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股票操作計劃)的大戰略思路是:
2、9月底到10月8日的大漲以及之後一週的大跌,現在(2024年10月底)來看是上半年各種利空措施導致的超跌,因此只是暫時的修復行情。從9月23日到10月17日,還是漲了20%左右。
這個階段類似於2008年11月初推出的“四萬億”,但是當時股市的上漲力度遠不能和9月底相比。這當然是因為9月24日的各種“預推出”措施太牛了,也因為股市之前被壓抑得太厲害。
總體來看,經歷了一輪劇烈反彈之後,有一陣調整期是合理的。這就是10月17日以後的情況。但調整多久,各個板塊又如何走的?
3、週末我看了通達信的所有56個行業板塊,瀏覽了上千只股票。總體來看,我進一步確信了現在是股市上漲的初級階段。雖然北交所、科創板漲得很厲害,但它們的比例太小。主機板和中小創裡仍然有很多好股票處於很低的位置 —- 如果我們相信這是一輪牛市的話。
每輪牛市都是小市值、題材股、垃圾股先大漲,然後是稍微大一點的板塊、題材稍微弱一點的依次輪上,最後才輪到超大盤股。
為了行文方便,本文把小盤、題材、垃圾股,統稱為“小題垃”。
因此,之前被壓抑的中小盤好股、題材股,將跟隨北交所和科創板,開始第二輪大型的板塊輪動。
這一輪也一樣。北證50從9月13日的593.92點漲到10月25日的1389.01點,似乎,似乎差不多了。當然以後隨著牛市進行,北交所可能還會漲,或者繼續緩漲,或者經過一輪劇烈調整之後再創新高。北交所大概就這樣了吧 —– 個人觀點。
為什麼總是從“小題垃”開始?
因為要有牛市,先別管什麼經濟前景。首先是資金必須充裕。當一系列利好宣佈之後,場外觀望的大量投機和敏銳資金會一窩蜂進場,他們首先會進入“小題垃”,因為這些股票之前跌得太多,既有反彈動力,也有各種題材和所謂美好的預期。
於是,我們看到“小題垃”會大漲。這一輪的代表就是北交所。
那麼當行情繼續,當初在“小題垃”上炒作的資金,會逐漸不那麼“小題垃”的板塊或股票。比如進入“中題垃”,或者“中題好”,等等。最後是進入低估值的大盤好股。
重複一遍:牛市輪動的一般規律是:先是“小題垃”,再到更廣泛的“準小題垃”,再到“小題好”、“中題好”,最後是“大好” —- 也就是沒什麼題材的大盤好股票。
本文的這個觀點很重要,因為接下來該研究股票操作計劃了。
我看了通達信56個行業在過去十幾年的走勢。可以粗略地分為三大類:
一、2021年的高點比2015年的巔峰時還高,或者並不比2015年跌多少。經過了三年,現在比2021年跌得比較狠。
也就是說,它們還沒有從9月底的大反彈中恢復過來,那麼當然應該比較有價值。
這類股票有以下幾個板塊,我按估值跌幅排序。
1、醫療保健,目前相當於2021年高峰的40%。
2、化纖,目前相當於2021年高峰43%。
下面只寫百分比了。
3、4、5、6:電氣裝置,礦物製品,建材,化工,50%。
以上這些板塊,老鄧認為值得重視。
7、日用化工:58%。
8、食品飲料:60%。
9、農林牧漁:60%。
10、醫藥:60%。
11、工程機械:60%。
12、半導體:63%。
醫藥、工程機械跌得不多啊,因為裡面有一些長期好股,它們下跌困難,也就扛起了指數。而農林牧漁是21年漲得太多,總體高估,現在似乎還比較乏力。半導體已經炒過了,一直高估,忽略。
二、2021年的高點比2015年明顯要低,也就是2021年那波很多板塊的走牛,它們沒輪上。經過了九年,現在仍然那比2021年跌得比較狠。
這類股票有以下幾個板塊,我按跌幅排序。
1、網際網路,估值總體相當於2015年的20%。
2、商貿代理,25%。
3、4:文教,運輸裝置:28%。
5、6:傳媒娛樂,環境保護:30%。
7、8、商業連鎖,倉儲物流:33%。
我認為,以上這些板塊中都有很多極具上漲潛力的好股,尤其是一些營收、利潤早已大幅超過2015年、但總體漲幅不大甚至下跌的股票。
而下面這些用紅色標誌的板塊,是老鄧的偏愛,希望不要影響到你。
9、10、廣告包裝,房地產:35%。
11、多元金融:38%。
12、13、14、15、16、造紙、船舶、運輸服務、酒店餐飲、供氣供熱:40%。
17、紡織服飾:42%。
18、軟件服務:45%。
19、建築:50%。
20、21、證券、IT裝置:55%。
22、23:航空、鋼鐵:60%。
24、水務:64%。
25、通用機械:70%。
這裡,老鄧真的很看好一些地產股。理由這裡再簡單說一遍:(1)地產股的借款很多,在降息背景下有望節約大量財務成本,這對利潤會有很大影響。(2)通脹或滯漲,貨幣化棚改,都有利於去庫存。(3)房地產和很多板塊一樣,都是兩極分化,指數主要靠保利、中海、萬科撐著,但一些地產股跌得實在不像樣。退市了很多,剩下的還有不少,估值非常低。
而供氣供熱和水務,主要是漲價的現實和前景。
三、總體走長牛,或者估值沒有比2015或2021年的峰值低很多。
這些主要都是大盤股,或者之前被爆炒的一些中盤板塊。
比如:石油、汽車,通訊裝置,釀酒,家用電器,交通設施,電信運營,這些一概被老鄧淘汰。
但是還有一些板塊,過去一直是我的最愛,或最愛之一,我發現它們和過去相比估值並沒有明顯降低,這就讓人有點尷尬了。
這些板塊有:銀行、有色、煤炭、保險、電力、電器儀表、旅遊、元器件。
總體來看,到了牛市中後期,可以更加重點關注這些板塊。
這裡面,電器儀表居然是長牛,出乎我的意料。其實這是個小板塊,但我國在這方面是弱項,稍微好一點的就得用國外的,所以國產替代仍然在高歌猛進,利潤豐厚。
旅遊是疫情之後以及老齡化的惡炒,元器件也是惡炒,淘汰。看他們一眼都算我輸。
說說銀行股,下圖是過去20年的走勢,可以看出是長牛。

