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願衣襟帶花,願歲月風平

如逢花開,盡情綻放 | 第4253期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區域性
春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一文 | 一畫 | 一
花已經開好了。春分節氣,花開時節,所有活動都應圍繞著花展開,我們要出門、要看花,更要隨身攜帶瀰漫陣陣花香的夢去往春天深處。
而對古人來說,隨身攜帶瀰漫陣陣花香的夢”並非一種抽象的比喻,尤其自唐代後,上自皇室貴胄,下至升斗小民,無論男女老少,每逢花開,人們都要簪上自己心儀的鮮花,步步都走在花香的籠罩下。“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杜牧在詩中如是寫道。
唐代宮廷人物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就是我們春分時節想要與你共賞的中國畫
向上滑動閱覽全圖
周昉所畫仕女,濃麗豐肌,蛾眉高聳,頭戴鮮花,顧盼生姿,是十足的唐代審美,她們豐腴、慵懶,一改魏晉時期人物畫“瘦骨清像”的審美趣味,著裝大膽,充滿自信,“如逢花開”般盡情展示自己的美麗,時稱“綺羅人物”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楊琪先生評價此畫:“唐代是婦女解放的時代。只有在這個時代,才能夠產生這樣美麗的仕女圖。
我們憑藉這幅畫便可窺看那個時代的縮影。在唐代,女性不必所謂“恪守婦道”,可以遵循自己的心意一嫁再嫁;每逢佳節,亦可出門遊玩,《開元天寶遺事·探春》中便有記載:“都人仕女每至正月半後,各乘車跨馬,供帳於園圃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區域性
據說周昉身處唐代由盛轉衰之際,因而他的人物神情中都帶有一絲難以覺察的淡淡哀怨,正如我們在春分時節,就無法避免預想花的頹敗和春天的終將遠去。
然而,只要我們經歷過“如逢花開”的喜悅與希望,銘記花朵初綻的悸動心情,悠長歲月又有何懼。
如逢花開 → 
收藏屬於自己的花開時刻
獨屬於中國人的詩意禮物
春分特別紀念印章《如逢花開》
598元起,收藏中書協會員藝術家級精品印章
獨屬於中國人的詩意禮物
498元起,定製中書協會員藝術家級精品印章
撰文 | 三十 審校 | 西格瑪
配樂 | 肖瀛《十支水蓮》
春分·節氣嘉賓
衛東,「為你讀詩」語言藝術指導,金話筒主持人。
程從禮,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篆刻家。
春分·影片號
明日預告
3月20日晚10點,世界詩歌日特別節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