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0日,北京中關村的搜狐媒體大廈裡,60歲的張朝陽剛剛結束一場關於“量子糾纏與商業守恆”的直播。
鏡頭外的他,轉身走進會議室,聽取最新財報分析——就在上個月,這家成立27年的網際網路“活化石”釋出了一份耐人尋味的成績單:2024年全年營收5.98億美元(約合43億人民幣),線上遊戲收入突破5億美元大關,賬面現金流高達13億美元。
當同行們在資本寒冬中瑟瑟發抖時,這位白天推導薛定諤方程、深夜盯美股盤面的CEO,正用最硬核的方式演繹著中國網際網路的生存哲學。
01
物理網紅的商業奇點
從黑板公式到億元廣告
“在張老師直播間投廣告,就像在《自然》雜誌封底做投放。”
某奢侈品品牌市場總監的這句調侃,道破了搜狐最隱秘的財富密碼。
2024年,《張朝陽的物理課》以每週2場、全年220期的強度持續輸出,全網粉絲突破426萬,單場直播最高吸引1500萬人次觀看。

當其他CEO忙著帶貨時,張朝陽在黑板上寫下的是E=mc²和麥克斯韋方程組——這些深奧的公式,竟成了品牌爭相冠名的“黃金廣告位”。
據第三方監測資料顯示,該直播間使用者平均停留時長達到47分鐘,是娛樂直播的3倍;廣告CPM(千人成本)比綜藝節目低40%,但品牌記憶度高出23%。
某新能源汽車品牌在直播間植入後,官網流量暴漲300%,客服電話中10%的諮詢者會主動提及“張老師講的電磁學原理”。
這種知識賦能的營銷模式,讓搜狐品牌廣告收入在行業整體下滑17%的逆境中,守住了7300萬美元的基本盤。
02
遊戲帝國的第二曲線
老武俠與新技術共振
深夜十點的成都天府三街,35歲的遊戲策劃老陳剛結束《天龍八部》端遊新副本測試。

這款誕生17年的武俠IP,在2024年第四季度創造了PC端月活230萬、付費使用者100萬的戰績,同比增幅分別達2%和9%。
而更令人驚歎的是移動端資料:得益於《西遊:筆繪西行》在東南亞市場的爆發,搜狐手遊月活暴漲53%,付費使用者數同比增長25%。
這些數字背後,是搜狐對“慢遊戲”的偏執:每款新作研發週期長達3-5年,美術資源迭代超20版,核心玩法必須透過玩家社群“眾籌式測試”。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某頭部廠商同類產品研發週期壓縮至8個月,導致2024年新品存活率不足15%。
搜狐遊戲業務負責人坦言:“我們像打磨瑞士機械錶一樣做遊戲,這反而成了差異化競爭力。”
03
穿越週期的生存法則
現金流裡藏著的“物理定律”
翻開搜狐資產負債表,13億美元現金儲備讓分析師直呼“離譜”——這相當於其市值的3倍多。
這種財務底氣,源自二十年前的三大戰略佈局:2009年分拆暢遊獨立上市、2013年收購自研遊戲引擎、2018年啟動媒體平臺演算法重構。
就像張朝陽在直播中闡釋的“能量守恆”,搜狐將燒錢換增長的激進轉化為技術沉澱,最終在2024年迎來質變:
1. 成本控制的藝術:
AI內容稽核系統替代60%人工稽核,媒體平臺人力成本下降28%。
這種"瘦身哲學"延伸至運營端,搜狐影片透過自制劇策略將內容成本壓縮40%,卻實現付費使用者增長25%;
2. 技術長跑紅利:
自研遊戲引擎節省40%開發成本,支撐年均5款新品的工業化生產體系。
2024年Q4上線的《天龍八部:雲巔之戰》,正是基於2009年積累的物理引擎技術實現全場景破壞效果;
3. 使用者價值深耕:
35歲以上核心玩家貢獻70%遊戲收入,其年均消費額是Z世代的2.3倍。
廣告主復投率83%的秘訣,在於《張朝陽的物理課》構建的高知使用者圈層——直播間使用者本科以上學歷佔比68%,遠高於行業均值
04
長期主義的終極拷問
慢公司如何對抗速朽時代?
當張朝陽在清華大學講解核磁共振原理時,他或許也在隱喻搜狐的生存之道:真正的穩定,來自於內在的磁矩秩序。
這家公司用27年時間驗證了三個反常識的商業邏輯:
• “不務正業”才是核心競爭力:CEO的知識IP化,讓搜狐每年節省超2億美元營銷費用
• “過時技術”藏著金礦:經典端遊《天龍八部》透過雲遊戲改造,付費率提升19%
• “緩慢迭代”優於快速試錯:搜狐影片MAU連續8季度自然增長,完播率是演算法的3倍
在2024財報電話會上,張朝陽用物理學家費米的語氣總結:“企業就像粒子運動,短期波動毫無意義,我們只關注本徵態。”
或許這正是搜狐給網際網路時代的最重要啟示:當所有人都在尋找風口時,真正的贏家正在地心深處建造引力井。
05
最後的話
從1998年打造中國首個搜尋引擎,到2024年用量子力學重構商業邏輯,張朝陽的創業史恰似一場多維時空的波函式坍縮。
當被問及“有錢為何痛苦”時,這位MIT物理學博士在黑板上寫下狄拉克方程:“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會湮滅,商業的終極幸福,或許就是不再需要奇蹟。”
在這個萬物速朽的時代,搜狐用40億營收證明:真正的長期主義,不是堅持做什麼,而是清醒地放棄做什麼。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