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授催作業郵件錯發全校,學生“已讀亂回”爆笑回覆,頓時郵箱亂成一鍋粥….

發錯郵件可以闖多大的禍?
對於這個問題,英國杜倫大學生態學講師Kieran Lawrence可謂是最有發言權的。最近他將一封提醒交作業的郵件群發給了所有@durham.ac.ukdurham=全體在校學生+教職工)結尾的郵箱,從而走紅了整個學校。

不僅如此,還引發了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郵件群發線上戲劇性的已讀亂回的爆笑互動,爆笑指數5顆星是很多杜倫大學在校生們的評分。
1
有人質疑,有人傻傻地趕作業
當講師 Kieran 的生態學催作業郵件一發出,第一批認真響應的,除了本專業的學生外,就是那些正走在趕作業路上的留學生們。
那一刻,剛剛鬆口氣的他們猛然意識到:剛寫完一篇論文,怎麼又來了個小作業?緊迫感瞬間拉滿。還沒來得及好好緩口氣,只能立刻重啟“寫論文模式”。
即便根本不知道“生態學”到底講什麼,也得硬著頭皮開始搜資料、碼字應付。畢竟,在這場連軸轉的趕作業節奏裡,沒有最快,只有更快。

但是寫著寫著很多學生就發現不對勁兒,這門課有選修嗎?為什麼腦袋裡一片空白,這時候有人開始擺爛,有的人開始質疑這個講師的郵箱是不是被駭客攻擊了,更懵的估計是教職工們,這都多少年沒有寫過作業了,咋還有追討作業的郵件,還是選修課生態學。
就在大家還在納悶郵件從何而來時,突然又陸續收到了一大批奇怪的郵件。原來是一位學生在收到群發郵件後,發現了其中字尾的“秘密”。為了搞清楚來龍去脈,他索性將自己所有的疑問一一列出,並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
點選“回覆所有人”,再次發出一封群郵件。
就這樣,一位喜歡刨根問底的學生,碰上了一群“不怕事兒鬧大”的人。
杜倫大學的學生和教職工郵箱瞬間活躍了起來,大家紛紛把郵箱當成了“群聊”,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
“聊天鏈”很快在社交圈子中傳播開來,吸引了越來越多學生加入這場“郵件盛宴”。
隨著討論的不斷升級,“回覆所有人”的內容也越來越社交化。有人開始安利自己喜歡的影視作品,有人推薦如何參加社團活動,有人認真講解如何煎出一枚完美的雞蛋,甚至還有人模仿講師 Kieran 的口吻,提醒大家別忘了按時交作業。沒什麼要說又不想“錯過”的同學,乾脆發起了“表情包投餵”。
郵件相親角也悄然成立,社交進行得井井有條。原本用來學習的郵箱,如今活躍得連學校貼吧都趕不上。比起微信朋友圈 + Tinder + 豆瓣冷笑話合集的組合包,這裡的“回覆所有人”簡直香瘋了。各種“已讀亂回”的爆笑回覆層出不窮。
杜倫大學因此在留學生圈徹底火了一把,其他學校的留學生紛紛表示:“酸了”,都盼著自家學校也能早點解鎖“回覆所有人”的奇妙體驗。
2
沒有駭客,純純是發錯了
然而,Kieran講師此時的心情恐怕並不太好。他大概怎麼也沒料到,自己一封催作業郵件中的“小小失誤”,竟然意外引爆了整個校園的“趣壇”。
從最初大家認真討論生態學作業,到後來八卦滿天飛、社團宣傳、個人簡歷、相親自我介紹統統湧入郵件群,內容五花八門,越來越離譜。
等 Kieran 一覺醒來,看到眼前這無法收拾的局面時,立刻發郵件向大家解釋:這真的是一場“誤操作”,沒有駭客入侵,純純是他點錯了“回覆所有人”。
但無論他如何解釋、道歉,都已經無法阻止這場“回覆所有人”的狂歡。
最終,事情越鬧越大,甚至有不少老師聯名建議學校“禁止 Kieran 老師再使用學校的 Outlook 郵箱”。這場烏龍事件的“幕後主角”也因此成為杜倫大學為數不多被“特許”使用私人郵箱辦公的教師之一。
網友們看到這一幕,紛紛表示“太歡樂了”。大家不僅對這場郵件狂潮樂在其中,也對學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表示稱讚,覺得這種開明包容的處理方式很難得。