尤其是2021年以後,銀行相當強勁。現在,2024年10月下旬,銀行股仍然在歷史高位區間。2018年以後的調整一點都不慘烈,就是時間有點長,大約4年。那麼和歷史相比,2022年以來的這輪上漲結束了嗎?
我認為銀行股仍然是低估的,但鑑於已經牛了很多年,現在又是牛市初期,因此可以少配點。激進的不配也行。
下圖是煤炭和有色過去20多年的走勢,各節點和上面的銀行差不多。

總體來看,煤炭更牛,類似於銀行股,但比銀行股弱,也更不穩定。有色由於業績問題就差得很遠了,但目前只是比2007年有明顯低估,和2015、2021年相比並沒有低估多少。
但如果通脹或滯漲繼續進行(這是肯定的),資源股應該會有行情吧?尤其是我國更需要煤炭,煤炭股的估值一點也不高,還有就是黃金股,估值雖然高,但有炒作潛力。
另外就是其他有色金屬,比如我一直喜歡江西銅業。哎,不說了。
07年炒作資源股很厲害,後來就遠遠不行了。因為當時既有經濟前景,還有通脹前景,現在肯定不行了。
在牛市中,資源股肯定會爆炒一波。
但這次什麼時候來?我不知道。
電力也很牛,下圖是電力板塊過去20多年的走勢。

電力靠政策,和水電燃氣一樣,現在漲價都是國家鼓勵,至少是默許的。今年已經普遍上調了價格,業績也普遍不錯。不知道以後會不會繼續漲價,我認為很有可能。
比如國電電力,龍頭,2023年以來一年分紅兩次,分紅也越來越大方。成長性相當不錯。但它是大盤股,過去兩年也很牛了,所以可以在牛市中後期,如果它還沒有大漲,可以考慮。
總體來看,到了牛市中後期,如果銀行、煤炭、有色、電力、保險等大板塊如果沒有大漲的話,可以不斷加重倉位。
好了,老鄧週末對股票的研究就到這裡。
但是我估計很多人會問到底買哪些股票

?
老鄧這裡給出我感興趣的三十多隻吧:
中山公用、國新能源、江南水務、陝天然氣、廈門國貿、廈門象嶼、浙商中拓、
綠地控股、ST金科、榮盛發展、福星股份、世紀華通、南極電商、巨人網路、外服控股、中鐵工業、隧道股份、魯泰A、金卡智慧、海榮冷鏈、三一重工、中聯重科、華夏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浦發銀行、昊華能源、廣匯能源、蘭花科創、潞安環能、江西銅業、明泰鋁業、中金黃金、紫金礦業、
東吳證券、國泰君安、中國建築、上海建工。
以上股票僅僅是老鄧感興趣的股票,僅供參考,不構成推薦,盈虧自負。
如果我有幾十萬甚至更多,我會挑幾隻到十幾只,基本均倉買入吧。當然個別看好的可以多加一點,沒把握的可以少買點。以後隨著牛市進行,我將按照《怎樣在牛市中鐵定賺錢並保住利潤》中的做法,大漲的股票賣掉,增倉或買入小漲或不漲的。最後,持股的種類會日益減少,倉位將集中在銀行等大板塊。
但我現在只有幾千元,所以……哈哈!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關鍵詞
股市
牛市
股市
板塊
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