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芊芊玩爛的一套科普書,新版依舊好玩到爆

下面先給妞們介紹一下這個進階版。想要看原來的經典版的,直接看下面我的第一次介紹的內容就行。
這套進階版延續了之前的物理、數學、科學和藝術四大主題,但內容和玩法都全新升級,咱們先來一波圖直觀感受下:
動攀登的亞里士多德——輕輕搖動兩邊的山,亞里士多德就蹭蹭登頂了。這背後藏著的是摩擦力的原理。
限翻轉的四面環結構——這種神奇的數學結構莫比烏斯帶有著異曲同工的美妙,原來數學和藝術可以完美融合!
力青蛙——孩子自己動手摺紙,塗色,就能得到一隻蹦蹦跳跳的小青蛙,還能理解理中彈性勢能的原
著小機關的圓周率盒子——圓周率和小盒子完美融合在一起,孩子開啟一瞬間真的超級驚喜!
裡還有很多其他學科的內容,都非常好玩,背後的知識也非常通俗易懂。
如,初高中生物的“DNA的雙螺旋結構”
照書上的指示,先裁剪,再塗色,最後扭一扭,直接能把書上的重難點知識全部學完:
個塗色是兩兩配對的,對應的是四種鹼基和他們兩兩配對的的原則:
完之後,我們把配對的鹼基扭一扭,對應的是DNA的雙螺旋結構:
個小小的塗色手工遊戲,直接把DNA的雙螺旋結構、四種鹼基型別、兩兩配對原則等多個知識點講得明明白白,這種玩學結合的方式簡直太強了!
👉進階版和之前經典版本內容不重複,都是全新的知識內容,有的知識點在老闆基礎上做了拔高升級,更新穎有趣。
比如,老版本【物理】這本里有個“海龜賽跑”的章節,講的是“液體表面張力”,在進階版【物理】這本里“物理學家的聚會”的章節將知識點升級為“變化的表面張力,玩法更有意思。
在水面上看,物理學家們都安靜地立了起來。第一步,先往他們中間滴洗潔精因為水面表面張力增大,他們會散開。
果再往水中滴入糖水,因為表面張力減小分散的物理學家們又聚攏了,真的好神奇!
👉進階版增加了實驗比較,透過不同的變數,來控制、觀察、解釋實驗的變化,引導孩子構建實驗思維模型,激發思維活力從而使知識更好地被孩子接受、內化。
如【科學】這本里滾滾向前”透過製作2個表面形狀不同的輪子,來探究風的大小和方向:

👉增加手工實驗比較,讓孩子透過現象看本質,學會深度思考
比如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中介紹了冷空氣與熱空氣:
這套書中的自動旋轉飛碟則讓孩子進一步驗證了書中的知識:
而且還延伸到了我國古代的走馬燈讓孩子的知識面得到了更大的擴充和更多的聯結。
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的實驗和知識拓展,不僅極大地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可以進一步啟發孩子的科創思維:任何微小的發現,可能都會帶來巨大的變革。
👉跨學科融合講知識,幫助孩子構建強大的立體知識網
比如,在“穩穩落地的貓咪”一章中介紹了一隻神奇的“貓咪”落地居然一直可以四腳朝下,背後藏著的是空氣阻力的魔法。
中除了介紹空氣阻力的相關知識,還介紹了著名的思想實驗薛定諤的貓、貓咪的腳掌特點等多種知識。
這樣由點到面的講解方式,真正做到了多學科融合,能夠幫助孩子建立系統的知識框架,也有助於孩子發散思維的培養。
👉多彩的國寶藝術鑑賞,創意十足。讓孩子體會藝術和科學之美
中包含了眾多國寶相關實驗,如舞蹈紋彩陶盆、立體三足鼎、千里江山圖、五牛圖等讓孩子手工實驗中體驗從平面到立體的藝術之美。

此外,書裡還擴充套件了國內“水墨畫、版畫、拼貼畫、壁畫、工筆畫”,國外“抽象派、印象派、野獸派、暈染法”等不同藝術風格。
比如這幅摺疊的名畫,展現的就是梵高的《向日葵》,非常有創意!
文化藝術與創意手工巧妙結合,孩子們在創作的過程中,不僅得到了藝術薰陶,也能更深刻地領悟不同的文化,真正提升藝術和人文感知力。
👉特別增加了尖端科技內容,瞬間激發孩子對前沿科技的興趣
個天文望遠鏡模型除了鏡片是用紙替代的,其他結構都是真實可行的,且可以伸縮並調整角度。
比於拆卸一個真正的天文望遠鏡來了解其內容構造,這種方式是不是更具有價效比且更有趣呢?相信孩子在完成這樣的模型後一定會非常有成就感。
中還介紹了不同時期、不同原理的望遠鏡:

