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徒步,對中年焦慮藥到病除

經常被問一個問題:徒步到底有什麼樂趣?
昨天走了兩萬步回來,我又想起這個問題。起初我想,大概是因為本身工作是在電腦前苦思冥想,愛好當然要選個能走來走去的。如果讓我靜下心來冥想,畫畫,彈琴,我會認為這是一場身體的苦役。但是散步不會,四肢充分活動起來的時候,通常是我最愉快的時候。
四肢可以充分活動的運動這麼多,為什麼非要是徒步呢?
可能因為徒步需要的時間最久吧,游泳,打球最多一個小時,衝浪不能說去就去,我接觸的一切運動之中,唯有徒步是可以花上半天甚至一天時間的。

上週來雲南怒江,本來對亞坪高山徒步興致勃勃,聽說那裡現在漫山遍野開著高山杜鵑。沒想到因為連日陰雨,路面塌方,根本上不了亞坪。
第三天到丙中洛,有個微型徒步,走一段茶馬古道去霧裡村。古道是在巖壁上手工鑿出來的一條小道,旁邊即是水流湍急的怒江,小道上時不時還能看見散落的岩石。這段路極有意思,乍看心驚肉跳,其實地勢平穩,很是好走。
可惜,儲存下來的古道就這麼一段,走了短短半小時,已經抵達霧裡村。
相當於腿腳剛剛拉開筋,已經被急急喊停。
第四天天氣繼續陰雨連綿,吃完飯穿著衝鋒衣,在丙中洛著名的水稻田裡,暢走一小時。下午去桃花島,一座怒江河灘邊的小島。我們跟松讚的團,管家介紹說,這裡他也沒來過,客人一般選擇在酒店做手工或者畫畫。
一行人沿著登山步道穿過村莊,這時也沒想要徒步,只想著隨便看看。
走到山腳下,我媽開始擺手打退堂鼓,不去了吧,沒啥好看的。碰到一位剛下山的大姐,熱情洋溢說:這裡上去就兩分鐘,來都來了,還不做好漢?
這話說得,我們當然要做好漢。於是妹妹在前面跑,我拉著我媽的手,管家在後邊聽我爸吹牛,“這個村蓋得真好,路這麼幹淨……”
隊伍裡還有一隻剛才碰到的小黃狗,一路跟著妹妹上去。

這狗真神奇,像是一位最好的嚮導,一會前面帶帶路,一會跑到後面來壓陣。我心想兩分鐘能有多遠,跟著小狗,拉著妹妹,一路向上。
山確實看著不高,只是登山步道拐了非常多的彎。再走了七八個彎之後,我知道兩分鐘絕對是謊言。但是小狗還是忠誠指路,妹妹熱情高漲,這時我腦子裡放下所有發愁,所有焦慮,只剩下一個念頭:來都來了,今天就爬到山頂吧。
至於到底要花多少時間,費多大功夫,壓根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說起來,這是印象中第一次,我和妹一起爬山,她在路上沒有提出過一次,媽媽抱,或者撒嬌說,媽媽我不想走了。她在山路上跑得很歡快,跟小狗一起蹦蹦跳跳,我忽然意識到,她長大了,不再是嬰幼兒,是個正宗的活力四射的小朋友。
以後真的不能抱她走路了。

山路上除了妹和狗狗說話的聲音,只剩下我大喘氣的聲音,想起來上次跟阿萌爬山,也是一路大喘氣上去,她在前面走得遊刃有餘,還時不時問問我:真的那麼喘嗎?
路上最輕鬆的是那條小黃狗,經常跑到前面,歪著腦袋回頭看看我們。它看起來就像是我和妹養的小狗,我們住在山下的村落,每天總要到山上轉一圈……這地方還讓我想起很多年前一個人來雲南,需要翻山越嶺走進的村落。
徒步的時候,腦子徹底換了一副。那些雞毛蒜皮的瑣碎日常,好像被埋到很遠很深的地方去了。艾文上課不認真,家裡永遠幹不完的家務,未來世界會如何發展,我又應該如何做……這些無法把握的事,終於退居二線。
眼前只有一件事,登頂。

徒步的樂趣在於,它讓你暫時從凡塵中走出,回到人類的矇昧時期,我們都會在山林裡走來走去,我相信那時的人類跟我現在的想法完全一樣,我們肯定都在心裡想:山上到底有什麼?
我和妹不知道說了多少次,快到了快到了,狗狗說你是最棒的小公主。
等到終於登頂,看到山上彩旗飄飄,再登上一座簡陋的瞭望臺,山下村莊在雲霧繚繞中時隱時現。妹完全沒喘一口氣,在平臺上靜靜跳著芭蕾。我看著山下的風景,愉悅感達到頂峰。
不管多小的山,只要爬到頂峰,都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這種短暫的滿足感,來自於身體又戰勝了自己,你以為你不行,其實你可以。
酒店裡有一本書,封面是一位喇嘛,告訴讀者:做才是得到,苦才是人生。
發愁沒用,焦慮也沒用,至少在這座山上沒用。
煩惱的時候,請到山裡走一走。它會讓你的快樂很純粹,你的滿足很簡單。
回酒店後,我睡了這些天來最好的一覺。
我的新書《生女有所歸》已上線
成為母親,曾經是一個必選項,現在成為一個選擇題。
本書採取雙女主模式,兩個性格迥異、關係親密的年輕知識女性,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生活,面對生孩子這件事上,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毛利,作家,電視劇《小夫妻》原著作者,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生女有所歸《全職爸爸》《結婚練習生》(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