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徐晴
編輯 | 金匝
運營 | 泡芙
具身智慧機器人這條賽道,是一個主角會隨時變換的舞臺,今年宇樹科技靠著春晚的機器人扭秧歌,在大眾層面出圈之後,緊接著,智元機器人的新產品又刷屏了。
智元聯合創始人稚暉君,也就是彭志輝,出身華為,有“天才少年”的稱號;他同時也是B站知名up主,坐擁百萬粉絲,靠強大的DIY能力,被網友稱為“野生鋼鐵俠”,曾經自己動手製造出真正的“自動駕駛腳踏車”,可以自己躲避障礙、保持行駛。

▲ 稚暉君也是B站知名up主。圖 / B站截圖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稚暉君和他的智元機器人受到過更多關注,他的履歷、他對於傳播的擅長和敏銳、媒體和投資人青睞,讓智元機器人的路走得很順暢。天眼查資料顯示,從2023年2月創業至今,短短兩年,智元機器人獲得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通動力、三花控股、比亞迪等企業,以及安徽國控慕華股權投資基金等機構。
但這種注意力,今年被宇樹奪走。春節之後,宇樹的老股被投資人哄搶,部分投資人估算,下一輪,宇樹估值可能由C輪的80億元飆升至200億元。
直到這兩天,智元機器人終於有了新動作。
3月7日,稚暉君在微博上預告,“下週智元機器人有好東西釋出 ”。幾天後,“好東西”面世,先是3月10日釋出首個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啟元大模型,一個可以利用人類影片學習和訓練、能夠部署到智元多款機器人本體上的大模型。簡單理解,它是機器人的“老師”,給機器人提供“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
一天後,3月11日,稚暉君釋出了一個影片,展示智元機器人最新產品——第二代人型機器人靈犀X2。這是一個重33.8千克、擁有28個自由度的機器人,在影片裡,它能跳科目三,雙臂靈活地在多個方向划動,還能熟練地踩滑板車,玩兒平衡車,甚至騎腳踏車。

▲ 靈犀X2跳舞。圖 / B站截圖
除此之外,因為部署了“矽光動語”大模型(智元機器人推出的多模態互動大模型),靈犀X2能跟人即時語音交流。當稚暉君坐下來跟靈犀X2聊天,它的回覆及時、有效,使用的聲音採集自稚暉君本人的聲音。當被問到:“如果你和我的狗同時掉水裡,你希望我先救誰?”靈犀X2回答,“先救狗狗吧,它需要幫助”,兩隻手在胸前擺動,表示“我沒事”。
在影片的評論區,一位網友評價:第一個讓我感到“溫暖”的機器人演示,真的像個小孩子一樣,有種獨特的生命感。
語言互動、提供情感支援、更有人味,這是靈犀X2與行業內機器人產品不同的地方,也是它與智元機器人此前釋出的產品的差異。看上去,這款產品在商業化上往前走了一步,聚焦在家庭使用場景上。
姚卯青是智元合夥人、具身業務部總裁、研究院執行院長,他畢業自清華電子工程系,後赴美國讀博,曾在Waymo、蔚來汽車等公司擔任重要技術職位,2024年加入智元機器人。他告訴每日人物,靈犀業務線立項僅僅在3個月前——2024年12月左右,而靈犀X2依託於智元機器人的X-Lab部門——一個“不問前程”的創新業務,經過3個月研發後向公眾公佈。
在內部看來,靈犀X2是一個探索產品,到底面向哪塊市場,還在討論當中。儘管在產品定位上有所猶疑,但面對對手,姚卯青呈現出了堅定的樂觀。宇樹破圈,姚卯青表示,這是有利於行業的好事,讓大家都被關注到。他否認推出靈犀X2跟宇樹的出圈有關,並表示,相對宇樹,智元機器人不缺錢、不缺人,全棧能力更強。在智元機器人的計劃中,今年在商業化上要超越宇樹。
姚卯青稱,機器人行業真正的較量,在於交出怎樣的作業。
跟宇樹對比,智元機器人的產品線更多,全面發展,此前釋出的產品有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人,商業化場景在家庭服務、養老產業等,押注的是讓機器人作為通用人為人服務;宇樹聚焦於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目前主要應用在安防巡檢、工業運輸等場景,深耕垂直場景。
行業裡玩家眾多,有彈藥充足的創業公司,有新能源車企,也有大廠。如何看待對手?如何看待最近的熱鬧和行業的未來?以下是每日人物跟姚卯青的對話。
每日人物=Q
姚卯青=A
Q:內部決定做靈犀X2的時候,是怎麼考量的?
