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實現全馬“破三”的跑者丁躍,一直記得自己首次踏上跑道的那天。
那是7年前的一個夏天,丁躍感受到周圍興起了一股跑步的熱潮。幾臺跑步機搬進了公司的健身房,朋友圈開始頻繁曬出運動打卡軌跡,手機應用商店裡,跑步相關的健身APP時常被推送到首頁。
那時的丁躍,體重接近200斤,生活兩點一線。雖然對跑步沒什麼認知,但看著鏡子裡略顯臃腫和疲態的自己,丁躍決定做出改變。他開啟運動手錶,認真記錄跑步首秀,結果剛跑完1公里,已經喘得上不來氣,直接倒在路邊,緩了四五分鐘才站起來。

丁躍
在“996”和外賣的夾縫中,亞健康已經成為都市年輕人的普遍狀態。往往是在體重明顯超標,或體檢單上亮紅燈的時候,年輕人才沉痛地意識到,身體是自己唯一的本錢,失去健康,一切免談。
身為創業者,Lily保持著相當快的生活節奏。她一度沒有休息的概念,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是常態,“覺得自己年輕,能扛過去。”長期高負荷的運轉,沒逃過反噬。2020年初,Lily感到身體不適,檢查後病歷單上赫然寫著,“卵巢早衰”。
Lily的情況不是少數。隨著社會壓力的層層加碼,在職場女性群體中,卵巢早衰已經顯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而卵巢功能一旦衰竭,幾乎不可逆轉。 “沒想到後果會反應在這裡”。
半年時間裡,她每個月跑一趟醫院,身體損耗也逐漸加劇。首先是外貌變化。大量攝入激素導致她不斷髮胖,雙眼被擠成一條縫,體重飆到170多斤,半年沒見面的朋友甚至認不出她。然後是情緒上的變化,抑制不住的急躁、自我懷疑……
運動不再是一種閒趣,而是結束自我厭棄的救命稻草。Lily決定跑步。吃完午飯,穿上帆布鞋,下樓跑半小時;出差工作的間隙,也出去跑上幾圈。跑步門檻不高,容易開啟,也無需過多裝備。
Lily沒想到,自己這一跑,就跑到了現在。

Lily
不同於“被動”開啟健身的年輕人們,對自小熱愛各類運動的鋁合金來說,和馬拉松的相遇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她平時便經常練習田徑,而當下,馬拉松熱正在年輕人中蔓延。
當跑團中偶然多出一個參加馬拉松的名額,團長立刻想到了她。那是2020年11月舉辦的上海馬拉松,參賽前一個月,鋁合金才知道馬拉松全程的距離是42.195公里,而此前她一次性跑過最長的距離是6公里。
也許帶著點無知者無畏的衝勁兒,鋁合金上場了。她還記得,30公里處,碰到一個操場刷圈時見過的大爺,意識到自己還可以更快。最後幾公里,體能終於支撐不住,衝線那一刻,她膝蓋發顫、嗓子冒煙,但心裡炸開的興奮感比任何獎牌都真實。
鋁合金心想:太爽了,我要跑下一場!

鋁合金在2025年上海半程馬拉松起點 攝影: 艾澤

在上海這樣的超一線城市生活,很難有什麼是確定無疑的。
丁躍一度走不出低谷期。那段時間,他先是腳踝受傷,接著又面臨失業。雙重打擊下,意志消沉、暴飲暴食,丁躍的體重反彈至200多斤。
沒想到,還是跑步把他拽了出來。一天下午在地鐵上,丁躍得知一名跑友在柏林馬拉松跑出238的好成績,重新整理了PB。他心裡五味雜陳。全馬破三曾是他的夢想,而跑友出國前,兩人基本處在同一水平。下地鐵後,丁躍久違地跑了起來。
這一次重啟,他知道前方會迎來什麼。跑步帶來一種恆常的確定性——和外部世界不一樣,身體是誠實的,訓練結果肉眼可見,每一滴汗都有回報,每一分鐘的進步都可以量化。社會日新月異,但跑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注意到丁躍的步數越來越多,DarkRunners(DR)跑團的跑友們開始有意無意給他鼓勵。丁躍時常收到訊息,“我今天跑步會經過你樓下,要出門嗎?”“今天濱江那邊陽光很好,我正好有空,要不要一起跑那條線?”
重啟雖難,但這些善意的瞬間,給了他莫大的力量。

丁躍
鋁合金也是DR跑團的一員。在超一線城市越發原子化的生存空間裡,跑團為年輕人“重建附近性”提供了一種新的想象。如今,大部分城市的跑步愛好者們都已在當地自發組建起跑團,團員們因共同志趣聚在一起,互相約跑,分享與跑步相關的一切。
因為跑步,鋁合金這幾年結識了很多朋友,也和上海這座城市結下深厚的緣分。
上馬開啟了鋁合金和馬拉松的故事。這之後,她跑過紐約馬拉松,感受世界派對的瘋狂氛圍;跑過名古屋女子馬拉松,乾淨整潔的跑道歷歷在目;跑過奧斯陸馬拉松,對獨特的中世紀建築和北歐風光印象深刻……跑步,成為鋁合金與世界連結的方式。
但無論去到多遠的地方,上馬還是她心裡份量最重的存在。“如果把紐馬比作聖誕節,上馬就是過年,有一種無可取代的大家庭團圓的親切感。”
每年的上海馬拉松這天,鋁合金會穿著DR跑團的隊服,賓士在熟悉的跑道上。所有認識的、不認識的、見過但不熟的人,都站在路邊,喊著她的綽號“鋁合金”“不鏽鋼”“老鋁”“小鋁”,為她加油,“甚至恨不得衝上來幫我跑”。
鋁合金總是很感動。跑步是一個人的戰鬥,目標也只是超越曾經的自己。但她知道,在自己身後有無數的支撐,這趟旅程,從不孤單。

