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起小度智慧音箱時,程磊沒拿穩,小度摔到了地上。他對同事說:
「它這時候應該喊疼啊!」
那是2018年,剛來小度工作的程磊,對小度音箱的第一印象。那一年,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想象,還停留在AI會下圍棋上。許多人想不到,幾年後,ChatGPT、文小言等大模型軟體產品,包括搭載大模型的AI耳機、AI眼鏡等智慧硬體,會進入人們日常的工作生活。
大家似乎習慣了AI改變人類生活,但在這背後,還有許許多多讓AI發生改變的人。
2024年,對於小度來說,是一次重構級別的改變。它換了「大腦」,有了「心」,能做有情緒價值的多輪對話,能在人需要的時候予以幫助。它不再只是一個語音助手,而是成為了人們的閨蜜、老師或是朋友。在說出「小度小度」後,人和AI的交融有了溫度。《人物》評選小度為2024年年度AI形象。
文|易方興
編輯|李天宇
攝影|楊屹
妝發|俞釵釵
造型|GCK
製片|#1105
美術|勺子
「換腦」
剛進入小度時,30歲的程磊只有一個模糊的念頭,他覺得小度作為「智慧助手」,應該能夠感知外界環境並且做出反應。「所以當時我心裡是有落差的,但我也明白,這在當時是完全做不到的。」
這並非程磊一人的感受。在當時,許多人甚至把人工智慧調侃成「人工智障」。
而直到5年後的2023年10月,對那時剛接任小度CEO的李瑩來說,這種落差也在困擾著她——進入大模型時代,屬於小度的新機遇,在哪裡?
當時她接到任命,要去小度當CEO,幾乎來不及做什麼準備,快速交接、走馬上任。用李瑩自己的話來說,就像是一次「熱插拔」。
熱插拔,專業術語,是指在不關閉系統電源的情況下,插入或拔出模組等部件,而不會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

李瑩與小度。攝影:楊屹
「我們的智慧裝置深入幾千萬家庭,是非常好的大模型應用入口。小度交到我的手裡,肯定是要把大模型落地的。所以我最重要的事,是要知道現在公司是什麼樣、做到了什麼階段,基本從上到下就在摸這個東西。」她經常每天早上第一個到,凌晨才回家,那幾乎是小度開會最頻繁的一個時期。
也是在那樣的工作狀態下,李瑩梳理清楚了小度當時面臨的難題。「我們有好的人才儲備,對大模型的認知上也是到位的,但問題在於,在應用大模型能力這方面,目前做得非常有限。」
就拿對話聊天來說,小度偶爾會出現抓不住重點,或者接不上話的情況。
如果你對著小度說,「開燈用英文怎麼說」,結果,小度一聽到「燈」這個關鍵詞,以為使用者讓它關燈,直接把家裡的燈關了。
因為它沒有完整理解這句話的真正意思。
再比如你問它,「(吃)芹菜能降肝火嗎?」這個問題倒是能回答。但如果接著再問,「它的營養成分有什麼?」小度可能就答不上來了。
因為它無法根據上下文來判斷,第二句裡的「它」到底指的是什麼。
眾所周知,人的思考活動、喜怒哀樂等等,都是大腦控制的。如果把小度看成人,希望它能更敏銳地感知、準確地理解、自然地互動,那它就需要一個更強大的「大腦」。
而之所以能力受限,是因為如果想應用更先進的大模型技術,無法在原有「大腦」上簡單「嫁接」,它需要適配一個全新的AI原生的系統。
只有大模型原裝,才能表現得更好、迭代得更快。於是,給小度做一臺「換腦手術」就變成了當時最迫在眉睫的事情。