A:其實是也看了一些市場上近期的熱點,小機器人的關注度比較高,像宇樹的人形機器人,其實都是小個子。小個子的優勢就是,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容易做運動控制,慣量小,所以按照市場的趨勢去規劃,做了一款1米3左右的小機器人。
Q:這是一個探索產品?
A:對的,靈犀產品線其實是我們內部剛剛成立的一個產品線,本身它的產品離真正上市也還會有幾個月的時間。
Q:靈犀產品線在內部立項是什麼時候?
A:可能就是兩三個月前的樣子。
Q:這麼短的時間?
A:產品本身研發的話,是早於產品線的,因為它不是在靈犀產品線做的,而是在X-Lab做的。它不是隸屬於某一個產品線的,就是一個比較自由的創新實驗室。但我聽X-Lab的同事介紹的話,也只花了三個月的時間。
Q:2024年年底立項的時候有聽說什麼風聲嗎?聽說宇樹可能要有什麼動作?
A:沒有。我們比較關注自己。
Q:宇樹這段時間的出圈對你們有影響嗎?
A:宇樹的出圈我覺得是比較積極的一個事情,因為吸引了很多普通民眾,以及國家政府等等對行業的關注。他們上了春晚之後,很明顯的,大家對行業的重視和關注大幅地提升。包括中央開會、兩會的工作報告,這些都把我們行業提及了,真的是一個非常積極和正面的事情。
Q:會不會覺得,如果出圈的是智元機器人就好了?
A:這個倒不會,因為我們公司很務實,只看商業化的進展,對於這種呆萌小case的事情不是特別care。我們已經不需要靠這個去融資或者幹嘛,其實市場是要看我們真正的作業交得怎麼樣。
Q:提到融資的話,就算是產品不盈利,公司目前的現金流依然能支撐的時間大概有多久?
A:這個很明確,還有三年。這是我們公司的價值觀之一,就是要保證資金安全,要動態地、滾動地去保證三年左右的現金流。
Q:智元前兩天釋出的具身智慧大模型,成本會很高嗎?
A:我覺得對於目前國內的這些做人形機器人的公司來講還是蠻高的,
Q:大概會是什麼樣的數字?
A:怎麼說呢,你得維持一個幾百張H100的算力,還有幾十個人的演算法的團隊才能做出來。可能工資、算力加起來快小一個億了。
Q:現在智元整體團隊規模多大?
A:整個公司的全職員工的話,現在是近500人,分了三個產品線,遠征產品線,精靈產品和靈犀產品線。
Q:做決策上面,比如說出現分歧,你們會聽誰的?
A:我們因為是BU的這種狀態,更多還是在BU自己來定,產品線總裁的決策力會比較大一點。
Q:公司有多個任務線,哪個排在第一?
A:第一肯定是商業化,一是營收規模的倍增,其次是儘快達到盈虧平衡、賺錢的狀態,然後順其自然了,賺錢了肯定也可以上市。
Q:靈犀X2這個產品,它在商業化上往前走了一步嗎?
A:我覺得其實也不是更進一步,它是一個新的產品形態,面向了一個新的市場,現在在想是不是更適合to C的市場。原本to B的市場的話,我覺得現有的產品已經做得比較好了,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的量產的標準,也在持續為客戶交付。
Q:靈犀X2在內部立項研發的時候,已經明確面向to C市場?
A:倒沒有,因為靈犀X2是從我們內部的 X-Lab孵化出來的產品,X-Lab的定位就是做一些創新,無問前程。至於是to B還是to C,現在我們也還在討論。你要說to C,可能它價格相對便宜一些,也比較小,容易進家庭,但你說小機器人現在真的能to C嗎?宇樹有一個配置是9.9萬的機器人,但很多都是二三十萬的配置,不大可能說有一些普通的消費者30萬買一個機器人,我覺得可能也很難講。
Q:回到任務線上,營收規模倍增這個目標是比較容易完成,還是說有困難?