下面是芊媽第一次推薦時做的功課,沒看過的妞從這裡開始看↓

開頭囑咐下:所有推薦的都是我拉著朋友和我一起用過至少2周以上的,大家務必仔細看文案(我們遇到的情況都會羅列進去)尤其是第一個選入連結之前的避坑指南(文末我也又複製了一遍,方便你們更快找到),會進行集中羅列各種情況,給大家參考避坑哈,希望大家能和芊媽一起理性消費,少遇雷,不過度囤貨,只入真正適合自己的。

今天要說的這套書,我都不想寫文字了

想全部給你們放圖,因為實在太有意思了,完全不需要文字做補充說明。

不過我糾結了會兒,還是膽小,怕你們說我偷懶,還是老老實實碼字吧。
這套書從名字開始就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叫做《以科學之名破壞這本書》,而它的副標題更是了不得,跟愛因斯坦玩物理,跟畢加索玩藝術,跟畢達哥拉斯玩數學,跟伽利略玩科學。
等我粗略翻完一遍以後,真的不得不佩服這個書名起的太妙了,和我的標題一樣,完全不是標題黨。這裡所謂的“破壞”其實就是撕書,再現一個個科學和藝術史上著名的實驗,每一個都非常好玩。
先給你們看看幾個做出來的成品,超級有意思。比如透過法老的形象,嘗試用小的三角體組成一個形狀完全不同的大立方體,培養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
比如這個牛頓魔法桌,直觀的呈現了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的概念。
比如兩個在一條街道上的小人,看起來前面那個矮,後面那個高,但拿下來發現,其實是一樣高矮的小人。
這是什麼科學原理呢?其實這是一個經典的視覺錯覺現象,這個街道的設計欺騙了我們的大腦,透過這個神奇的街道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理啦!
而這個經典的視幻體驗,幾乎每個科技館都有,去年去紐西蘭的時候,在卡納瓦的迷宮世界裡我們還玩過類似的。在一個屋子裡,芊芊和芊爸分別站在房子的兩端,從視覺上完全是芊芊大,芊爸小。現在這個實驗不出門也可以玩了。
而玩這些實驗都是透過“破壞”這套書來實現的,只要把書上做實驗的部分“撕”下來,就可以開始做了。比如理解牛頓的重心概念,先從書上撕下牛頓本人的模型。
然後把他放在錐形三角支架的正中央,就可以穩穩的旋轉起來。牛頓的頭像之所以能夠保持平衡,是由於尖立柱支撐了它的重心。
玩這套書撐死了多備一套畫筆,因為都是黑白印刷,孩子可以自己塗色,做出來更好看。下圖就是上過色的牛頓

另外還有一些塗色本身就是實驗過程。比如讓孩子透過塗色和擺放來學習正確的透視法。
左圖就是正確的透視,右圖就是錯誤的透視
除了“破壞”這個詞做的很到位外,“以科學之名”也一點不來虛的,裡面的實驗不是普普通通的實驗,而是世界科學史和藝術史上著名的經典的實驗。幾乎每一個實驗背後都有一個響噹噹的科學家的名字,比如莫比烏斯環,“恩尼格瑪”密碼機,牛頓第三定律,波普藝術等等。
比如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的那個著名的自由落體實驗,當時的科學謬誤,認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墜落速度更快。
這個著名的實驗,孩子只要“破壞”這本書,做兩個大小一樣的信封,一邊放3枚硬幣,一邊放2枚,在同一高度同時鬆手,就可以看到兩個信封是同時落地的。孩子在家就可以完成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的實驗。
即便是下面這個製作動畫片的實驗,我相信咱們大多數媽媽都帶孩子玩過類似不同版本的。
但是這個貓可不是普通的貓,這個貓跳動的影像,來自於運動科學家愛德華·麥布里奇的研究工作的原型,他是專門研究物體如何運動的。