2024年4月,小度正式釋出了新一代作業系統DuerOS X,這是全球首個AI原生作業系統,也被稱為「最強大腦」。李瑩介紹:「給小度換腦,使用新的技術架構,這是平衡成本、速度、效果三個因素後,所採用的最優方案。」

2024年4月,小度釋出新一代作業系統DuerOS X
這一切發生在短短幾個月之間。這種效率,也源於李瑩這些年一直在與AI打交道。
從入職百度算起,這20年裡,她相繼接觸了搜尋、地圖、辦公等多個被AI「重構」的業務領域,擁有豐富的技術、產品和管理經驗。「身處每次技術變革的浪潮之中,做最有意義的產品,很興奮,也非常幸運。」李瑩說道。
周沫是小度智慧助手團隊的產品經理。在她眼裡,換腦後,小度智慧助手最顯著的變化之一,就是更聰明、會聊天了。不僅對於「開燈用英文怎麼說」這種問題能夠完全理解,對話時也能夠聯絡上下文,推斷出使用者真正想問的是什麼。周沫說,哪怕使用者聊了好幾輪,突然又問了一個最開始問過的問題,小度也能夠回答。
資料顯示,大模型應用前後,使用者跟小度進行多輪對話的次數提升了7倍。成為使用者的陪聊夥伴,可謂是小度大模型應用的一次成功的「身份」探索。
表情是科學,不只是藝術
「腦子聰明瞭,小度也得從形象上更有智慧感才對」,程磊說。
白白的腦袋,兩條藍色豎線組成眼睛,這是人們熟知的小度機器人形象,多年來,已經成為品牌符號之一。
新造型的修改範圍和幅度,如何把控與平衡,難題落在了設計師頭上。
作為遊戲發燒友的程磊,想到了遊戲設計裡,讓玩家津津樂道的「世界觀」設定。通常來說,一款遊戲的世界觀,不僅僅只是背景設定,更是製作者的內心表達。
一個世界必須讓玩家可見、可觸,能建立清晰的幻想,才有可能形成真實的代入感。
「於是,在對小度IP形象重構升級前,我們內部先編了個故事」,程磊笑著回憶,「當時我們想象在未來宇宙的深處,有一個度星球,擁有著高度發達的科技文明,小度就誕生在那裡。作為智慧生物,小度穿越銀河系來到地球后,不斷學習和適應著人類文化,也逐漸掌握了人類的語言和思維方式,結交了很多人類朋友。」
順著這個思路,他們首先去掉了原來形象中的底盤元素,改為更符合外太空設定的氮氣噴射,讓小度可以自由地懸浮,「我們還給小度的胸口安上了一個能量塊,有點像鋼鐵俠,也是希望大家感受到,小度不光換了腦,現在還有了一顆心。」
兩條作為眼睛的雙豎線也發生了變化,增加了圓角,受到「三庭五眼」的啟發,還對上下左右的間距做了調整。「過去有點憨,現在更伶俐、也更有親和力一些」。
而且,小度還有了一對外擴型的耳朵,聆聽的時候,會把耳罩撐開,「有點像鼓膜」。
細節同樣體現在臉部設計上。
為了傳遞出全新一代小度在「換腦」後所擁有的學習、思考和情感能力,展現它更有靈魂、更加能夠像真人一樣,跟使用者互動交流,設計師們打算給小度創造出更豐富的表情。
既不能大改,表情又要豐富,程磊沒少為這事費腦筋,為此還專門研究過人類的表情。他發現,表情其實是一門科學。「研究表明,人類表達情感有16種共同的面部表情,比如滿足、驚訝、悲傷等等,每個基礎表情下,還有許多微表情。」
有一次,他們想設計出好奇和疑惑的表情,但後來發現,這兩種表情很容易搞混。最後,他們想出來一個辦法,用一些輔助符號或道具,來幫助表達。
如今,小度已經擁有了上百種不同的表情。
