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做童模夢的媽媽能不能醒一醒了?

大約三年前,我寫了一組文章來揭秘童星機構騙錢那些事兒,詳情參閱:
(備註:文中的影片被對方公司舉報刪除了,我也很費解,我的文章屢屢被別的影片號搬運,想維個權比登天還難,但是圈錢公司投訴我,平臺就給秒透過)
文章的閱讀並不高,但影響卻特別持久,至今還時不時有家長不知道從哪看到的文章然後跑來留言說自己遭遇了文中描述的情況,該怎麼維權。
有個媽媽說他們一家月入還不到一萬,被童星機構圈走了三萬,現在被全家人指責,死的心都有了。
我聽了深表同情,但也無能為力,只能說你但凡早點看到我的文章呢……
上了當的家長追悔莫及,但你去小紅書看,大把大把的媽媽還在做著星夢。
這些媽媽的心態各不相同。有的是濾鏡太重,覺得自己的孩子長得太好了,不去做個童星童模浪費了。
她們非常熱衷曬娃,配文往往是“長成這樣能當童星/童模嗎?”
十個裡有九個都是平平無奇的小孩——不是古天樂那種平平無奇,而是真正的平平無奇。
為了讓網友暢所欲言,這些媽媽的文案裡往往還要加一句“不玻璃心”。
你要是單純曬個養娃日常,這些網友可能還不說啥。但你說你孩子能當童星童模,他們的反骨可就來了,什麼尖酸刻薄說什麼,一個比一個嘴毒。

你是不玻璃心,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你讓孩子有一天看到這些評論怎麼想,ta跟這些網友無冤無仇,憑什麼要聽這些刻薄言論?
有個媽媽給童模公司投了好幾次照片都石沉大海,賭氣發帖說“我孩子是長得很醜嗎?”
孩子當然不醜,問題是童模的選拔標準從來都不是“不醜”,而是人群中一眼出挑的那種“好看”啊。
建議這些媽媽把【鄒忌諷齊王納諫】再去看看,別一天到晚“吾兒與吳彥祖孰美”。
父母有濾鏡很正常,我也覺得我自己的兒子天下第一可愛,但我也知道別人眼裡的好看是什麼樣子。
有的媽媽是單純的想讓孩子當明星,賺大錢。
童星跟童模還不太一樣,童星顏值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看跟角色的契合度,還有孩子機靈不機靈,臨場反應能力怎麼樣。而且童星片酬並不多,哪怕成名的童星,片酬也跟成人演員沒法比。
童模主要看顏值氣質,但除了長得可愛,還得能吃苦。這是個苦活累活,後面我會詳細說。童星還有成為明星的可能,比如楊冪、張子楓、榮梓杉都是童星出身,童模上升空間就窄很多了,小時候可愛不代表長大出眾,林妙可就是最好的例子,大部分童模基本就是吃“童年飯”。
但童模賺得肯定比童星高,頂級童模月入都是七位數。
當然以上我說的是真正的童星和童模。大部分家長,不管你做的是童星夢還是童模夢,最後殊途同歸,那就是被圈錢。
這些機構圈錢的套路五花八門,有的是自稱星探在商場看中了你的孩子,忽悠你拍完模卡然後告訴你,孩子條件還是不錯的,就是作為素人氣質還差點意思,我們肯定是有信心培養的,不過您也知道,咱們請的都是專業的老師,培養成本是很高的,所以……
還有的打著劇組挑小演員的噱頭去學校招人,讓你的孩子去參加“海選”,或者扛著攝像機以電視臺的名義拉住孩子採訪幾個生活問題,然後誇孩子表現不錯邀請來電視臺錄節目,
你開始可能還比較警覺,問他們收不收錢,但他們會明確告訴你不收錢。
注意了,人家跟你玩的是文字遊戲,海選確實不收錢,沒說選上的事情啊。
你特別認真地帶孩子準備了半天才藝,“層層選拔”後才告訴你孩子選上了,上節目要錢,群體節目一個價,單獨表演又是一個價。
最近還陸續有機構給我打電話,讓我兒子去試戲呢,其中有一位女士自稱北電某教授的助理,跟之前文裡提到的那個童星機構大機率還是同一撥。
這些花錢上的節目往往粗製濫造,所謂的培訓也就是走個過場。一旦把節目做了,錢是退不回來的,你也只能安慰自己“現在隨便報個興趣班也得花這個錢,就當是鍛鍊孩子了吧”。
講真,我看這些機構現在連掃街都免了,直接在網上精準套路這些做明星夢的家長就可以了。
以上還只能說是圈錢,不能算是詐騙,畢竟人家也有所謂的培訓和拍攝,而有的騙子那是利用這些家長的童模夢純騙。
濰坊網警就曾經揭露過一起騙案:
某書上有人發“有償童模”的帖子,有媽媽動了心加過去,對方卻提出要稽核她的支付寶信用額度,忽悠她開通花唄,讓她去某店鋪挑三套衣服下單申請企業代付,還溫馨提示她千萬不要自己付:任何讓您墊資的都是騙子。