A:相比去年數倍增長還是比較容易達成的,去年我們營收也過億,今年往幾個億甚至往更高的目標衝擊。
Q:你們內部定的目標是多少億?
A:可能不太方便對外說,我們目前營收在快速增長,今年營收是去年的幾倍以上。
Q:預計多少年達到盈虧平衡?
A:在未來的兩年左右。
Q:信心來自於哪裡?
A:我覺得,在全球範圍來看,我們是綜合實力是非常強的一個團隊,既能量產硬體,又可以做AI大模型。我們其實經常跟一些美國的機器人公司交流,我覺得沒有一方面比得上我們。從造硬體的能力速度,到資料軟體模型的開發,我們的速度感覺是他們要按下5倍的加速鍵才能趕上的。
美國有些頭部公司也在搞資料採集,看一圈以後,發現只有我們一個月就能搞出2000平方米場地,然後布100臺機器人,他們都覺得太不真實了,覺得是10年要乾的事情。
Q:今年1月,智元機器人宣佈量產的第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正式下線。智元機器人的客戶畫像是什麼樣的?
A:用途現在是很多,像那種具身研究的科研類的場景其實蠻多,然後還有一些互動類的,像4S店展廳,還有一些早期的階段專案,像安檢類的,零售業的場景,以及工廠的轉運和裝配類,這些都會有。
Q:對比宇樹的產品的定位,他們在商業化上的目標,產品的特點,您覺得智元的機器人產品跟宇樹有哪些不同?
A:我覺得宇樹聚焦在硬體,對AI的方面投入和關注比較少一些。智元的話,它更關注全棧的能力,要均衡發展,而且我們在商業化上的畫像好像也不太一樣,宇樹在人形機器人這塊做科研的散單比較多,四足機器人(機器狗)用在工業上面的比較多一點,賣狗佔去年收入比重高一些,客戶資源的話還是比較 to B一些。我們沒有賣狗,現在都是人形機器人。

▲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上,一名男子正操控智元機器人。圖 / 視覺中國
Q:智元未來會賣狗嗎?
A:我們是有的,但是不會成為我們的一個非常主力的產品。
Q:既然不會成為主力,為什麼要研發這樣的產品?
A:研發產品的話,其實也是市場有需求,有需求我們順便就做了,沒怎麼花特別多資源。
Q:為了商業化會進一步降本嗎?
A:降本是肯定會的,我們就像大部分量產的行業一樣,每年都是有一個毛利或者成本下降的目標在。
Q:今年的目標會是什麼?
A:比較符合這種製造業的常見做法,一年10%左右的成本下降,透過規模化效應,透過多供應商,以及一些設計上的最佳化等等。
Q:產品上,下一步的計劃和目標會是什麼樣的?
A:下一步的話,我們現有的產品會有一些改款、升級,這是硬體方面。軟體方面的話,圍繞具身智慧,我們也會推出更多便於開發者做應用開發的一些工具平臺,方便大家做資料相關的工作模擬,還有像模型的開發部署等等。
Q:所以智元在做智慧機器人的同時,其實也在做賣水和鏟子的人?
A:對,是的,因為最終我們作為機器人主機廠的話,肯定不是說自己親身去做各種應用場景的人,我們肯定要賦能很多夥伴,讓他們去幫我們一起開拓一些有趣的應用。
Q:站在你的角度上,智元對於機器人的那種終極的想法可能要多長時間能實現?機器人可以作為人的那種陪伴,像人一樣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
A:就是說終極的一個畫像是它要能陪伴,同時可能還要能幹活,如果是這種的話,而且是通用性質的,我覺得可能得要5-10年。

▲ 姚卯青認為,能像人一樣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機器人還需要5-10年才能實現。圖 / 《機器人與弗蘭克》
Q:這個數字會過於樂觀嗎?
A:但是現在技術發展得也很快,所以我們也不要低估技術發展的速度。
Q:很多業內人士會覺得智元業務線比較多,同時做具身智慧和大模型,整體來說成本是非常高的,會擔憂說到底能不能走那麼長時間的路,以及不聚焦,是否能把每件事情都幹好。怎麼看待這些聲音?