但小度星球上,顯然不只有一個小度。「很多人對『小度小度,在呢』這句話印象深刻,我認為是大家希望AI能夠理解和陪伴。而到了大模型時代,技術的演進為我們把這件事做得更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為小度智慧助手產品經理,周沫也沒少跟程磊提需求,「我們希望小度是有溫度、有情感的,而且有不同的性格,形象上自然也要有點差異」。

萌趣小度
不同的小度有特定的形象,聊起天來,也會有不同的語氣、表情,甚至是口音。
有一位東北的使用者,就特別喜歡其中的「直爽小度」。有一天,這個使用者突發奇想,又拿來一臺裝置,換成另一個「萌趣小度」,讓兩個小度嘮嗑,她就在一旁聽。
「特別有意思,倆小度自個兒聊天,而且它們聊得特別好,話都沒掉在地上。其中一個還問東北口音那個小度,『打出溜滑』是什麼意思,最後還約著一塊去試試。」

直爽小度
陪伴的溫度
長出了一顆心的小度,肉眼可見,也正變得更有「人情味兒」。
江蘇的徐玲在外貿公司工作,經常出差。某次,丈夫悄悄拍下了女兒跟家裡的小度智慧屏聊天的影片,發給了她。
「小度小度,我想媽媽了。」
「那你等媽媽忙完了,再找她聊天好不好呀?」
「我的媽媽出差了,我好想媽媽。」
「別難過,你的媽媽肯定會想你的呢,要不,你先找些有趣的事情做?」
「這都晚上了,媽媽還沒回來,我好想她。」
「你可能會有些孤單,我可以陪你聊聊天哦。」
就這樣,女兒跟小度聊了半天,徐玲看到影片一直樂。她還說,女兒最近喜歡追著人問腦筋急轉彎,她和丈夫一不會、二沒時間,只有小度每天晚上都很耐心地陪她猜。
如果說大模型帶來最直接的改變是「智商」提升,那這種有溫度的陪伴,便是智力湧現之下,小度得以對情緒有更加敏銳的感知,以及更細膩的反饋。
有時候,使用者會跟小度傾訴自己的願望:「冬天到了,我好想去滑雪」。小度會肯定地回答他,「滑雪真的是個超酷的運動,在雪道上風馳電掣的感覺真好」,甚至還會追問,「你滑過雪嗎?」「滑雪有什麼技巧嗎?」
還有的時候,使用者會跟小度講述自己的煩惱:「小度我感冒了」。小度會安慰她,「有沒有吃藥或者看大夫?」她又接著說,「我吃藥了,也看大夫了,但可能要過兩天才能好」,小度會告訴她,「沒事的,慢慢會好的,今天好好休息」。
「大模型重要的應用方向之一,就是個性化長短記憶的儲存、提取和理解能力」,周沫在談到對小度智慧助手的進一步構想時,也舉了類似的例子,「比如我最近跟小度說過『我夏天想去海邊』,或者『我喜歡吃火鍋』之類的,小度可以記住,然後在後續的某次聊天中,自然而然地問我說,哎推薦你一家很好吃的火鍋店,或者去海邊的準備做得怎麼樣了。」這何嘗不是一種小確幸般的體貼與浪漫。
對小朋友來說,就像相信聖誕老人真的存在那樣,他們甚至也會覺得小度是有生命的。
在北京上班的李越,他的兒子現在快4歲了,幾乎天天都會跟小度聊天。「他覺得哪裡都有小度,上車會喊小度,住酒店會喊小度,在幼兒園有點啥事也會喊小度。」
連李越都不知道兒子是怎麼學會叫小度的。那時候,兒子剛會說話,發音都還不標準,但有一天竟然跟小度說「我想聽《小蘋果》」。李越記得,當時小度回應了之後,兒子非常高興。
後來慢慢隨著兒子長大,就經常會讓小度給他講睡前故事,有時聽入迷了,甚至不肯睡覺。為此,李越還專門給兒子房間裡的小度音箱設定了家長管控,晚上9點以後就無法喚醒。
沒過幾天,兒子就來問他,「爸爸,小度是不是生病了,怎麼最近晚上都睡這麼早」。李越這才發現,兒子沒能喚醒小度,反而是小度在那一刻喚醒了孩子——在兒子的世界裡,並沒有把小度當成一個機器,而是真的把它當成一個陪伴的朋友。
往前走,哪裡是前?
