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oindesk David Z. Morris
編譯:比推BitpushNews Linn Liu
福布斯根據最近進行的一項詳細調查,對幣安對客戶資產和穩定幣抵押品的管理和保管提出了重大疑問。在調查中福布斯提到了一些鏈上交易的性質和意圖,並對此做出了許多可能的解釋。但到目前為止,幣安並未對這些鏈上交易提供一個清晰的回應。幣安的這種做法無法重振人們對於加密行業的心。尤其是在FTX破產之後,人們不再輕易信任擁有鏈下資產負債表的中心化平臺。
福布斯本週報道說,在2022年8月17日,價值17.8億美元的資金從幣安錢包中轉移出來,用於支援幣安穩定幣,尤其是Circle的USDC的包裝版本b-USDC。根據福布斯的鏈上分析,其中12億美元被髮送給了交易公司Cumberland DRW,其他款項則流向了現已倒閉的對沖基金Alameda Research、Tron創始人孫宇晨和加密基礎設施和服務公司Amber Group。幣安並未對上述事實提出異議。根據調查顯示最重要的是,這些資金的外流並沒有伴隨著b-USDC代幣流通供應量的相應減少。
在週三上午釋出更有針對性和更詳細的報道之前,幣安給出了許多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解釋。由此也可以看出,幣安對此事的回應也繼續保持了其以往在面對密切的調查時的自我防禦的態度。
最糟糕的情況
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 Binance 的資產管理實踐過去存在問題。幣安也已經承認,其某些時期內,並未能以隔離和透明的方式為b-USDC提供1:1資金支援。
幣安執行長趙長鵬甚至宣稱福布斯報告不過是“FUD”,目的是為了引起人們的恐慌。然而,這種本能的否認缺都忽視了一個簡單的現實:無法為人們做出清晰的回應才更容易造成恐慌。
Lumida 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 Ram Ahluwalia週二在 CoinDesk 的“先行者”計劃中提出了一種對福布斯調查結果最不利的解釋,即幣安進行了某種形式的再抵押。也就是說,支援 b-USDC 的資金被借給交易對手或以其他方式置於風險之中。基於這種可能性,福布斯將其調查結果與導致 FTX 崩潰的不良做法進行了比較。
研究公司ChainArgos在1月2日釋出的一份報告聲稱,“有人在大約100天內收到了大約10億美元的貸款”,雖然目前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但這筆金額非常大,從而引起了人們對異常活動的關注。
福布斯報道中暗示的另一種理論,即交易的淨效應不是高風險再抵押,而是將 USDC 換成 Paxos 發行的 BUSD。這將使Binance能夠收取包括美國國債在內的所產生的不斷上漲的利息。這將意味著b-USDC在某些時候實際上是由BUSD而不是USDC支援的。
自相矛盾的辯論
Binance強烈否認發生了再質押事件,但其最初提供的解釋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福布斯在調查過程中採訪了幣安首席戰略官Patrick Hillmann,他的說法表明,鏈上錢包僅僅是“容器”,而內部賬本才是真正跟蹤幣安擁有或託管的資產的地方。
另一位Binance發言人週二在向CoinDesk發表的宣告中寫道,“根據特定產品的條款,Binance不會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投資或以其他方式部署使用者資產。”這與Hillmann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的說法相矛盾。發言人在此處指的是“在隔離賬戶中”“持有”客戶資產,而不是在內部分類賬上跟蹤它們。
與此同時,幣安執行長趙長鵬在Twitter上反駁了福布斯的調查結果,他的解釋與其團隊此前提供的解釋不同。Binance發言人告訴CoinDesk,這些交易是“內部再平衡”的一部分,但趙長鵬將其描述為“我們的客戶已經完成的一些舊的區塊鏈交易,我們的使用者可以隨時自由提取資產”,他繼續說道,“他們的提款變成了‘收到數億轉移的抵押品’。”這個解釋不完全讓人信服,因為將這些描述為“區塊鏈交易”聽起來像是在暗示它們的交易並沒有經過幣安,這也與將交易描述為“內部再平衡”相矛盾。此外,趙長鵬的描述表明,僅Cumberland DSW就擁有或管理著價值12億美元的USDC。

與上述解釋相比,一個更合理的推論是,Cumberland的大筆交易似乎代表了一段時間內大量客戶操作的區塊鏈上的對賬,這既是“再平衡”,也是“客戶提現”。然而,在幣安的回應中,並沒有明確提出這種說法。
在福布斯的文章中,趙寫道:“我的華裔身份又被提起了,好像這很重要。”趙在過去因為他是華裔而成為歧視的目標,特別是在試圖在他和中國政府之間建立聯絡時。福布斯的文章恰如其分地稱他為“加拿大華人”,並且在介紹他時只用了一次“China”或“Chinese”等字樣未在該作品中出現。這樣看來,趙似乎想利用對福布斯的投訴來分散人們對於實際調查結果的注意力。
異想天開和互相指責
經過三種不同的描述後,幣安在3月1日終於釋出了一篇名為“幣安錢包之間的資產如何移動及其原因”的部落格文章,對福布斯調查結果給出了一個單一的解釋:這些資產移動僅僅是機構客戶從幣安平臺提取自己的資產。雖然這種說法仍然不能很清楚的解釋資金移動的具體原因,但它沒有反駁福布斯和其他人的核心發現。該文章沒有提供太多細節,因此需要進一步審查。
該部落格文章重申了Hillmann最初的觀點,即幣安管理的區塊鏈賬戶所顯示的並不一定對應於真實的客戶餘額。例如,用於支援b-USDC的資產可能只是在幣安的區塊鏈託管系統的其他地方持有,而非錨定錢包。該文章提到了“龐大的熱錢包、冷錢包和存款錢包網路”,以及“資金在錢包之間的移動可能有多種目的”,這意味著資金在幣安的各個賬戶之間移動並不意味著其所有者已經提取了這些資產。
該文章也對Binance對於福布斯調查所做出的回應進行了分析,並指出了Binance賬戶管理和資產認證方面的不清晰解釋,以及其對媒體和監管的不一致態度。由於Binance回應不夠清晰,已經導致了Binance的資產和客戶實質性的流失,需要更加透明和明確的解釋來恢復市場的信心。