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口超萬米深井完鑽;兩個大型真菌新物種被發現丨科技早新聞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 
近日,福建龍巖永福櫻花茶園櫻花綻放,美不勝收。(來源:視覺中國)
S&T News
早新聞來了
20日,中國石油釋出訊息,中國首口超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日前在地下10910米勝利完鑽,成為亞洲第一垂深井。這是我國繼“深空”“深海”之後,在“深地”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南開大學研究團隊解決了純紅光鈣鈦礦電致發光關鍵材料穩定性差的世界性難題,研發出高效率與高穩定性兼備的純紅光鈣鈦礦電致發光器件(LED),為下一代超高畫質顯示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在《自然》。(來源:科技日報)
我國科研團隊日前成功實現全球首例基於整合光量子晶片的“連續變數”量子糾纏簇態。這一成果填補了採用連續變數編碼方式的光量子晶片關鍵技術空白,也為光量子晶片的大規模擴充套件及其在量子計算、量子網路等領域的應用奠定重要基礎。(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聯合多個單位,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發現兩個大型真菌新物種——雙孢小蘑菇和霜蓋擬疣柄牛肝菌。相關研究成果已分別發表在《菌物檢索》和《植物分類》。(來源:央視新聞)

霜蓋擬疣柄牛肝菌。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20日,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任務探測器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目前發射場設施狀態良好,正按計劃有序推進發射前各項測試準備工作,計劃於今年上半年實施發射。>>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20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釋出訊息,“拉索”成功捕捉到脈衝星尾部區域的超高能伽馬射線輻射,其光子最高能量達到300萬億電子伏特。這是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探測到弓形激波脈衝星尾部的伽馬射線輻射,預示著脈衝星尾部區域存在強勁的粒子加速過程。>>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19日至21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組織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專家赴福島第一核電站排海設施和附近海域,獨立採集待排放核汙染水、海水等樣本,並參與採集海洋生物樣本。(來源:央視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正式投運,該航站樓是全球首個設定在機場裡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館。據瞭解,這座博物館展出的文物以西安機場歷次建設出土的文物為主。(來源:央視新聞)
當地時間19日,波蘭航天局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獵鷹9”火箭的碎片於當日不受控制地經由波蘭上空的地球大氣層墜地。(來源:央視新聞)
一項新研究揭示,阿斯巴甜可能會對血管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研究人員認為,阿斯巴甜能夠導致動物體內胰島素水平上升,並進一步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研究20日發表於《細胞·代謝》。(來源:中國科學報)

Hot News
熱點推薦
《哪吒之魔童鬧海》中除了申公豹,還出現了原創角色——申公豹的弟弟申小豹,以及父親申正道,各有特色。明明是一家豹,不同的家庭成員卻有著不同特點。申公豹一家都是什麼動物?請專家科普一下↓↓

輯:王宇
稽核:朱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