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記住這三個字,你立刻就能開悟!

作者:水木然
首先,什麼叫開悟?
請記住一句話:只要你能成為你自己的觀測者,你就能瞬間開悟。
為什麼觀測者是開悟的?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當有觀測者參與的時候,世界會瞬間改變,這就是量子坍縮,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效應,人的意識竟然可以讓客觀世界發生變化。
比如薛定諤的貓,即死又活。只取決於你有沒有去看它。
所謂觀測者,就是抽離出來一個高維的我,讓這個“高維的我”來審視“當下的我”,於是一瞬間你看清了自身所有的問題,這種狀態就是開悟了。
這就像玩遊戲,之前你一直以為自己是遊戲的主角,一直拼命的打怪升級,忽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其實是玩遊戲的那個人,維度一下子就上去了,這就是開悟了。
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開悟之前是發脾氣,開悟之後是我看著我在發脾氣。
開悟之前是我在活著,開悟之後是我看著我在活著。
開悟之前是我活在世界上,開悟之後是世界在我心中。
水木然經常說:你看見什麼,什麼就消失,你越看不見什麼,什麼就越困擾你。
當你看到你的情緒、脾氣、慾望以及貪嗔痴的時候,這些東西就跟你融為一體了,然後就會被你溶解了。水木然的新書《人間清醒》
比如,當你允許自己焦慮的時候,你就不會焦慮了。當你覺察到自己有情緒的時候,情緒就開始消失了。
再比如同樣是坐牢,一個人接受了牢獄,另一個人怨恨牢獄,結果就不盡相同。對於完全接受牢獄的人,牢獄反而就消失了。
著名南非總統曼德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雖然做了28年牢,卻從不把牢獄當牢獄,反而在裡面安心學習,結果一齣獄就當了總統。
而如果一個人始終不接受卻又不得不坐牢,牢獄就會死死的把他束縛。
一個從不接受自己殘疾的人,是真正意義上的殘疾人。而一個接受了自己殘疾的人,“殘疾”就消失了。
你討厭的、恐懼的、對立的就會存在。你接受的、理解的、歡迎的就會消失。
水木然經常說:真正束縛我們的,是我們的定義、認知、和思維,而不是事實本身。
當你的認知思維改變了,那個束縛就消失了。
你接受什麼,什麼就被融化在你的接受裡。你抗拒什麼,什麼就被你的抗拒建立起來。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允許一切隨時發生。真正的強大不是打敗一切,而是允許與接納一切。允許世事無常,允許遺憾常在,允許愚蠢存在,允許有人不喜歡你,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生命才是完整的。
你越在乎什麼,什麼越存在。你越拒絕什麼,什麼就越侵擾你。當你修到心性圓滿,沒有什麼接納不了的人和事,從此沒有任何東西能束縛你,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開悟的人和普通人究竟什麼區別?
下面是人開悟之後的八大能力:
1:簡單純真
首先,開悟的人跟普通的人看上去似乎是一樣的,他們看起來就跟嬰兒一樣簡單純真,但又有根本區別!

