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餃子啃老3年、失業6年,沒公司敢用他,他靠《哪吒》逆天改命:人生最大的貴人,是不認命的自己

《哪吒之魔童鬧海》成今年春節檔的最大贏家,創造了華語電影的奇蹟!
總票房—— 
2天飆到10億;
8天破57.76億,超越《長津湖》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
截至2月7日,已突破67億大關,超《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登頂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榜。
所有人對它衝擊百億持樂觀態度,口碑與票房保持高度一致。
豆瓣評分8.5,滿屏五星,朋友圈全是自來水安利,大眾的觀影熱情可謂是空前高漲。
下到幾歲的孩子,上到60歲的老人,嘴裡說到的電影,全是《哪吒》。
“哪吒”的成功,靠什麼?
我們瞭解幕後便知,導演餃子是這部電影的“靈魂”。
沒有他,就沒有《哪吒》系列動畫電影!!!
學醫出身,半路出家

“餃子”本名楊宇。

他出生於四川瀘州一個普通家庭,雖然從小喜歡畫畫,但他像大多數孩子一樣,為了日後的生計問題,遵從父母的安排,高考志願填了與父母相同的領域醫學專業。
然而。
楊宇內心對動畫的喜歡,並沒有在進入華西醫科大學後而有多減弱。
相反,大學校園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通達的資訊交流,為他提供了學習相關知識的便利。
在同學的推薦下,他第一次接觸到了三維製作軟體Maya,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悶頭自學。
學了之後是為了幹什麼嗎?
楊宇沒想那麼深入,完全是出於興趣,當然了,倘若能靠興趣賺到錢,那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就這樣,他透過網上教程,模仿動畫作品,從熟悉到熟練,最後能獨立做出成熟的作品。
順理成章的,楊宇畢業之後,放棄本專業,入職了一家廣告公司。
不切實際的“白日夢想家”
“要做出真正讓自己滿意的作品,必須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要是妄想邊上班邊做,不知道要做到猴年馬月。”
顯然,楊宇是個夢想家,而不是願意只做重複工作,被客戶盯著改方案的沒有感情的技術代工。
你說他初入社會,沒有經受過毒打也罷。
彼時,他的骨子裡飽含對動畫的熱愛,有一腔抱負想要實現。
於是,他做出了很多職場菜鳥不敢做的決定,在工作一年後,向公司遞交了辭職報告。
楊宇就像在車庫裡鑽研的喬布斯,開始了居家鑽研動畫作品的生活。

每天三點一線,從客廳到廁所到臥室。

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坐在電腦前。
期間,他遭遇了各種狀況,身上揹負著精神和經濟上的壓力。
父親去世後,楊宇和母親相依為命,他辭職了,兩人只能靠母親每個月1000塊的退休金生活。
日常開銷節儉到了極致,母親買菜都會去附近菜市場買處理的不新鮮的菜。
沒錢,也意味著楊宇買不起高配置的電腦裝置。
陳舊的電腦,記憶體只有768Mb,壓根執行不了Maya這樣的龐大的軟體,渲染一張圖片就可能耗費幾個小時,更別提製作作品了。
為此,楊宇或是向朋友借電腦,或是徹底斷了家中的網,來確保電腦執行環境足夠穩定。
3年的時間,日復一日。
2009年,一部時長為16分9秒的短片《打,打個大西瓜》誕生了!
一戰成名,逆天改命
《打,打個大西瓜》展現了戰火中的蛛網和人性的光輝,獨特的畫風讓人眼前一亮。
從當時的盛況來看,此片算是一戰成名。
它在土豆、愛奇藝等網路平臺上點選量爆了,在國內外頒獎典禮上獲獎無數:第4屆中國原創手機動漫遊戲大賽 “優秀作品獎”、第4屆中國(煙臺)國際動漫節最佳動畫短片獎,入圍第2屆葡萄牙動畫影展,獲第26屆德國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別獎、第12屆日本 TBS DigiCon6 總決賽金獎等等。
它被媒體認為是“國產動畫最優秀的作品”、“華人最牛原創動畫短片”。
此片不僅打破了觀眾對國產動畫動漫的成見,也讓導演“餃子”從幕後走向了臺前,成為影視圈裡的新秀。

不過……

楊宇並沒有淹沒在無數鮮花和掌聲之中,而是默默選擇回家創作去了。
眾所周知,動畫作品一直並非是院線的“主流”,各大導演熱衷拍大場面、群星閃耀的商業片。
可從《打,打個大西瓜》片尾,楊宇放出的超長偶像名單就能看出,他骨子是個中二少年,有理想,不會為了現實而改變。
因此,當有投資人主動提出,願意給他三到五年時間,全身心去做出一個東西,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沒錯,這說的便是他創辦了“可可豆”公司,拍出了《哪吒之魔童鬧海》。
不忘初心,踏實創作
《哪吒》如何牛逼,如何精彩,相信各位已經都在影院裡看到了,在這裡廠長不再進行過多描述。
主要說說製作影片背後,楊宇的心酸和不易。
畢竟,為了這個IP,他都快熬成“哪吒”了,眼下的黑眼圈老大了

親自“懷胎十月”,從“哪吒”的形象,到劇本里的每一個角色、每一條故事線,到特效製作,到剪輯成片,兩部《哪吒》處處都是楊宇的心血。
初立項時,單哪吒的形象設計,就有上百種。
1中天兵天將和妖族的數量有2億,工作人員差不多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呈現出“千軍萬馬”的壯闊景象。
到了2,經費充足,他更是玩命兒跟團隊死磕。

比如看似“普通”的被鎖鏈相連的海妖,實際在製作時,上千萬只海妖,每隻妖的設計都不一樣。
一閃而過的“蟹錘怪”的鏡頭,能看到也有驚喜。
它拿了個鐵錘,只見它錘到地上製造出一個坑,瞬間分裂出N個螃蟹。
甚至,精細到妖獸的武器都貼合自身的屬性。
章魚將軍的觸鬚是柔軟的,劍是曲線;海妖在海底關了數千年,華麗的鎧甲早已經變得破爛不堪。
廠長看幕後花絮的時候,甚至覺得楊宇是不是太“高估”我們這些觀眾了,這些細節當真有人在意嘛。
事實證明,一個一個的用心,最終量變成高口碑。
短短10天,面對兇猛湧來的成績,楊宇面對鏡頭,有些淡然,甚至有些誠惶誠恐。
他一如既往地謙遜,認為觀眾是看在國漫的面子上,很捧場。
面對背後的付出,他說出了最樸素的感謝詞。
“感謝我的父母,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沒有他們的開明豁達,我不可能轉行;
沒有父母的無私支援,我不可能不放下夢想,為五斗米折腰。”

他時常想起在最困難的時候,母親沒有勸他轉行,沒有打擊他的信心,沒有像周圍人一樣冷嘲熱諷,而是給了他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援。

他的父母就像默默陪伴的李靖,擋在哪吒前面、形象高大的殷夫人,無論哪吒是人是魔,他都是他們的孩子,她他們都會無條件信任他,給他全部的愛。
一個有溫度人,才能製作出有溫度的作品來。
“因為我的家庭是很和諧的,我能走上這條道路也是多虧了父母對我的支援與包容。所以我是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實感悟、感觸,融入我的作品中。”

《哪吒2》的精彩,已經讓觀眾迫不及待想要看3了。

按照楊宇的性格,不用多想,它不會來得太快。
但是,廠長願意等。
因為就像他說的,不會為了趕時間而降低質量。重要的是把故事講好,把畫面做到極致;
從事動畫事業是一輩子的事,而不是為了賺快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