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項變動並不影響企業之間的貨物運輸,但凡是由企業寄給個人(即B2C模式)的包裹,只要申報價值超過800美元(約合695歐元),將暫停受理和發運,直至另行通知。
DHL在週日釋出的宣告中指出:“從下週一起,我們將暫時停止收取和傳送價值超過800美元的企業對個人包裹至美國,直至另有通知。”

這項突如其來的調整,與美國海關制度近期的重大變動密切相關。根據DHL的說法,近來高價值包裹的清關流程驟然複雜,導致系統性延誤,運輸時效受到嚴重影響。
DHL指出:“這一變化導致清關工作量激增,我們的團隊目前正在全天候處理相關事務。”為避免更多延誤與積壓,公司決定對高於800美元的個人包裹採取暫停措施。
造成這一混亂局面的,正是美國政府的新一輪貿易保護政策。自4月5日起,美國行政當局將個人包裹的“免稅申報門檻”從2500美元降至800美元,即所有價值超過800美元的個人包裹都必須接受完整的海關審查與可能徵稅。

這一門檻調整在跨境物流圈引發連鎖反應。此前,大量國際賣家尤其是亞洲電商平臺依賴較高的免稅門檻,得以低成本向美國消費者發貨。現在,門檻驟降,不僅意味著更多包裹需繳納進口稅與清關手續費用,還顯著拖慢了物流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對企業(B2B)的寄送不在此次暫停範圍內,但DHL也提醒稱,即便是B2B貨運,近期也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延誤。
有分析指出,此次政策調整,直接瞄準的是以低價著稱的亞洲電商平臺,如Temu和Shein等。這些平臺大量依靠國際包裹直郵模式,將商品以低價賣給美國消費者。而下調免稅門檻、加強清關管控,無疑增加了它們的運營成本與配送風險。
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