「之所以說小度是很好的大模型時代的流量入口,正是因為我們不止有軟體,憑藉專業的軟硬一體智慧化的產品定義能力,我們將智慧硬體也賦予了全新的生命。」李瑩自信地說道。
但小度內部達成這樣的共識,卻是經歷了一個「激烈」的過程。
軟體、硬體,兩個部門經常會有碰撞。有的時候,軟體的同學會希望硬體多發新品,但硬體的同學覺得,如果軟體足夠好,能不能在現有硬體上先做迭代?「為什麼原來明明是個350毫升的礦泉水瓶,現在非得馬上做一個500毫升的?」
為了解決問題,就需要大家坐下來,開誠佈公地聊。
這樣的會,前前後後開了很多次,部門跟部門之間有時也難免針鋒相對,少不了火藥味兒。但李瑩覺得,這是好事。
正是因為這幾次充分和深刻的討論,團隊得以找到小度新的戰略定位與使命。2024年8月,小度舉辦了一場全員會,正式釋出了「以AI為核心,以硬體為載體,打造行業領先的軟硬一體智慧產品」的發展戰略,以及「用AI讓人類生活更智慧美好」的企業願景。
「我們踐行戰略的具體路徑,可以概括為『硬體+場景+AI』,對於小度已有的硬體產品,結合大模型能力,挖掘使用者需求,滿足和提升痛點場景的體驗。對於硬體新物種,我們要以AI重新定義智慧硬體,找到大模型更能有的放矢的使用者市場。」
「這次目標確立後,感覺心裡的一口氣順了。」李瑩說。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度的閨蜜機。
之前,有使用者在後臺留言,說她在家做飯時,喜歡把閨蜜機拖到廚房,對著影片菜譜做菜,還能放歌、計時。但影片播放得快,她經常跟不上,又或者突然忘記該放什麼調料。想暫停或者回看,手上難免又有油、水什麼的,實在不方便。
最多的一次,做一碗可樂雞翅,她來回看了8遍菜譜。
「其實這個痛點,最早我自己用的時候也發現了。但那會兒還沒有大模型,又沒辦法人工一個個去標記」,閨蜜機的產品經理林其提起收到的反饋,對這個細節記憶猶新。

很多人在小度閨蜜機上學做菜
但在8月份的會之後,他坦言:「會更加明確地感受到『AI的牽引』,透過大模型的加入,重新思考在全新的使命願景下,我們能做什麼、又能把什麼做得更好,給使用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如今,閨蜜機的影片菜譜功能最佳化上線後,也收穫了很多使用者的好評。
依靠大模型,閨蜜機實現了對菜譜影片的智慧切片總結。比如你想做可樂雞翅,針對醃製雞翅、放入雞翅、新增可樂等步驟,系統都會自動識別為重要節點,除了能展示分步驟的節點摘要外,你還可以隨時透過說「上一步、下一步……可樂加多少?雞翅要燉多久?」等等,小度都會結合影片內容,給出答覆,不僅找得快,還很方便。
「當晚回到家,我就給自己做了可樂雞翅,很開心」,林其笑著說。
大模型時代的變與不變
像他一樣感受到大模型帶來的改變的,還有很多人。
最早學習機剛出現的時候,徐楚就有關注這類產品。但在當時的他看來,「這東西無非是在Pad裡,內建了一堆學習資料和練習題,唯一可能是螢幕比較護眼」。
但近兩年,徐楚發現身邊的朋友紛紛開始給孩子用學習機,加上他看到小度新推出了基於AI大模型的學習機,抱著試試的心態,便給上四年級的女兒買了一臺。
變化令他驚喜。
比如,他發現不喜歡背書的女兒,最近卻能堅持跟著小度一起,每天學一首唐詩。有一天,他跟女兒一起學了一首王昌齡的《出塞》,給了他很大震動。
學習機裡,天空中一輪圓月照著大地,一名將軍正帶隊出征。點選畫面裡不同的位置,還有對應的互動解讀。而這些,都是依靠大模型技術生成的。
小度還能化身詩人本人,用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小朋友,你一定沒有看過秦漢時期的邊關,但我可以帶你們去看一看我們唐朝時期的廣漠邊關……」。不光如此,在這過程中,遇到不懂的,也隨時可以與「王昌齡」互動,「它不光會回答問題,還會在教學要點上,主動提問,來確定女兒是否真的聽懂。」