高手和小白都充滿了純真,但純真的“核心”不一樣:小白的純真,是未經世事的幼稚和單純;高手的純真,是經歷世事的無數渾濁之後,淨化出來的純真。

普通人的中庸,是碌碌無為的平庸;而高手的中庸,是高明之後故意讓自己看起來中庸,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
有個詞叫“兩極相通”,意思是:事物的兩個極端,在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樣的。比如《道德經》裡說的:“大忠似奸,大智若愚。”
這就是開悟之人的看起來為何如此簡單的原因!
2:降維溝通
當你遇到一個人,他能理解你的處境,尊重你的觀點和立場,和你打成一片讓你覺得很舒服。但當你想進一步和他深入交往時,會發現他總是難以捉摸,似乎總和你隔著一層紗,說明他正在跟你“降維溝通”。
降維溝通是開悟之人最常用的一種技巧。他們從來不會曲高和寡,也不會恃才傲物,他們是大象無形的。
降維溝通包括兩大技巧:“上下相容”和“左右調和”。
上下相容”指的是能把自己的維度調整到跟對方平等,然後再展開對話。隨時跟不同層次的人同頻。
左右調和”,指的是能很快找到對方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帶任何偏見,甚至能在世俗的對錯之間自如切換。
他們是不分高低對錯的,隨時升降,可左可右,沒有分別心,沒有執念。因此,維度越高的人越讓人舒服,他們大象無形,如春夜的小雨,潤物細無聲,相處起來讓人感到如沐春風般的舒服。請關注水木然的直播
3:升維思考
愛因斯坦說:這個層次的問題很難靠這個層次的思考來解決。也就是說:這一個維度的問題,要上升到上一個維度裡才能找到答案。
答案”永遠比“問題”高一個維度。
人生最好的突破口:提升自己的維度。

比如,當我們想學習“營銷”的時候,如果去買各種關於營銷的書籍去學習,這就用錯方法了。這時應該去學習“戰略”,因為“戰略”比“營銷”高一個維度,只有站在戰略的高度看營銷,才能真正把營銷搞懂。

比如,做“產品”的人往往只會思考怎麼把產品做得更好,其實應該考慮“品牌”的問題,而做“品牌”更應該考慮“文化”的問題。因為“品牌”比“產品”高一個維度,“文化”比“品牌”高一個維度,而“文明”又比“文化”高一個維度。
再比如,“價值”比“感情”高一個維度。戀愛的本質是一種“感情交換”,而婚姻的本質是一種“價值交換”,很多人談戀愛的時候挺好,一旦結婚了就出問題,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維度的東西。

