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海銀還是明著爆了。
什麼叫明著爆?有明著爆就有暗著爆,去年12月,就暗著爆了。
暗爆的意思是:不兌付。去年12月就有新聞說幾百億不兌付了;
明爆的意思是:再也不會兌付了,因為經過調查已經知道,底層資產都是扯犢子。
簡單介紹幾句好了,其實也沒啥新鮮的。
一,海銀是行業前三,老大中植吧,老二諾亞,老三就是海銀了。老闆河南人,公司開在魔都;
二,截至2023年6月末,海銀財富在全國91個城市擁有185個財富管理中心,1749名理財師,46627名活躍客戶,平均一個理財師傅服務30個客戶;
三,跟中植甚至諾亞不一樣的地方是,前兩者好歹還是在真投,比如中植是炒股搞房地產,諾亞我知道他們其中一個業務是做供應鏈金融,海銀呢?海銀是一大堆空殼公司,搞了個規模超過700億元的“巢狀資金池”。底層資產,絕大多數是子虛烏有,也就是說,海銀就是個老鼠會,借新還舊的純粹資金盤。
寫到這裡,我都想笑。昨天寫了這個:再不嚴查,真的要爛透了……
看完海銀的故事,自然也沒啥好說的,該咋查咋查吧。
這種公司,你要說背後沒得保護傘,怎麼可能呢?當然現在也很難透過資金追蹤查了,幾百個公司來回倒騰,化整為零化靈為整,拆東補西,借新還舊….當年那麼風光的時候往來皆冠蓋,現在樹倒猢猻散。講真,真拿到好處的,一是查不到證據,二是都不簡單,估計最後也就是老闆高管頂缸了事。
發幾個2019年海銀廣州的年終答謝會,在麗茲卡爾頓,看看這排場,當然羊毛出在豬身上就是了:

當時雪球上是這樣寫的:海銀財富總裁王滇,海銀財富首席投資策略官惠曉川,海銀財富副總裁馬守斌及海銀財富合作機構五牛控股首席戰略官祝欣剛,五牛控股高階副總裁馬林慶,黑盛控股高階合夥人、海鯤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張恩宇等眾多行業專家與450餘位高淨值客戶共赴這場財富思想盛宴,探尋投資趨勢,展望財富機遇…
我現在最愛看到這種話,財富思想,投資趨勢…..一群騙子和傻X在一起聊思想聊趨勢,噗…….





弄點不值幾文的破茶硬說喝了會升仙:

擺點義烏定做的不知道什麼玩意:

然後衣冠楚楚:

聽者感覺良好:

專注的學習思想和趨勢:

海銀雖然也就是個搞高階資金盤老鼠會的,但他們也算盜亦有道了,不坑窮人嘛…窮人是大多數,不坑窮人就是不坑大多數嘛。
甚至從大局來看,對社會還起到了一些淨化作用:為金融界安穩做了一定的貢獻。此話怎講?我給你排一下哈。
投給他們的,是不是過剩資本?肯定是吧!那麼這些過剩資本投到哪,算好呢?
房地產?過剩!製造業?!商業體?過剩!投什麼,都只會增加過剩產能,給做生意的正經人增加競爭對手,加劇內卷對不對?
你就說有什麼好的,還需要資本進入增加產能的地方吧!
你是開奶茶店的,你希望你旁邊再開幾家?
你是做拼多多的,你希望有人用更低價跟你玩?
就算你是開發商,真拿了海銀的錢,造了一堆大樓,除了製造了一堆建築垃圾,又有什麼價值?

還不如空殼東西倒騰倒騰,至少沒有生產出更多的垃圾。
站哪個角度,都不希望不是嗎?海銀的第一個貢獻,就是消滅了過剩資本,避免了這些資本加入內卷競爭。
第二個貢獻,縮小了貧富差距….
弄了一大堆假公司,來回倒騰錢,要交稅吧;這麼多公司要註冊要打理,得有成本吧,是不是養活了不少代帳公司,代理公司?在這些公司工作的是小人物吧,掙到生活了吧….
海銀的工作人員,除了高管估計下面要退賠坐牢,租的大樓物業,保安,前臺小妹,普通工作人員還是掙到生活費了吧,這不是很好嗎?
把過剩資本從不需要的人手裡,轉移到要掙生活費的人手裡,也算刺激了消費,促進了就業,而且沒有造成更多的過剩服務和產能。
簡直讚的不得了。
第三個貢獻,彰顯了神明的公正,均值迴歸。
財富這個東西就是水,流到東流到西….
誰該掌握?時代的幸運兒?還是低劣的機會主義者?
都是過客嘛,有德者擁有之….但德行也是動態的,昨天有運氣不代表今天有,今天有德行不代表明天有…財富就在人之間流來流去,流民社會的不穩固性,財富怎麼可能穩固的留在某些人手裡呢?
流動起來才是天道嘛….你就看看上面那幾個照片上人的面相,像有智有德的樣子嗎?
不像,不像怎麼辦?自有來收的人。
海銀就不自覺地扮演了這個角色而已….就像大草原上的鬣狗,生物界的細菌病毒,為大自然的清潔和迴圈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也彰顯了天道的公正和無情。

至於海銀自己的命運,當然是有罪則罰。
法治化、市場化,堅持人民性,堅持政治性。
法治化就是依法查處不法分子;
市場化就是投資有風險,自負盈虧;
人民性和政治性昨天說過了……
所以看到這個爆雷,把我給逗笑了…..

(免責宣告:本文為經濟學教授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或者購買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或者購買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