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於準備退休的加拿大中產家庭來說,這幾年最常說的一句話,可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財經郵報》一批文章介紹了一對加拿大中產夫妻現對於原本的退休計劃很焦慮。因為現在到80歲仍背房貸,而他們更擔心貿易戰影響退休計劃。

來自安省的 Patricia 和 Craig(化名)本計劃在2026年——也就是他們都年滿 65 歲時正式退休,過上輕鬆愜意的生活。但隨著美加貿易戰升級、並引發市場與經濟不確定性以來,他們的人生和退休計劃陷入了焦慮和不確定。
年花$9萬!房貸月供$1900 供到80歲
這對安省夫婦於 2020 年購買了目前的住宅,正在積極償還 25 萬加元、利率為 4% 的房貸。該房產目前估值約為 40 萬加元,貸款將在今年底續期,每月需還款約 1900 元(其中 $400 元用於償還本金)。按照當前還款進度,該房屋將在 80 歲時才能還清。

他們每年的總支出為 9 萬加元,其中包括每年約 1 萬元的旅行開支——他們計劃未來十年繼續保持旅行習慣。希望在退休後維持當前的生活水平。
雙職工+雙養老金,看著不錯其實不夠?
Patricia 稅前年收入約為 7 萬元,Craig 稅前收入約為 11 萬元。兩人都有與通脹掛鉤的僱主養老金計劃。如果如計劃在 65 歲退休,Patricia 每年將領取 2 萬元養老金,Craig 每年領取 1 萬元。他們預計 65 歲開始領取老年保障金(OAS),每人每年可得 5000 元,共計 1 萬元。
兩人計劃將加拿大退休金(CPP)推遲到 70 歲領取,這將使 Patricia 的年收入增加 15,600 元,Craig 增加 16,800 元。但他們不確定這是否是明智策略。

他們的投資組合目前總值為 711,000 加元,其中包括 495,000 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和 216,000 免稅儲蓄賬戶(TFSA)。
Patricia 和 Craig 每年繼續最大限度地向 TFSA 供款。Patricia 退休時還將獲得一筆 14,000 元的一次性付款,計劃將其投入 RRSP。目前她的 RRSP 賬戶為 45,000 元。
“我們身體健康,而且我退休後還能繼續使用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Patricia 說,“但我們仍然很擔心,希望確保退休生活舒適。目前我們正在考慮讓 Craig 延遲退休,多工作幾年。這是必要的嗎?”
能安心退休嗎?專家這麼說
退休收入規劃的本質,是基於現有資產合理匹配未來支出需求,並儘量實現稅務效率最大化。來自渥太華 Exponent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退休規劃師 Eliott Einarson 表示,“這對夫妻的關鍵在於確保他們在未來 30 年的退休生活中擁有足夠的收入,尤其要兼顧早期活躍階段和晚年醫療支出可能上升的階段。”
Patricia 和 Craig 已估算,他們退休後每年需稅後收入 9 萬元,其中包括每月 1900 元的房貸和 1 萬元的旅行支出。
雖然在退休前還清房貸是理想狀態,但 Einarson 表示,只要他們能維持足夠收入滿足現金流需求,按照當前還款進度,該房屋將在 80 歲時還清,同時旅行支出屆時也可能減少。規劃中可以預留出 80 歲以後的支出調整空間。

專家給出幾點建議
關鍵在於清晰瞭解退休生活的現金流需求。“在退休前幾年追蹤所有支出,並評估哪些會改變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明確了這些,便可以計算和評估來自所有收入來源的現金流。需要納入兩個關鍵因素:通脹和隨著年齡增長的支出變化。”
Einarson給出的建議包括:
-
從賬面上看,他們是有可能65歲退休的,特別是如果 CPP 推遲到70歲領取,將顯著提高後期保障;
-
儘早做好現金流規劃很關鍵:要充分預估各階段的開支變化,尤其是80歲以後可能大幅增加的醫療費用;
-
TFSA 是關鍵的“緩衝池”:雖然短期內用不上,但作為靈活資金儲備很重要,可以繼續投資獲取免稅增長;
-
RRSP 可滿足前期需求:如果平均年收益能達到5%,到80歲前他們或許無需動用 TFSA;
-
Patricia 的 $14,000 轉入 RRSP 是明智之舉,可有效抵稅;
-
若仍感不安,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選擇更加穩健、多元、能提供穩定分紅或利息的資產,甚至可考慮專業理財顧問介入。
“讓 Craig 延遲退休或許有助於心理過渡,但如果他們不清楚自己是否經濟上能否安心退休,焦慮就會持續存在,”Einarson 說。
“更好的做法是完成一份全面的退休計劃。這將展示他們的資產與養老金可以創造多少收入。有固定養老金或保證收入來源的人往往對退休較有信心。而對於主要依靠投資資產的人來說,退休規劃是建立信心的最佳方式。這樣,Craig 如果選擇繼續工作,是出於自願而非無奈,心情會大不同。”
大家對未來退休有打算嗎?會不會因為經濟情況而延遲退休呢?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