態”。
招商銀行APP顯示,某存款產品1年期利率為1.60%,而存5年顯示的利率為1.55%。這意味著,存1年反而比存5年更加划算。
一般來講,定期存款的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但從2022年開始,存款利率“倒掛”的現象開始出現。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此前釋出的資料顯示,隨著降息組合拳打出,存款降息空間開啟,且降幅相對較大。平均來看,3年期存款利率高於5年期。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分析,我國市場無風險利率下行是長期趨勢。從國外看,部分國家和地區還出現了存款“負利率”現象。對居民而言,如果資產配置中的中長期存款、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較多,那麼收益水平可能有所下降,建議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的關係,基於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理財需求,做好多元化資產配置。
5年期利率比1年期利率低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登入招商銀行APP發現,該行一款名為“靈動存”的存款產品1年期、2年期、3年期利率分別為1.6%、1.7%、1.95%,而5年期利率僅為1.55%。
記者瞭解到,多家銀行存在5年期與3年期存款利率“倒掛”現象,比如建設銀行3年期存款利率為1.9%,而5年期為1.55%。但5年期與1年期存款利率“倒掛”的現象還比較罕見。
董希淼向記者分析,存款利率“倒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這反映出銀行對利率走勢的研判,即銀行預判存款利率將繼續下行,主動減少吸收利率較高的中長期存款,所以中長期存款利率反而更低。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銀行短期內面臨流動性壓力,透過提高短期存款利率來吸收存款,緩解短期資金緊張局面。這是銀行強化資產負債管理、最佳化利率風險管理的措施之一。此外,存款利率‘倒掛’也與一段時間來短期存款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有關。”
不僅僅是利率“倒掛”。記者查閱多家銀行存款產品發現,部分銀行暫時不推出中長期存款產品。如3月7日,記者登入中關村銀行手機銀行,該行除通知存款外,只有6個月、1年、2年期存款產品。
“不同銀行資產負債情況、資金期限結構存在差異,因此,存款產品及其定價策略往往也不同。”董希淼表示。
投資者的困惑與抉擇
“現在5年期存款利率比1年期還低,確實有點困惑。存長期反而利息更少,是不是銀行還會繼續降息?”一位投資者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疑問。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建議,對於普通儲戶而言,在當前利率“倒掛”的情況下,選擇短期存款(如1年期)可能更划算,因為收益更高且資金靈活性更強。除了存款,可以考慮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或貨幣基金,以獲取更高的收益。
“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利率仍然處於下行趨勢,存款利率還有可能繼續下降。”董希淼分析認為,“居民可從自身風險偏好、投資需求、投資能力等出發,做好適合個人和家庭的資產配置。如果追求穩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配置一部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以及國債等產品。如果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適當增配股票、偏股型基金以及黃金等產品。”
“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存款產品。如果希望獲取更高的收益,但又不想承擔過多的風險,可以選擇一些風險相對較低的短期存款產品;如果願意承擔一定的風險,可以考慮一些高收益、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或者基金等投資品種。”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餘豐慧提醒道。
*本文不代表鳳凰網財經觀點,轉載已獲授權。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