這些著名經典的科學實驗,孩子透過“破壞”這本書,可以一個個的還原出來,還非常的好玩,後面我會給妞們多劇透一些實驗哈。
現在就感興趣的妞,可以直接【點選下圖】
我特別推薦它的原因還有:
  • “破壞”這套書,再現107個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實驗,能玩三個月
  • 知識面廣泛,知識點不晦澀
  • 幽默的畫風和文字,對科學不感冒的孩子也躍躍欲試
我一個個開始細說哈:
下面我就再給妞們多展示一些書中經典的實驗和知識點吧:
👉“破壞”這套書,再現107個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實驗,能玩三個月
這套書的內容一共涉及四大領域:數學、科學、藝術和化學,而裡面涉及的實驗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實驗,而是在科學和藝術史上曾經最經典、著名的實驗。
比如二進位制讀心術魔法、伽利略的自由落體、阿基米德的低重心原理、牛頓的第三定律、“恩尼格瑪”密碼機轉子、莫比烏斯環、波普藝術等等。
我一天帶芊玩1個的話,至少三個月起步,我這裡給妞們再多劇透一些哈。
理解數學家所羅門提出的“自我複製”原理,即可以將很多規則或不規則的多邊形的複製圖形作為拼圖,拼成一個和它形狀一樣的大多邊形。
還有經典的漢諾塔遊戲,可以讓孩子做一個帽子版的來玩。
還有下面這個我帶芊芊玩了,非常神奇。芊芊自己看完說明後,讓我從1~60中選一個數,記在心裡。我想的是數字30。
然後她把下面這6張卡片給我,讓我把所有包含我想好的那個數字(也就是30)的卡片還給她,我給了她4張卡片。她想了一會兒,居然猜中了我心裡想的數字是30。
後來我看書才明白,實際上,只要把每張卡片左上角的那個數字相加,得出的總和就是我選擇的數字啦。這個數學魔法採用的是“二進位制”的原理,真的太神奇了。
用海龜賽跑來呈現馬蘭戈尼效應,幫助孩子理解液體的表面張力概念。
👉知識面廣泛,知識點不晦澀
這套書覆蓋了四個領域的內容,所以知識面也特別廣。有的知識點難,有的知識點簡單。
不過不管是難和簡單的,都不妨礙孩子透過實驗去對這些科學和藝術現象有個直觀的瞭解。
比如講到阿基米德提到的重心概念時,讓孩子製作書中的阿基米德的模型,就能發現他的理論是如何應用於實際的。
做好以後,書中寫到,將阿基米德按到一側,他總是神奇的再次起身,這是因為硬幣給了他一個很低的重心,使得他非常的穩定。
幾句話就可以讓孩子對這個現象和原理有個直觀大致的瞭解,一點都不覺得晦澀。
比如開頭咱們提到的貓的手翻書。書中介紹它的原理就是“視覺暫留原理”,人眼可以將看過的影像保留幾分之一秒,然後大腦會把這些圖片結合起來。
比如這個開花的實驗,我也帶芊芊做過很多次。
而書裡的解釋一點都不晦澀,簡單幾句就讓芊芊明白了這種現象叫做毛細現象。
還有這個透鏡原理的小實驗,先讓孩子塗色一些帶有方向的箭頭和符號,然後透過一杯水看到,方向全部都變了。
書中的解釋雖然讀起來需要理解一會兒,但是配合右邊的圖示,就把這個原理解釋的更加直觀了。
👉幽默的畫風和文字,對科學不感冒的孩子也躍躍欲試
像我給芊芊讀科普書,基本每次讀30分鐘就夠了,畢竟不如故事類的有意思,主要為了她吸收一定資訊和知識。
這套書我以為已經把實驗做到極致就夠了,但是沒想到在文字的打磨上也讓人驚喜,無處不在的小幽默、漫畫式的畫風。芊芊真是做之前先仔細看一遍文字和圖畫,投入勁不比做實驗少。
比如講軟體動物烏賊時,書中寫到是:烏賊是鼻涕蟲和蝸牛的水系近親…有著非凡的記憶力,甚至可以學會一些技巧。看看你能不能在它們滅絕前記住這些烏賊絕妙的行為。
這段文字又俏皮,又有煽動性,芊芊津津有味讀完了左邊那頁關於烏賊的4個絕妙行為。
而右邊那頁關於這個實驗的介紹是這樣寫的:“烏賊可以在幾秒鐘內改變膚色—用於偽裝或展示自己,嚇跑捕食性動物。要製作自己的變色烏賊,請按照下面說明進行操作”。芊芊看完這段話,真的是迫不及待就開始動手做了。
這個模型做完後,一共有4只烏賊,而孩子需要不斷翻折,找到其他三隻並且塗色。
既巧妙的說明了烏賊是如何隱身的,同時孩子製作的這個模型的原型又是一個著名的數學玩具:紙製折曲式人像。(具體是怎樣回事,我就不劇透了

