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畢業生,正在搶走師範生飯碗

導語
這樣的事總能成為新聞,多少也說明社會還不能心平氣和地接受。
來源:冰川思享號
作者:青柳
近日,江蘇省蘇州中學公佈其赴高校招聘2025年應屆高層次優秀畢業生錄用名單。名單顯示,蘇州中學錄用的13名畢業生中,清華大學畢業生6人,北京大學畢業生4人,博士畢業生8人,碩士畢業生5人,並無一人是師範專業畢業。
圖/網路
這也再一次引發了輿論的關注——現在的中學老師都已經卷成這樣了?
而且這個清一色名校的豪華陣容,甚至還不是自然捲出來的,學校開出的條件就高得驚人。
首先學校明確“招聘物件為2025年應屆博士研究生”,而碩士也只有滿足“本碩階段獲得至少3次國家獎學金”“本碩階段均畢業於第一輪‘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36所)”,才可以放寬。
這也說明,學校知道自己的條件足夠出色,必然能吸引名校學生趨之若鶩,所以一上來就亮出了超高的條件。而且社會熱議的什麼“第一學歷歧視”云云,無所謂的,就直接寫在招聘簡章裡。
至於所謂師範生,更是完全消失了。當然這也沒什麼意外,連非頂級名校都沒機會,誰還會想到師範生呢?
01
近些年公眾被各種中學招聘震驚,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2024年11月,陝西省神木市高薪招聘中學教師,該校公示的校招教師錄取名單顯示,獲聘的47名教師,不乏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名校的畢業生。
2024年10月,浙江紹興嵊州市教育體育局釋出《2024年嵊州市教育體育局下屬學校公開招聘教師擬聘用人員公示》,名單中不乏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的博士、碩士研究生。
而在同年6月時,山西一幼兒園教師崗招聘,學歷直接要求博士研究生,35歲以下,特別優秀可放寬到40歲。
圖/網路
如果說,過去一些發達地區的知名中學招聘名校畢業生,人們倒也可以理解——畢竟這是一份可能有編、相對穩定還有寒暑假的工作。但現在明顯有“下沉”的趨勢,縣級市中學甚至幼兒園,都捲了起來。
這背後很明顯有主動追求的結果。比如一些中學往往會給出不菲的安家費,一些地方還有配套的人才引進政策,這些都在常規工資之外提供了巨大福利。
就學校而言,對於“名校扎堆”當然是樂見的。“清華北大含量”,完全有可能成為學校招生的招牌,對學校的口碑提升明顯——仔細想想,這種“上新聞”本身,很難說不是一種廣告。學校大概也清楚,自己這麼一副亮眼的公示,有極大的可能成為社會話題。
當然,學校有這個意願,也需要大環境的配合。據統計,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再破紀錄,求職競爭的烈度達到新的量級。而2025年國考報名總人數也達到341.6萬人,創下了新高。
可以想象,在這個背景下,作為考公平替的“有編教師”,有多麼巨大的吸引力。隨便找一個年輕人扎堆的網際網路平臺,拿關鍵字“教資”“教師上岸”搜一下,看看有多麼火爆,就知道今天年輕人的心路歷程了。
所以,中小學乃至幼兒園名校畢業生扎堆,並不太讓人意外。
02
當然,也不是所有學校都豪橫。仔細看看這些上新聞的中小學,從名稱大概也能判斷出,都是一地的重點學校。
這些學校往往集合一地的優勢資源,自然能開得出足夠有吸引力的條件。但另外一些學校就未必了。
2024年9月,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教育局釋出《廣東省公費定向培養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中小學(含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龍川縣違約名單》,對不履行服務期限約定的定向培養師範生進行公示。
圖/網路
無獨有偶,湛江雷州市教育局釋出《關於羅××等2名公費定向培養物件違約情況的通報》,也對違約學生進行公示。此外,肇慶市德慶縣、潮州市潮安區以及福建莆田市,都發布過類似的通報。
這其實揭開了名校畢業生扎堆的另一面——優勢教育資源是高度傾斜的,畢業生也並非來者不拒,對於條件不那麼“優渥”的學校,寧願承擔違約的風險,也會掉頭不顧的。
所以,當那些頂尖大學的畢業生紛紛“下凡”,其實也並不意味著他們會集體下沉到基礎教育領域,他們同樣會高度集中於頂尖的中小學的。對於這點,大家也不妨有清晰的認識。
當然,學校之間出現馬太效應也不完全是壞事,學校之間不可能是總是均質的,人們也應當允許一些學校辦得更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一些優勢中小學變得高不可攀,讓清北畢業生趨之若鶩,也可以理解。
只不過,在強調教育資源均等化的今天,在社會期待至少公立教育資源可以儘可能公平的大背景下,這個反差終究是讓人有點難言滋味。
03
每次類似的新聞出現,輿論上也總有聲音:這不是壞事,名校畢業生可以也應當下沉,基礎教育很重要,也需要頂尖人才去充實。
這些道理當然都對。而且不只是基礎教育,這種名校畢業生下沉的現象,在很多領域都存在。博士去街道辦,海歸當城管,人們都已經見慣了。
對於這些,也都可以用相同的道理解釋:這不是壞事,名校畢業生可以也應當下沉,××很重要,也需要頂尖人才去充實。這個道理可以反覆用。
但是相信一種違和感終究是存在的,這樣的事總能成為新聞,多少也說明社會還不能心平氣和地接受。
畢竟,很多工作並不需要這麼高的學歷,也沒有那麼密集的知識含量。就像中小學教育,無論如何,人們很難想象這有多麼尖端,需要發了核心期刊的博士去指導500字的中學作文。
其實,單是想想一種迴圈,就已經有些可疑。在這些頂尖的中小學,學生的目標就是去上頂尖的大學;而頂尖大學的畢業生,最後的目標又是回到這些頂尖的中小學。
這個迴圈週而復始、自產自銷,總是讓人覺得哪裡奇怪。一種更有想法、遠見的人生設想,似乎都沒有存在的餘地。
想想那些中學的誓師大會,口號動輒就是“搏擊長空,笑傲蒼穹”“立志凌絕頂、破浪展雄風”,多麼振奮人心、熱血沸騰、前程遠大。現在看看,倒不如改成“我要回來”更合適。
這裡沒有任何輕視基礎教育的意思,但是當這些最頂尖的學生,已經把學歷捲到了國內教育的天花板,人們終究還是希望他們能有更多的選擇。
畢竟,他們只是一張試紙,他們應該有更多的機遇——其實所有人也都應該有更多的機遇。這句話,相信那些早已被“擠”出去的師範生,會很有感觸。
推薦閱讀:
1、國資進入“限薪時代”
2、養老中介,月入10萬
3、關於最新的人口資料,確實有很多想不到
4、北方兩個經濟大省省會,終於要“組隊”了
5、一條轉運“牛馬”的專線
——END——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