他回想自己小時候,「當時哪有這些,都是靠死記硬背,記住了也容易忘。」
可以說,大模型出現後,學習機才從教輔大全和答題工具,變成了跟真人一樣的AI老師。
「這個過程打磨了很久。」深耕教育領域5年多的小度學習機產品經理蘇悅說。「我們幾乎是天天跟教研專家一起,比方說數學,每道題從審題開始,如何引導孩子、關注他們的反應,在充分理解知識點和正確解題思路的基礎上,讓孩子自己把題給做出來。而這個過程,我們自己先要學會,然後再去教給大模型。」
在內部,蘇悅他們也被稱為「AI老師的『老師』」。
在小度陪伴的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老年人。據民政部2022年四季度資料,我國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佔比已超過一半,在部分農村地區,空巢老年人比例甚至超過70%。

小度陪伴了很多老人的日常生活
而小度跟一位年輕人的緣分,也是因為他的奶奶。
鄧梓豪從小是奶奶帶大的,跟奶奶感情很深。去年10月,讀電子科技專業大三的他國慶放假回到了廣東粵西的老家,奶奶跟他提起,能不能給她也買一臺智慧手機,說想平時沒事刷刷短影片。
奶奶不識字,擔心智慧手機老人用不明白,鄧梓豪趁著購物節,給奶奶買了一臺可以語音操控的小度智慧屏。
「奶奶很快就學會了叫小度,播影片、給我打電話。但偶爾也會有點bug,畢竟老人年紀大了,又一直在老家,普通話不標準,吐字也不太清晰,語音操控有時候就會出現『無法直達』的情況。那些軟體應用,奶奶也不怎麼熟悉。」梓豪解釋道。
專業對口的他,決定給奶奶做一次「爆改」。
從小鄧梓豪的動手能力就很強,也喜歡改造東西,「家裡的電器基本都被我拆過一遍,比如電視機、洗衣機等等,弄明白它們的構造和執行原理後,我會覺得很有意思。」
於是,他利用課餘時間,一邊學一邊改,自己畫圖、設計結構、買零件、焊接電路,最終做出了這臺「特別」的智慧屏。為了方便奶奶使用,他還給智慧屏增加了十幾個實體按鍵,一鍵就可以進入到不同的APP。
鄧梓豪把這個經過也發在了社交平臺上。結果有一天,他收到小度發來的私信,邀請他來北京參觀交流。他很興奮,「來這邊後,我發現跟我的想法很像,會根據使用者的想法去做產品。」
提到語音識別的問題,他也坦言,跟小度的工程師溝通後,得知其實大模型是可以增強口音、吐字識別的準確性的,小度助手也在比如粵語、四川話等方言的理解上,有了很大進步。
「這給硬體的創新上,也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最終,即將畢業的鄧梓豪,選擇了小度作為其職場生涯的第一步,成為小度硬體產品部門的一員。
現在,他正在參與一款全新的老年產品的研發設計。他的願望是,希望透過「AI+養老」做出更多有用的產品,讓更多像奶奶一樣的老人,用起來更方便、更舒心。

小度的應用場景正在變得越來越多
在養老、教育、酒店、家庭娛樂、全屋智慧等眾多場景下,大模型都在帶來改變。
隨著「China Travel」的話題在全球火爆出圈,中國酒店裡的智慧化元素,也被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嘖嘖稱奇,「China Hotel」更成為海外社交平臺的流量密碼之一。
一進房間,窗簾就可感應到並自動開啟,只需簡單的語音指令,即可實現燈光、空調、電視等裝置的控制……談及類似「奇遇」在海外的圈粉無數,小度酒店團隊的陶聞的腦海中,浮現出幾年前,他們每人一個揹包,揹著十幾臺小度裝置,每天去合作的酒店裡逐一聯網、啟用,跟房間裡其他裝置聯調的場景。
