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和舊友一起去徒步

去年一年,我都很想做一件事,找個森林小路或者古道去徒步。
因為這個念頭,人像松鼠攢橡果一樣,時不時買一件裝備。衝鋒衣,抓絨,羊毛內襯……我幾乎攢夠了四季出發的衣服,但還沒有真正出發一次。每次家庭旅行去到某地,發現一個徒步勝地,心中都是一陣驚喜,又一陣黯淡。不可能一家四口去徒步,妹妹還太小。一個人的話,只會走熟悉的路線,新加坡已經走得徹底熟了,國內的徒步路線,還沒怎麼走過。原因無外乎,太忙,沒時間,難以安排。
直到發現朋友阿萌最近常常去爬山,二人成行,很快定下元旦徒步計劃,跟著戶外團隊一起去走虹嶺古道。
出發前一天甚至有點興奮,專門買了零食,麵包,點心。還認真地想了想,要不要帶上兩罐八寶粥?我從小吃到大的八寶粥,現在的售價跟三十年前一樣,還是四塊五。
三年級那年春遊,早上父親騎著腳踏車送我去學校,半路在一家熟識的小賣部停下來,讓我買點零食。我怯怯地指了指櫃檯上放著的八寶粥。那是1995年,我爸工資不過四百塊,但是他給我買了一罐四塊五的八寶粥。至今記得他笑呵呵跟老闆寒暄,說到養小孩是多麼地貴。那天早上霧很大,我們去的大概是長風公園,吃八寶粥的時候,霧已經散了,天氣極好。我花了一塊錢,釣到一條凸眼金魚,回家養足一個禮拜。
四十歲跟朋友去徒步,同樣懷揣著春遊的心情,帶葡萄乾,牛肉乾,口香糖,蘇打餅。臨走時又跟我爸媽一樣,帶上一個白饅頭,兩個煮雞蛋。如果不是這天早上起來,肩膀有點扭傷,我還會多背一點。
見到阿萌,她在大巴車上,拿出自己做的葡萄乾燕麥餅。我下意識感慨一句:做這個很花時間吧?她若無其事說:我有的是時間。
我們認識的時候是2010年,那年我25,她長我兩歲。沒想到刷地一下,我們都已經是40歲的女人了。這種感慨,是《山居雜憶》裡高誦芬老太太說得最多的一句,回憶完往事,她常常加上一句,當時是萬萬意料不到的。
阿萌每次說起那時候,她都會說:那時你還在四處漂泊之中。她呢,一向很會生活,做飯,做餅乾,一切我認為煩難的事,她都做得很有興頭。但她一直沒有結婚,想想也對,如果結婚的話,這點雅興早沒有了。
我在路上跟她分享最近看的小說,某天神使鬼差買了本90年代最火電視劇《孽債》的原著。上海人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沒看過這部電視劇,一提到《孽債》,腦海之中便會浮現出一對中年夫妻,在路燈下慢慢推著腳踏車的場景。還有劇裡幾個十幾歲的小演員,深情演唱: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餘的……
等我自己成了中年婦女,再看這本小說,最驚訝的是,裡面的中年夫妻,性生活之頻繁,令人瞠目結舌。我一邊看一邊想:怎麼這麼空?精力這麼旺盛?
裡面某個女主人公,因為獨守空房難耐寂寞,心中鬱悶難消。時間嘩啦翻過三十年,我相信很多女人,不管已婚未婚,最大的心願都是,如果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無人打擾,該多好。
我們的生活已經不正常了,這種不正常的疲憊,攻擊著每一個人。
阿萌最近依然在看門羅,她對門羅筆下的世界痴迷不已。我們一起討論了一番,那樁發生在女作家身邊的罪案,再次對人性之複雜嘖嘖稱奇。
她跟我安利了很多年門羅,我始終沒能走進門羅的世界。可能看書也是緣分,有些作家年輕時體會不到好處,忽然某一年,就成了莫逆之交,越看越有滋味。也有一些作家,比如汪曾祺,每次無書可讀,或者懶得啃大部頭,他就像舒適區一樣,你知道一拿起來,就是有滋有味的生活。
阿萌以前做讀書會,我參加過幾次。後來不做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常有不識趣的人跑來囉裡八嗦講一大堆,她懶得伺候。
沿著虹嶺古道一路走一路聊,我忽然想到,其實做個徒步讀書會挺好的。每次一起聊聊書,碰到不喜歡的人,拔腿就跑,越走越快,一鼓作氣把人甩到後面去。
元旦天氣非常好,上車時還嫌穿了兩條褲子有點腿冷,走到一半,抓絨都穿不住了。沿路都是大片的竹林,松林,跟在熱帶徒步,完全是兩種風情。在熱帶雨林,惱人的是蚊蟲,暴雨,溼熱。不過只要能習慣剛開始的潮熱,兩公里後便會漸入佳境。
特別是在某個開闊處,吹到一陣陣的涼風,那是一等一的享受。
在冬季的江浙山林徒步,古道上極其幽靜。碎石板路不太好走,但是經常出現的溪流,連續的爬升,都增加了徒步的趣味性。
實話實說,有一段爬坡路我喘得不行。
遙想當年,阿萌哪裡是我的對手,散步都要嫌她走太慢。現在,她輕鬆地跟我並排行走,告訴我:這條線路實在太簡單了。
她問我,小陳是不是徒步挺厲害?
我極力搖頭,想岔了。每次跟小陳出門,不管走什麼路,他都在我後方50米左右看手機。難以想象,將來小孩大了,我跟他是不是要結伴去旅行。誰願意要一個永遠落後50米的隊友?
山路只走了五六公里,剩下一半路,是在村莊的水泥路上。
我指著路邊那些兩上兩下的房子,告訴阿萌:我小時候,就住這樣的老房子。
或許是懷舊的通病,永遠覺得童年的房子是最好的。其實它的結構跟我現在的房子差不多,朝南兩個房子,後面兩個北廂房。
不同的是,我的房子後面沒有一大片菜園,也沒有前面兩間小屋,更沒有小屋前的一條河。
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要那樣的一套房子,園子裡種上各種果樹,可以時不時在裡面揹著手遊蕩,看看各種果子的生長情況。
阿萌聽著我的夢想,建議我去看一部電影,名叫《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我立刻將其劃入了新年待辦事項之一。
下山路上,我們已經吃膩零食。跟小孩子不一樣,那些葡萄乾,牛肉乾,薄荷糖,都已經不再是味蕾鍾愛的東西。阿萌在村子裡轉來轉去,想要買碗熱湯麵。
結果好幾家小吃店,上了年紀的攤主只示意,有泡麵,可以泡麵的。
最後轉到山路開始的地方,那裡有兩個老阿姨,賣青團和烤菜年糕。在熱烘烘的太陽下,我們一人拿著一碗年糕,沿著鄉間小路吃著回去。
果然年紀大了,口味如賈母,愛吃甜爛之食。

幾個老頭坐在路邊一塊日頭裡,用鄉下土話說,那叫孵日旺,是冬日裡最閒適的消遣。
阿萌建議我們也找塊地方去孵日旺,可惜集合時間已到。
坐上大巴車,我心滿意足,為自己的腰嘆息道,終於能坐了。
一天兩萬五千步,新的一年,終於了卻了一樁舊年心願。
以後還要多多地去爬啊。
阿萌不以為意地附和著:我時間有的是,就看你了。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職爸爸》,都市情感小說《結婚練習生》《卵子的吶喊》(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