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明年還要搞內卷?這樣不太好吧

13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跟國家要求不符吧。
– 1 –
今天,汽車行業傳來一個大訊息。
某車企巨頭為了達成2025年的降本目標:
要求供應鏈降價10%。
一石激起千層浪,雖說降本增效是製造業每年的要求,但是降這麼多有點狠了吧。

引發關注之後,最新的回應是:

行業慣例,非強制,可協商。
明年為什麼要降本?

據該車企巨頭表示:

2025年,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進入大決戰、淘汰賽
相同的觀點,友商李斌兩天前也說過:
行業最殘酷階段已來臨,只有少數車企可以生存下來。

怎麼生存下來,靠內卷和價格戰?不過行業對此意見不一。

年中就有過一輪關於內卷和價格戰的大討論,反對價格戰的

一方認為:

不要利潤的價格戰,只能造成偷工減料,虛假宣傳,而且會影響整個國產汽車行業的發展,不利於長遠技術突破,現階段不該內訌,而要抱團出海。
當然,這場討論之後半年過去,行業生態又發生了變化:
不止內部需求問題,而且外部需求也變了

美國和歐洲都舉起了關稅大棒,汽車行業首當其衝,所以只能繼續內卷嗎?

這跟國家的要求不太相符吧。
– 2 –
這段時間,政策取向比較明顯

1、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產業工人待遇。

2、擴大促進就業,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
3、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福利兜底。
說到底:
就是為了擴大內需消費。

上週對平臺經濟定調的時候也強調:

結合同一時間首富炮轟平臺價格戰,還是那個問題:

價格戰加劇了通縮的跡象。

這幾天寫這個話題的時候,很多人好像不理解這個邏輯,認為降價是好事,其實不然。

充分市場競爭帶來的降價,確實是多贏,有利於消費者,同時可以在供給端優勝劣汰。

但是不要利潤的價格戰則不然:
企業沒有利潤,員工收入不會增加,企業不擴大生產,甚至減少產能,員工就會失業,失業之後消費降級,產品繼續賣不出去,然後惡性迴圈,接下去就是加劇通縮跡象。

這就是為什麼,今年宏觀經濟重要的目標之一是:

促進物價溫和回升。
物價停止通縮,企業有了利潤之後,擴大生產促進就業,居民充分就業有錢消費,也就不怕物價溫和提高,整個經濟才能正向迴圈起來。

否則,物價降的再低,你沒工作沒收入照樣買不起。

這比大家一直呼籲的直接發錢重要多了。

– 3 –

結語
當然,企業的難處也是有的。
目前面臨雙重需求的壓力,只能選擇先活下來。
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出手了,經濟上刺激,政策上引導,繼續內卷不是辦法。
關於這部分,穩住不要慌。

推薦兩個文章,說的很詳細:

在經歷了兩個月的政策密集期,和兩週的市場低迷期,不少人的情緒開始冷靜下來,轉而期待第二輪刺激。
下個月中旬就有訊息了,不少人都提到一個關鍵問題,可能是第二輪刺激尤其需要注意的
關於關稅這部分,特朗普昨天不按套路出牌,反而釋放出一個明確的資訊:
這麼一看,其實沒有之前想的那麼悲觀,局勢也更清晰了
就這樣。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