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一則大訊息轟動中國算力產業,3000億市值國產晶片巨頭海光資訊,即將吞併900億市值算力巨頭中科曙光。
智東西5月26日報道,海光資訊與中科曙光昨夜雙雙釋出公告,宣佈擬進行戰略重組:海光資訊將透過向公司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科曙光,同時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雙方自今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中科曙光為中國伺服器及算力基礎設施龍頭企業,於2014年11月6日在上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海光資訊為中國CPU及GPU(AI晶片)龍頭企業,於2022年8月12日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兩家企業註冊地址均在天津市。
截至上週5月23日休市,中科曙光股價為61.90元/股,總市值為905億元;海光資訊股價為136.13億元,總市值為3164億元,排名科創板市值第一。

2024年,海光資訊總資產為285.59億元,同比增長24.70%;營收為91.62億元,同比增長52.40%;歸母淨利潤為19.62億元,同比增長52.87%;研發投入佔同期營收的比例37.61%。
同年,中科曙光總資產為366.17億元,同比增長15.82%;營收為131.48億元,同比下降8.40%;歸母淨利潤為19.11億元,同比增長4.10%。
中科曙光與海光資訊之間的關聯交易頻繁,金額較大。2022年、2023年、2024年,中科曙光與海光資訊的關聯交易金額分別為29.12億元、24.74億元、36.89億元,佔海光資訊收入的較大比例。
根據公告,本次重組旨在搶抓資訊科技產業發展新機遇,做大做強主業。
海光資訊成立於2014年10月24日,註冊資本為23.24億元,法定代表人是沙超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海光資訊前兩大股東分別為中科曙光、成都國資,分別持股27.96%、17.00%。

▲海光資訊前六名股東持股情況(圖源:海光資訊2024年年度報告摘要)
海光資訊脫胎於中科院,與美國晶片巨頭AMD的合作始於2016年,雙方創辦合資公司,海光獲得AMD的技術授權許可,可開發x86架構通用處理器(CPU)。
中科曙光作為海光資訊的參股方,與AMD的合作進一步加強了雙方的技術聯絡和市場競爭力。
目前,海光的產品包括通用處理器CPU和協處理器DCU。

▲海光產品族(圖源:海光資訊2024年年度報告摘要)
海光CPU相容國際主流x86處理器架構和技術路線,既支援面向資料中心、雲計算等複雜應用場景的高階伺服器,也支援面向政務、企業和教育場景的資訊化建設中的中低端伺服器以及工作站和邊緣計算伺服器。
海光DPU屬於GPGPU的一種,採用通用平行計算架構,能夠較好地適配、適應國際主流商業計算軟體和人工智慧(AI)軟體,主要部署在伺服器叢集或資料中心,可全面支援深度學習訓練、推理場景以及大模型場景等,與國內多家頭部網際網路廠商完成全面適配。

▲海光CPU及DCU系列產品簡介(圖源:海光資訊IPO註冊稿)
今年5月1日,海光資訊宣佈其董事長孟憲棠因個人年齡原因,向公司董事會申請辭去董事長、 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等職務。
中科曙光成立於2006年3月7日,註冊資本為14.63億元,法定代表人是歷軍。中科算源、歷軍是其前兩大股東,分別持股16.36%、2.88%。中科院計算所持有中科算源100%的股份。

▲中科曙光前七名股東持股情況(圖源:中科曙光2024年年度報告摘要)
中科曙光的產品包括高階計算機(機架式伺服器、高密度伺服器、刀鋒伺服器、超融合一體機產品等)、儲存產品、網路安全產品、雲計算服務、資料中心、計算服務。

▲中科曙光產品(圖源:中科曙光官網)
海光資訊與中科曙光本次重組涉及事項較多、涉及流程較為複雜。相關工作若順利推進,將實現產業鏈互補,形成多元算力業務整合,促進資訊科技產業龍頭企業發展,對國產算力格局產生較大影響。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