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SUBSCRIBE to US

面向大眾的甲烷測量
在我們頭頂的高空,衛星追蹤那些將改變我們氣候的溫室氣體的破壞性排放。到目前為止,它們的資料一直是保密的,僅與企業或政府共享。甲烷衛星(MethaneSAT,https://www.methanesat.org/)正在改變這種狀況。該衛星於2024年3月4日發射,它將精確確定特定的問題區域,並更廣泛地追蹤甲烷排放情況。當這顆衛星在2025年初全面投入執行時,任何人都能夠獲取這些資料。想先睹為快嗎?你現在就可以檢視MethaneAIR的資料,MethaneAIR是一架研究用噴氣式飛機,它能夠收集大約四分之一甲烷衛星的資料量。

清理數百萬升放射性廢物
在華盛頓州東部的漢福德(Hanford)基地,第一批原子彈研發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核廢料目前正在滲入土壤並汙染周邊環境。現在,一項歷經數十年籌備的清理工作即將開始,透過將這些廢料轉化為玻璃來進行截留。這一過程被稱為玻璃固化,需要超過1100°C的高溫,差不多和火山噴出的熔岩一樣熱。廢棄物與二氧化矽和其他材料混合,在地下儲存罐中加熱形成熔融玻璃,然後倒入密封容器中變成固態玻璃。目前,漢福德玻璃固化廠(Hanford Vit Plant)正處於“冷除錯”階段,即設施已經啟動並執行,但為了測試正在處理非放射性材料。如果一切順利,真正的清理工作將於2025年開始(https://www.hanfordvitplant.com/vitrification-101)。

任何人都能駕駛的飛機
在美國,平均需要55個小時的空中飛行時間才能獲得私人飛行員執照,這還不包括數週的地面訓練時間。Airhart Aeronautics希望你只需一個小時就能準備好駕駛飛機。他們新推出的私人飛機——Airhart Sling,被設計得操作簡便、安全且儘可能容易學習(https://www.airhartaero.com/airhart-sling)。飛行員只需使用一根操縱桿,簡單地指向他們想要前往的方向,飛機就會隨之飛行,即使是在起飛和降落時也是如此。“Sling”的計算機系統會將這些操作轉換為對發動機和飛行系統的指令。首次試飛計劃於2025年進行,2026年開始向客戶發貨。然而,其初始售價為50萬美元,所以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讓任何人都能駕駛得起。

農業的未來
印度的農民正面臨著一場因債務、冗長的供應鏈和自然災害而加劇的金融危機。在印度,面積約為2萬平方米的小塊農田大約佔農場總數的80%,很難找到一種能惠及每個農民的解決方案。於是農業資料平臺(Agri Stack)應運而生。這個由印度農業與農民福利部(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armer’s Welfare)設計的資料庫,將把農民及其土地與政府機構和其他公司進行匹配,幫助農民獲取資金、知識以及早期自然災害預警。藉助一種名為統一農民服務介面(Unified Farmer Service Interface)的標準化協議,農業科技公司可以設計出他們知道能輕鬆融入整個系統的產品。到2025年初,政府的目標是讓6000萬農民在其網站上註冊,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還會增長(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tech/technology/agri-stack-database-to-cover-60-million-farmers-by-year-end/articleshow/111992317.cms)。

一種新型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發射器
SpaceX公司的Falcon 9和Falcon Heavy是世界上僅有的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助推器。但是一個新的挑戰者即將到來:Rocket Lab的Neutron火箭(https://www.rocketlabusa.com/launch/neutron/)。Neutron火箭將於2025年年中發射,它將能夠把13000千克的載荷發射到近地軌道,或者把1500千克的載荷發射到火星或金星。它將配備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助推器,該助推器被設計為能夠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其發射場安全降落。為了具有競爭力,“中子”火箭的目標是每次發射的價格為5000萬美元,略低於“Falcon 9”6700萬美元的標價。

盈利性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無人駕駛出租車預示著私密、直達且舒適的乘車體驗,直接通向未來。但是,在安全擔憂和擴張緩慢的情況下,還沒有一家無人駕駛出租車公司真正實現盈利。然而,中國搜尋巨頭百度預計其Apollo Go無人駕駛出租車將在2025年達到這一里程碑(https://en.apollo.auto/apollo-self-driving)。這支約500輛車的車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預計到2024年底隨著武漢新增計程車的加入,其規模將擴大一倍。百度已經運營了700多萬次出行服務。據該公司稱,這項服務實現盈利的關鍵在於,新的第六代汽車的製造成本僅約為2.8萬美元。百度計劃向香港、新加坡和中東地區擴張。

Java語言三十年
根據我們最新的頂級程式語言分類,2025年將是世界上第二大流行程式語言誕生30週年(https://spectrum.ieee.org/top-programming-languages-2024)。James Gosling於1995年5月釋出了Java,其重點是建立一種能讓不同裝置輕鬆相互通訊的程式語言。Java編譯器不是將程式碼轉換為在特定計算機上執行的典型編譯器,而是將程式碼轉換為位元組碼,位元組碼可以在任何裝有Java虛擬機器的計算機上執行。然後,Java虛擬機器將位元組碼解碼為裝置特定CPU的指令。這通俗地被稱為“一次編寫,到處執行”原則,使得Java能在網際網路上廣泛使用,並被許多不同裝置訪問。想學習Java嗎?現在開始也不晚!

為人工智慧機器提供更多記憶體
生成式人工智慧需要大量快速且強大的記憶體來延續其飛速發展的成果。高頻寬記憶體(HBM),一種垂直連線的動態隨機存取儲存器(DRAM)晶片堆疊,是用於訓練當今最強大人工智慧的高效能圖形處理器(GPU)的關鍵要素。下一代高頻寬記憶體是HBM4,預計在一個模組中可堆疊多達16個記憶體晶片。而它的前代產品HBM3E(這裡的“E”代表“擴充套件”,extended),從技術上講雖可實現多達16個晶片的堆疊,但目前釋出的最多隻有12個晶片的堆疊。HBM4還將擁有一個2048位的介面,每秒傳輸1.5太位元組(TB)的資料,比HBM3E的頻寬提高33%。預計動態隨機存取儲存器(DRAM)製造商將於2025年開始製造首批HBM4裝置(https://www.tomshardware.com/pc-components/dram/samsung-to-tape-out-first-hbm4-devices-later-this-year-sampling-begins-in-2025-report)。

一種新的摩爾定律機器
極紫外(EUV)光刻技術在工業上的應用(這是製造最先進計算機晶片的必備工具)才僅僅五年。但晶片行業已經需要下一代技術——高數值孔徑(NA)極紫外光刻技術了。這種技術擴大了系統能夠操控光線的角度範圍,從而實現更高的解析度。極紫外光刻裝置製造商ASML和歐洲研究機構imec已經聯合建立了首個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刻實驗室(https://www.asml.com/en/news/press-releases/2024/asml-imec-opening-high-na-euv-lithography-lab)。他們預計晶片製造商將利用他們的成果在2025年或2026年開始大規模生產。

微訊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新浪微博|IEEE中國
·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
往
期
推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