不僅文字用心,還有無處不在的小幽默和小搞笑,比如書的版權資訊頁上,感謝科學家的幫助,同時也不用忘記這些傢伙。(烏賊和實驗室中的你,還有那個叫邁克·巴菲爾德的傢伙,你們猜猜是誰呢?我讓芊芊在書中找答案,找到後給她樂的)
這個模型做完後,還有個親吻鏡子的科學原理實驗,是以一個瑞士科學家丹尼爾·伯努利名字命名的。圖上畫了Q版的丹尼爾·伯努利,文字上說:如果不接觸伯努利和鏡子,直接吹向他們,你是否能讓伯努利先生親吻到自己的映象 。
書的右下角還有一個小箭頭:用什麼方法呢?是不是看完馬上想翻頁去做這個實驗呢。
所以這套書真的會給孩子一種親近感,科學不再是高高在上,它可以變得有意思,好玩,讓孩子蠢蠢欲動。

大家決定選入前,我再囑咐幾句避坑指南:

  • 適用年齡:4歲-12歲的孩子都能用。
  • 售後政策: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支援7天無理由退換貨;如果是質量問題退換貨,退回運費由商家承擔;如果無理由退換貨,退回運費由顧客自行承擔
  • 是否正品:所有推薦品都是100%正品完整授權鏈路,我不會用來路不明的推薦品,也絕不會給大家推薦,無論多便宜。

今天的【以科學之名破壞這本書】,我特別推薦它,是因為:

  • 破壞”這套書,再現107個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實驗,能玩三個月
  • “破壞進階典版這套書,包含86個全新科學創意遊戲
  • 知識面廣泛,知識點不晦澀
  • 幽默的畫風和文字,對科學不感冒的孩子也躍躍欲試
現在就感興趣的妞,可以直接【點選下圖】
最後我把產品的詳細資訊羅列下,做了個【目錄】,可以直接跳到自己想看的:
  • 開箱單
  • 目錄
  • 避坑指南
  • 選入連結
  • 一鍵聯絡客服
這套《以科學之名破壞這本書》書:
經典版一共有4本書,包括了107個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實驗、48張創意模切、200多個趣味知識點。
進階版一共有4本書,包含86個全新科學創意遊戲、200+個趣味知識點

全書透過剪裁、塗鴉、貼上等方式來“破壞”這本書,就能完成全部的科學實驗
這套書分別由3個科學家(畢達哥斯拉、愛因斯坦、伽利略)和1位藝術家(畢加索)為導師,外加眾多的科學家作為暑假的補習老師,構建對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藝術等領域的全新知識。
比如在讓孩子自己自制密碼盤時,主講老師就是英國的數學天才圖靈(下圖中黃框處)

開箱單

這套《以科學之名破壞這本書》經典版一共是4本,分別是:《跟著伽利略玩科學》、《跟著畢達哥斯拉學數學》、《跟著愛因斯坦玩物理》、《跟著畢加索玩藝術》。一共有107個世界著名實驗、48張創意模切、200多個趣味知識點。
這套《以科學之名破壞這本書》進階版一共是4本,分別是:《藝術家帶你玩藝術》、《數學家帶你玩數學》、《科學家帶你玩科學》、《物理學家帶你玩物理》。包含86個全新科學創意遊戲、150多張創意模切、200多個趣味知識點。

目錄

每本書出版方還非常用心的整理了對應內容的知識點,目錄和知識點我就直接給大家貼出來,這樣一目瞭然哈。
經典版:
《跟著伽利略玩科學》的目錄及對應知識點:
《跟著畢達哥斯拉學數學》的目錄及對應知識點:
《跟著愛因斯坦玩物理》的目錄及對應知識點:
《跟著畢加索玩藝術》的目錄及對應知識點:
進階版:
《科學家帶你玩科學》的目錄及對應知識點:
《物理學家帶你玩物理》的目錄及對應知識點:
《數學家帶你玩數學》的目錄及對應知識點:
《藝術家帶你玩藝術》的目錄及對應知識點:

大家決定選入前,我再囑咐幾句避坑指南:

  • 適用年齡:4歲-12歲的孩子都能用。
  • 售後政策: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支援7天無理由退換貨;如果是質量問題退換貨,退回運費由商家承擔;如果無理由退換貨,退回運費由顧客自行承擔
  • 是否正品:所有推薦品都是100%正品完整授權鏈路,我不會用來路不明的推薦品,也絕不會給大家推薦,無論多便宜。

今天的【以科學之名破壞這本書】,我特別推薦它,是因為:

  • “破壞”經典版這套書,再現107個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實驗
  • “破壞進階典版這套書,包含86個全新科學創意遊戲
  • 知識面廣泛,知識點不晦澀
  • 幽默的畫風和文字,對科學不感冒的孩子也躍躍欲試
現在就感興趣的妞,可以直接【點選下圖】
下面芊媽的服務號【芊媽的i陪娃小店】,可以接收到訂單查詢一鍵聯絡客服等服務。(直接單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