這個媽媽一聽放下心來,按照對方的指導,七拐八拐的就刷臉“誤”支付了六百多塊。
對方藉口這個媽媽自己操作失誤,沒有關閉“免密支付”,接下來又引導她下載一款會議軟體,開啟螢幕共享功能,聲稱會“退費”,引導她轉賬至“安全賬戶”。
很多媽媽都被這樣的刷單騙局坑騙,建議這些家長如果實在分不清夢與現實,保持理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往外掏錢。
真正的童星或者童模,無論掙多還是掙少,起碼都是人家給你錢,但凡讓你自己掏錢的,那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圈錢的。
如果真為了體驗,你花三萬給孩子上個根本沒人看的低成本兒童劇,都不如帶他去趟橫店影視城玩一圈順便客串個小角色,還能掙個盒飯錢呢,人家還是正經劇組。
孩子要是真的顏值出眾或者有表演天賦,都輪不到你自己到處出擊,發到網上就會有真正的選角導演或者模特公司循著網線過來。
但是即便孩子真的適合,做父母的也要慎重考慮。
童星也好,童模也罷,玩票可以,一旦走上“職業”路線,肯定都是以犧牲孩子的正常童年為代價。
尤其是童模,職業童模一天拍攝幾十件衣服,平均每十幾分鍾一套,這個強度,別說小孩子,就是普通成人也很難忍受。
我有個朋友經營自己的童裝品牌,曾經用過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她說這個姑娘雖然漂亮,但是並不“好用”,配合度很低。
我大概瞭解過一點這個孩子的背景,家境還不錯,不指望孩子賺錢,媽媽把女兒當作小公主,被經紀公司看中做童模只是玩票,好玩好動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不配合是很正常的,對於孩子來說是好事。
反而是那些配合度高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被父母逼出來的。之前就爆出有媽媽帶著童模女兒拍照,女兒稍有不配合母親抬腳就踢。

這些孩子長期奔波影棚,別說跟小夥伴玩耍,連基本受教育的權利都很難保證,有的家長甚至給孩子辦理休學。
更喪心病狂的是孩子的五官一旦“長開”,職業生涯可能就到頭了,為了讓孩子儘可能久的維持童顏,他們甚至會給孩子吃藥打針抑制生長。
所以我想不明白到底多缺錢的家長才會一腦門往童模圈裡湊?
鍾美美當年網路爆紅後,他的母親就非常清醒地推掉了所有MCN機構的邀約,讓孩子專注學業,如果孩子將來想從事演藝事業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但是當下他需要的是完成學業。
而面對那些頭腦發脹的父母,有時你寧願他們遇到的是騙子,總好過真踏上這條路毀了孩子的人生。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