談戀愛時候只需要憑感覺就好了,互相讓對方開心就可以,但是一旦結婚,決定婚姻能否長遠的,就看兩個人能否彼此成全,能否形成價值組合。

我們經常提到一個傳奇的詞“降維打擊”,什麼叫降維打擊?就是將自己提升一個維度再去跟對手抗衡,那是戰無不勝的。這個邏輯被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
4:直達本質
人類把自己能看透的現象稱為規律,把自己看不透的現象稱為命運。
其實在開悟之人的眼裡,一切都是可以遵循的,順著表象就可以看到本質和趨勢。
而普通人因為做不到這樣,所以只能用標籤的思維去下結論。舉個例子,為什麼很多人喜歡交流星座?
因為他們無法在短時間觀察一個人的本質和本性,只能透過詢問星座的方式去了解一個人,去判讀對方性格和秉性。這就是用共性去代替個性,成了先入為主,給一個人貼上了標籤。
這就相當於把形形色色的人用條條框框束縛起來,忽略了每個人的個性,眉毛鬍子一把抓。要知道,其實即使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同地出生的人,命運也會大不相同。
開悟之人可以在短短10分鐘之內,透過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判定一個人的本質和本性,從而洞悉他的過往和未來,根本不需要再問他什麼星座,當然這需要極高的洞察力。
察言觀色是高維人最常用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因為它可以挖掘一個人的個性和秉性。
5:沒有內耗
人生最大的消耗是“內耗”,而人一旦開悟就沒有內耗了。
因為開悟的人大腦裡可以同時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思維,卻又絲毫不影響自己做事,這是一種極其強大的相容能力,做到了完全無內耗。
而普通人是什麼樣的呢?他們一個大腦只能容納一種思維或觀念,這種思維或觀念有可能是環境、讀書、經歷造成的,然後一輩子都在這個觀念裡打轉,其實只要是“單一性思維”,就是“偏見”,就是封閉性的。
唯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的並存,才是最健康的,就好像太極圖一樣,能夠同時包容黑和白,並且讓黑和白保持對立和統一。
記住一句話:檢驗一個人是否開悟,就是看他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再比如,真正開悟的人,可以同時具備“出世的智慧”和“入世的手段”。
什麼叫“出世的智慧”?就是能夠跳出凡塵俗事的能力。
什麼叫“入世的手段”?就是隨時可以入局,控局、退局。
這就是二元統一的理念,也是世界的本質,接受這兩個完全矛盾的觀念同時存在,還能同時單獨處理好它們,才能在工作、生活、情感裡遊刃有餘,灑脫不羈!請關注水木然的直播
6:不入愛河
人一旦開悟,就很難再愛上別人了!
很多人感嘆自己一直沒遇到“很喜歡”的人,其實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到了一定的高度,很難再愛上一個人。因為這時你看到每一個人都是不圓滿的,你可以一眼看到一個人內心的殘缺之處,於是你只想拯救她,而不是喜歡她。這時你只有了憐憫心,沒有了紅塵心。
這就是“智者不入愛河”。人生修到成熟圓滿,心中只有大愛了,真正大愛就是對芸芸蒼生的憐憫和同情,遇到每一個人都想去拯救。
為什麼我們會喜歡上別人?往往是因為我們內心有欠缺的一面,當這一面被對方填補了,就很容易心動,而一旦你內心就不再不匱乏,也往往沒有了需求,可以本自具足,就很難再有心動的感覺。
什麼叫愛情?就是對一個人有執著。而智慧專門破“我執”,破人生的各種執念,智慧越高就很難有執念,智慧是一切我執的天敵。
《金剛經》裡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你越喜歡誰,就越看不見誰。要想看清什麼,眼裡就不能有什麼。否則就是一葉障目,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裡,所以“情人眼裡出西施”,你喜歡的只是你臆想的那個她,而不是真正的她。
因為她“住”在你心裡了。這個時候你看到的她,都是被你內心“美化”後的她。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有當你心裡不再被任何東西牽掛的時候,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
7:意念極強
當一個人維度高的時候,更容易尋找人生的意義和樹立生活目標,而這些遙遠、堅定、又有價值的東西,會抵消掉我們當下的很多痛苦,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同樣的邏輯:人一旦有了遠慮,就沒有了近憂。成了一個長期主義者,可以延時滿足。
而當一個人維度低下的時候,是看不到長遠價值的,也沒辦法樹立長期的路線和目標,就只能專注於當下的效果,每一分付出都需要回報,甚至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只能是一個短期主義者,需要即時滿足。
這樣長期下去,人就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對任何人和事都失去了耐心,焦慮的心態就這樣滋生,越來越膚淺,只能用當下的娛樂麻醉自己,每天都在焦躁中度過。請預約水木然的直播:
8:心想事成
開悟的人,心念是和天地連通的,他們不能隨便起心動念,一旦起心動念,就會驚動十方神煞!
這也是吸引力法則的精髓,所以真正的開悟之人也是不能隨便許願的,當然他們也不好隨便許願,因為他們的原力非常強大,可以扭曲時空,操控現實。
開悟之人的心很正、很純,所以可以做到心想事成,也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裡的“有心人”是真正動心之人,凡夫俗子很難真正觸動到自己的“本心”,這個本心是“真我”,是王陽明說的致良知,也是禪宗裡說的“明心見性”。
一旦找到這個本心,就會心生萬法。一切方法和資源都會主動過來幫你。
以上就是開悟之人的八大能力!
開悟之前是“我在活著”,開悟之後是“我看著我在活著”。它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俯瞰眾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這就像你在玩遊戲,之前你總以為你是主角,一直在努力打怪,後來有一天你忽然變成了玩遊戲的那個人,於是一瞬間你能站在高緯審視自己,讓自己看著自己的各種“行動”,隨時糾正自己,成為思考者的觀察者。
這就找到了自己的“魂”,可自照,亦可照人!
請關注水木然的直播
作是一種修行,度人度己
如果是有緣人,可以掃碼給個讚賞

水木然個人微信
長按下面二維碼新增

水木然有很多話,但是隻在這裡說!
歡迎加入水木然的知識星球
這裡是認知的情報局
1:長按圖中二維碼,付費後下載“知識星球”APP
2:搜“水木然學社”進入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