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全家福”照片公佈,澳副總理站位尷尬!連特朗普後腦勺都看不到

本週北約傳統“全家福”照片釋出後,澳洲在全球權力格局中的地位受到質疑。
照片中,澳方代表被指站得過於靠後,幾乎要從畫面邊緣“掉出去”。  
照片顯示,澳洲代表、副總理Richard Marles站在三排世界領導人組成的方陣右後方,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相隔甚遠。
(圖片來源:News)
考慮到當前全球安全域性勢,以及澳方急需與特朗普會面討論關稅問題的壓力,總理Anthony Albanese派遣副手參會,而非親自出席的決定遭到廣泛批評。
澳洲並非北約成員國,但Albanese曾於2022年和2023年出席北約峰會。
當其他國家領導人在海牙參會時,Albanese本週正在助力塔州競選——該州即將舉行州選舉。  
週三,《今日》節目主持人Karl Stefanovic就總理缺席北約峰會一事質問財政部長Jim Chalmers:
“我實在無法理解,Albanese為何不在海牙‘逮住’特朗普以爭取會面機會?”
(圖片來源:News)
Chalmers回應稱:“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已在當地充分代表澳洲,總理上週剛在加拿大G7峰會與世界領導人積極互動,未來仍有與美國總統會面的機會。”
Stefanovic追問:“眼下還有什麼比總理與美國總統會面更重要?看看這對國家意味著什麼。特朗普是不是根本不想見Albanese?”
財政部長無奈回應:“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你,他們已進行過多次討論,包括Albanese連任後那次非常熱絡的談話,內容涉及貿易和關稅。”  
據悉,北約成員國在特朗普政府的遊說下達成重要協議:承諾到2035年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的5%。
北約領導人在聯合宣告中表示:“各盟國承諾到2035年每年將GDP的5%用於核心國防需求,以及與國防和安全相關的支出,以履行我們的個別和集體義務。”
此前美國國防部長Pete Hegseth曾呼籲澳洲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的3.5%,但遭到澳政府抵制。
Albanese今天宣佈,應北約和波蘭請求,將於8月部署一架E-7A“楔尾”預警機,協助保護人道主義通道。
(圖片來源:News)
此次行動預計11月完成,將有多達100名澳洲國防軍人員隨機部署,作為對烏克蘭持續支援的一部分。
特朗普將北約大幅增加國防開支譽為美國的“里程碑式勝利”,並重申美國承諾保護歐洲盟友。
在海牙兩天會談後,北約32個成員國同意其提出的核心目標,特朗普據稱對此喜形於色。
他將這一“無人認為可能”的成果歸功於自己,稱開支增長是“美國的重大勝利”。
特朗普還簽署了最終宣告,確認對北約集體防禦承諾的“堅定承諾”——即“對一國的攻擊就是對所有國家的攻擊”,這讓擔憂俄羅斯的歐洲國家感到安心。
此前特朗普曾多次暗示,若歐洲國家不願增加國防開支,美國可能會停止對其保護。  
北約達成的妥協方案要求各國承諾到2035年將GDP的3.5%用於核心軍事開支,另外1.5%用於基礎設施等更廣泛的安全領域。
西班牙此前拒絕同意,雖最終簽署承諾,但表示認為可以用更少開支滿足北約要求。
特朗普週三曾威脅要打擊其貿易利益作為回應。不過海牙會議透過的承諾讓特朗普得以宣稱勝利,同時實際上為歐洲資金緊張的政府提供了迴旋餘地。
(圖片來源:News)
為讓情緒多變的美國總統保持配合,峰會安排可謂煞費苦心:從縮減正式會議議程,到安排他在皇宮過夜。
統澤連斯基在此次峰會中不再處於核心地位——因領導人忌憚他與特朗普在白宮那次臭名昭著的爭吵可能引發尷尬。
不過他特朗普仍在峰會間隙會見了這位戰亂國家領導人,事後宣稱會面“再好不過”,澤連斯基則稱這是一次“實質性”會談。
特朗普還透露正在與普京討論這場戰爭,並稱:“我認為正在取得進展。”
英國首相Keir Starmer與其他歐洲領導人一同會見了澤連斯基,事後表示希望“利用峰會繼續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援”。
(圖片來源:News)
北約秘書長Mark Rutte也出席了會議,重申烏克蘭的入盟申請“不可逆轉”,但在特朗普排除這一可能後,峰會宣告沒有提到烏克蘭推動加入北約的內容。
峰會前夕,特朗普似乎對北約共同防禦條款(即聯盟條約第五條)的有效性表示懷疑,這讓盟國感到不安。
但峰會最終宣告明確重申了這一承諾,特朗普在閉幕新聞釋出會上進一步強調了這一點。
當被問及第五條時,特朗普在對媒體的閉幕講話中說:“我來這裡是因為這是我該做的事,但我離開時的感受有點不同。”
這位美國領導人顯然對北約秘書長等人給予的紅毯禮遇和讚譽感到欣喜:
“沒有美國,他們就不可能有北約,這行不通。但未來會行得通,因為現在他們支付的錢更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