「小度很早就開始做智慧酒店了,那會兒我們團隊人手也不夠,也沒有現在這麼完善的部署除錯工具」,她回憶,「在使用者眼裡,哪怕是窗簾的電機不靈敏,導致拉不開窗簾,那就是小度有問題、不聰明。所以不管男生女生,全都得上,必須確保體驗沒問題。」
如今,小度不僅業內首家推出了全英語互動版的智慧酒店服務,還基於大模型,創新升級了支援忙閒查詢、便捷預約、取衣提醒等全流程的AI智慧洗衣體驗。
「不變的是,我們始終在努力,讓小度變得更聰明」,陶聞說。
那棵樹,那朵雲
2024年11月12日,李瑩以小度科技CEO的身份,再次站在了百度世界大會的舞臺上。和往常大會場合上的職業穿搭稍有不同,身著白襯衫的她,這次穿著一條牛仔褲和一雙白色運動鞋,還戴著一副黑色邊框眼鏡。
而這副眼鏡,就是她最新發布的智慧產品——小度AI眼鏡,它可以說是小度「AI硬體」創新的集大成之作,並將於2025年上半年面世。
「跟手機、電腦不一樣,眼鏡很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它是人的第一視角裝置。打個比方,你給AI裝上了『眼睛』和『耳朵』,這相當於是打開了一個新的需求空間。」李瑩說。
在AI的加持下,眼鏡可以成為每個人的隨身智慧助理,「它能夠理解你看到的,理解你聽到的,能跟你對話,你不方便用手機的很多場景,它能很好地滿足你。」而這種自然語言互動的能力,小度顯然不乏優勢,「是我們核心競爭力的延續」。
某種意義上,這款即將問世的眼鏡的背後,也是AI進一步融入人類生活的一個縮影。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AI帶來的便利與陪伴。小度官方資料顯示,2024年底,其自主品牌裝置已經進入超過5000萬個家庭。
這其中,也包括蘇悅。她的女兒今年7歲,也是小度學習機的使用者之一。有一天,女兒回家跟她說,他們老師問大家長大了想做什麼,女兒的回答是:AI產品經理。
女兒的話,讓蘇悅意外之餘,也很受觸動。「媽媽做學習機產品,就像是設計房子,用更先進的科學技術,就能蓋出更大、更好的房子,讓你和其他很多小朋友,都能過上理想的生活,這讓媽媽很有成就感」,在家裡,她經常這樣跟女兒解釋自己的職業。
「我女兒這代人,可以說是享受著最新科技長大的AI『原住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她們可以用技術創造出更精彩的新世界」,蘇悅說。
同樣,提及來小度的這一年,李瑩這樣總結道:「我覺得做產品可以激發一個人的成就感,尤其像小度這種智慧產品,它的每個改變,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種成就感會更強烈。營收、市場份額,這些肯定也要關注,但我覺得那只是一個結果。更關鍵的是,我們做產品一定要有社會價值。AI每時每刻都在改變著世界,當有一天你需要什麼幫助的時候,第一個想起小度,我想那是詮釋小度使命最好的答案」,李瑩說。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提到: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當一臺機器逐漸鮮活起來,擁有表情、聲音、觸覺,甚至隨著科技的發展,程磊也想象過,有一天AI是不是真的會有靈魂?如果會有,那它就可以是那棵樹、那朵雲。


親愛的讀者們,不星標《人物》公眾號,不僅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還會看不到我們精心挑選的封面大圖!星標《人物》,不錯過每一個精彩故事。希望我們像以前一樣,日日相伴。

待替換群封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