鋁合金在2024年上海馬拉松賽道經過DarkRunners助威團 攝影: chuichit
對熱愛社交的e人Lily來說,當跑步成為習慣後,加入跑團也成為自然而言的結果。她在這裡感受到多元的跑步文化,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個道理,多了幾分深刻的理解。
在一線城市跑馬,Lily喜歡跑者們穿著時尚、奇異的服裝,自信張揚地展露個性;在小城市跑馬,她喜歡大家不設防的姿態,因為有跑步這樣一個共同話題,剛認識也能熱聊起來。
Lily發現,對於跑步,有人追求的是競速的刺激,有人追求超越自我的快感,有人透過跑步彰顯自己的人設,也有人什麼都不求,只享受在跑步中與自己對話。
無論是出於什麼理由,站上跑道的那一刻,都是並肩作戰的朋友。

Lily

跑步時聽音樂,是Lily長久以來的習慣。
競速跑時需全神貫注,她會摘下耳機。而長距離慢跑時,以享受沉浸狀態和放鬆解壓為主,聽著耳機裡節奏平緩的音樂,她發現自己更能獲得“心流”體驗。歌聲流淌,帶走了所有情緒和雜念。
另一個離不開音樂的場景是——步頻練習。雙腳隨著耳朵裡的節拍,每一步都踩得有序且紮實。步頻穩定在180以上後,Lily開始朝著185步頻訓練,用音樂來形成肌肉記憶。
Lily感受到,在常規跑步裝備之外,耳機也已經成為專業跑者的必備用品,並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律動的節拍、共鳴的歌詞,都是音樂在跑步中綻放的能量。丁躍至今記得,在終於實現“全馬破三”的太原馬拉松場上,他一邊狂奔,一邊在心裡“製造”BGM。
前10公里,音樂是彈殼Danko的《懷抱》,“不知道,生命的最終目標,哪怕有再多阻撓,卻只想做到最好……”10公里到20公里,音樂變成《刻在我心底的名字》,“曾頑固和世界對峙,覺得連呼吸都是奢侈……”
當體能一次次達到臨界值,放棄的念頭頻繁出現,丁躍靠著心裡的歌聲,咬牙繼續跑下去。賽道兩側的歡呼聲如潮水般退去,只剩下鼓點和心跳同頻共振。

丁躍,2024太原馬拉松
跑無止境。這個春天,丁躍站上了2025上海半程馬拉松的跑道。不會錯過任何一次上海馬拉松的鋁合金,也如期赴約。
Lily、丁躍和鋁合金的另一個身份,是“京東音速團”的成員。作為上海半程馬拉松賽事官方合作伙伴,在賽前發起了“京東超級馬拉松”活動,招募跑者組成了“京東音速團”,跑團成員不僅可以領取京東與Bose精心準備的超級馬拉松福利與精美周邊好禮,還可以在展臺深度體驗了Bose的開放式、頭戴式耳機以及行動式音箱等多種品類的音訊產品。透過分享自己的跑步故事,Lily丁躍和鋁合金順利入選。
與此同時,京東站內也上線了超級馬拉松活動,開啟京東APP搜尋“京東音速團”即可進入活動會場選購。打通線上線下的京東超級馬拉松活動同步進行,大牌產品限時直降,至高12期免息,為想要低價換新耳機的使用者帶來了更多驚喜。

線下馬拉松展臺現場,丁躍試戴了開放式、頭戴式等多款Bose耳機,被高品質音樂全方位包裹的同時,他對耳機的“無痕感”印象深刻。運動耳機不同於普通耳機,對長時間佩戴的穩固性、舒適感、續航能力、防水功能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丁躍還觀察到,展臺現場,很多跑友熱情地分享打卡。一旁則配備了京東之家門店服務,可以現場選購心儀好物並直接帶走,為比賽做好充分準備。
這次開跑,鋁合金也特意戴上了一款運動耳機,希望為馬拉松帶來一些新的可能。前幾公里,她專注在步伐上,15公里處,她打開了音樂,迴圈播放起自己平時常聽的歌單。
流淌全身的音樂,像一種無形的支援和陪伴,讓鋁合金的步子也輕盈起來。

鋁合金在2025年上海半程馬拉松起點 攝影: 艾澤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鋁合金、丁躍、Lily和參加2025上海半程馬拉松的1.5萬名跑者一起,穿過上海的大街小巷,用腳步丈量城市。
如今,上海半程馬拉松已落下帷幕,但終點後,生活還在繼續。丁躍開始當配速員,帶領朋友實現新的突破;Lily定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半馬目標,正為它全力以赴;鋁合金跑遍世界,最懷念的仍是家門口那條路。
每個跑者都在書寫屬於自己的跑步故事。而跑步,也從來不止於輸贏的結果或具體的數字。那些喘著粗氣的時刻、半途想放棄的念頭、衝線時發顫的膝蓋,最終都沉澱為面對生活的底氣。
勇敢站上跑道,路便開始延伸。步履不停,下一公里,永遠比上一公里更自由。


點選「閱讀原文」,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