A:我覺得這些分析是從他們的視角看,我理解就是人太少,錢太少,所以覺得幹不了這麼些事情。其實大部分別的公司也就是幾十號人多,100多號人都算多的,賬上的錢也就不到10個億,大部分可能是5個億,心態確實是完全不一樣的,每年肯定是不敢花一個億去搞算力,再花一個億去搞量產。你只能支撐可能一年的現金安全,對吧?
我們現在有400多個人來做這幾件事情,目前也是非常富裕的。很多人可能誤解,覺得搞大模型跟搞語言大模型一樣,不是的,語言大模型真的是燒錢,一年十幾個億都很正常,我們畢竟不需要那麼多,剛剛也提到了是幾百張卡,不是人家幾萬張,還是可以承受的。如果你做機器人,這點都不願意去投入的話,我覺得其實有點本末倒置了。
Q:之前跟一些投資人交流,他們對具身智慧,有些是不敢投的,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前景會到來。有一位投資人跟我說,自動駕駛花了那麼長時間,那麼多的公司,燒那麼多的錢,現在可能還才到目前的階段。
A:我覺得對於普通人來講的話,也是有道理的。自動駕駛說起來好像就只做一件事,但這一件事是很複雜的,不是像倒個水這麼簡單。它得在所有的公共道路上行駛對吧?它面向所有的紅綠燈、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無事故、不違章對吧?還能以人類可以接受的效率和體感去開車,這裡面相當複雜,它的複雜度是超過機器人的。然後另一個是,自動駕駛用的是傳統的一些技術,今天我們研發機器人用的是大模型。
Q:這幾天智元機器人釋出了新產品之後,有什麼樣的市場反饋?
A:很多對基礎模型感興趣的朋友來交流,至於產品層面的話,從今年年初就比較火熱,下游客戶,或者各地政府來考察的人就非常多。
基本上我每天的日程從早上9:30到晚上十一二點都是都是滿的,不僅是滿的,可能同時期會有三四撥人這種。
Q:現在行業裡面搶人搶得很瘋狂嗎?
A:肯定是比較激烈的競爭,因為人才就這麼多,優秀的頂尖的人才更少了。我知道的一些公司,一年給高校的學生幾十萬,實際上並不是讓他們真的去做什麼東西,指望做出什麼成果,就是說讓你的學生過來實習,然後在裡面大浪淘沙,把好的人最終留下來。
Q:宇樹出圈之後,投資人們會對比你們和宇樹嗎?
A:不會。已經要來投我們的投資人,肯定還是比較專業的,懂行的。我們今年B輪的第一輪融資是超額完成的。
Q:超額到什麼程度?
A:我們對投資機構還是有比較多選擇的,就是要專業的、有品牌的、有影響力、號召力的一些市場化基金的錢。我們一直在一個想融隨時可以融的狀態,有三年的錢也夠了,沒必要去稀釋自己的股份。
Q:你在蔚來做自動駕駛做過很長時間,其實做具身智慧機器人的公司,除了創業公司,還有車企,大廠,你怎麼看待市面上這些玩家?
A:對比市面上的一些創業公司的話,我覺得智元還是有比較大的優勢,我們全棧能力比較強,無論是硬體量產,還是在AI的能力上面都應該是行業領先的。車企未來如果他們能夠作為一個主線專案來做的話,也是比較有競爭力的對手,但現在看到的大部分還是要把車賣好,把車的毛利提上去,賺錢,對吧?
大廠也是,他們資源、資料、使用者和卡,什麼都多。創業公司在大廠面前,我覺得是一個非對稱的戰役,純粹的大語言模型創業公司,基本沒有和大廠競爭的機會,但是機器人的話比較好一點。大廠不會去做重資產的事情。你看位元組、騰訊都有一些機器人實驗室,但都是偏學術,規模也不大,也不會去生產硬體。
Q:這兩天外部問你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什麼?
A:80%、90%的問題都是差不多的。公司經營層面的一些預測,然後終局的機器人還要多久到來,還有是你們有哪些客戶,在哪些應用場景應用。機器人雖然現在很熱鬧,但說到底,還沒有真正走入大家的生活。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如果不標星,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還請點選星標🌟“每日人物”,及時接收每篇新鮮出爐的推文,我們期待與你的每一次見面。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