要不是學生們太“放飛自我”,教職工們大概也不會真的追著 Kieran 要“背鍋”。
看到這裡,網友們紛紛“坐不住了”。
一些國內網友表示,簡直難以想象國外學生能把郵件群聊玩出這種“社交平臺”的感覺。而另一些網友則大方分享了自己在職場中的類似經歷:
原來,“回覆所有人”的烏龍並不只發生在校園裡。工作中,也常有人一不小心按下這個“魔性按鈕”,引發全組群聊大亂鬥。
不過,這種小插曲並不會真的影響工作,反而意外提升了團隊的氛圍。大家時常會在笑料中互相調侃,讓原本枯燥緊繃的辦公生活多了些輕鬆和樂趣。
有位網友更是直接分享了自己在某國際公司裡的一次“群發史詩”——一封郵件意外發給了全球4萬人,來自世界各地的員工紛紛加入“郵件狂歡”,一時間熱鬧非凡,成為記憶中揮之不去的經歷。
也有網友表示些許遺憾:當年自己學校也曾發生過類似的“回覆所有人”事件,但因為學生們“各自收到、默默無視”或果斷點了“退訂”,整場鬧劇草草收場,沒能像杜倫大學這樣熱烈、默契地“社交昇華”。
看來,並不是在哪兒讀書、和誰一起讀書都一樣。有些學校,有些人,註定就能把一封錯發的郵件玩出花來。
3
寫錯不怕,就怕錯過deadline 
聽到deadline,英國留學生們一個個都要抖三抖——哪怕畢業多年,只要聽到這個詞,依然會本能地產生心理陰影。
一些博主甚至把它評為“在英國千萬不能忽視的十件事”之一。
因為只要錯過 deadline,哪怕你寫得再好,也大機率是排隊掛科的節奏。掛科之後,等來的可能就是被迫退學、回國、兩手空空。
在英國,高校對遲交作業的懲罰非常嚴格,以至於很多學校會在開學前專門給留學生上一節“deadline警示教育課”。目的非常明確:維護 deadline 在高校體系中的神聖地位和尊嚴,順便提前給留學生們打一針“心理預防針”——英國的 deadline,是玩真的
當然,不同學校對 deadline 的處理方式略有不同,但大多都“毫不留情”。
比如:
  • 利物浦大學:每遲交一個工作日,總分扣 5%,超過 5 天直接打成 0 分
  • 諾丁漢大學:遲交 24 小時內扣 5%,此後每天再扣 5%,但週末和學校關閉日不計入。
這“節假日不扣分”的設定,已經算是相對人性化了。
還有的學校,乾脆就告訴你會扣幾分,或者直接不給分:
  • 華威大學:每天扣 3 分,從中午 12 點開始算新的一天,時效感拉滿。
  • 卡迪夫大學:24 小時內遲交,只給最低及格分;超過 24 小時?不好意思,直接記作 0 分
可以說,deadline 是英國高校最強的生產力工具——教授們再也不用擔心學生不交作業了。
但相比遲交,最讓人心涼的是:交錯作業
有不少留學生在極限熬夜趕作業後,把錯誤的檔案提交了系統,結果直接掛科。此時,求助無門,只能默默等著老師的“質疑郵件”,或者聽天由命地接受那冰冷的分數。
這個時候,就只能祈禱自己的導師夠 nice
因為有些老師願意聽你解釋,允許重新提交正確版本,哪怕會有一點扣分,也能保住基本分數;但如果你的導師是一位嚴謹到死板的老師,那就請提前自我約束到位——畢竟,系統從不會為任何人的失誤網開一面。
這,或許就是英國高校在教給留學生最重要的一課:責任感與自我管理能力。
寫在最後:
杜倫大學Kieran講師用郵件來獲得全校公開討論的這個功能估計開發者也沒有想到,但從杜倫大學郵件群發門不難看出,是一幅活脫脫映射出英國大學的校園氛圍的畫面,活潑鮮明,最讓人幸福的是學校給足了學生們試錯機會成本的機會,讓莘莘學子們在互動中更加有校園榮譽感和使命感,當然也收穫了一份杜倫大學專屬的校園回憶,這份美好的插曲估計夠很多學生回味一陣子了。
END
作者 | Jully
編輯 | 葉火大
文章參考 
小紅書
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
歡迎關注我們
一個有思想、有內涵,有深度的自媒體平臺
管理員長駐倫敦
英國金融監管局註冊金融專家
英國內政部移民事務署註冊專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